在北京朝阳区金盏乡高安屯,垃圾正通过科技手段变成有用的东西。日均“消化”1800多吨垃圾,却能产出清洁电力、再生资源,其中全国首个“AI垃圾处理大脑”更是成为环保领域的焦点……近日,记者走进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北京朝阳清洁焚烧中心,近距离地探寻科技如何让垃圾处理变得智能又环保。
北京朝阳清洁焚烧中心 千龙网记者 蔡健雅摄
北京朝阳环境集团董事长皮猛介绍,这里创新采用“园区化协同处理”模式,将垃圾焚烧、餐厨处理、建筑垃圾处理等环节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清洁可再生能源产出,这一模式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水平。在这里,垃圾不再是废弃物,而是变成了放对地方的资源。垃圾焚烧产生的水、电、气、热均被充分循环利用:加工后的渗沥液与收集的雨水用于道路降尘和工业用水;焚烧发电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并入国家电网为北京供电。
据了解,朝阳清洁焚烧中心自2016年投入使用,每日可处理1800吨生活垃圾。“我们的清洁焚烧中心是‘一进四出’。”皮猛解释道,“一进”指生活垃圾进厂,“四出”指渗沥液、炉渣、飞灰、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出。
清洁焚烧中心的垃圾吊正在工作中,一次可抓8吨垃圾 千龙网记者 蔡健雅摄
在清洁焚烧中心最高层的垃圾吊控制室,隔着玻璃,大家都被眼前巨大的垃圾池深深震撼!28米深的垃圾池内,机械吊臂如“巨型娃娃机”精准作业,操作员熟练地操纵着垃圾吊车,控制着垃圾池上空的垃圾吊一把抓起垃圾,又准确地投入焚烧炉的给料口,一次就是8吨。
主控室内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垃圾从进厂到燃烧处理的全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环保标准。污水达标排放,发酵气体二次焚烧,炉渣制成透水砖,飞灰由有资质的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经过一系列环保处理,清洁焚烧中心不仅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还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北京首个AI智能焚烧系统 千龙网记者 蔡健雅摄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北京首个AI智能焚烧系统在这里上线。作为北京首个此类垃圾发电项目,AI智能焚烧系统让垃圾处理迈入“智能时代”。该系统如同超级“大脑”,能依据季节变化、垃圾成分精准调整处理参数,提前预测烟气含氧量、污染物浓度,使燃烧与净化高效协同。运行半年多来,系统自动运行率达98%以上,每吨垃圾发电量提升4.2%,AI系统还让人工操作强度大幅降低,人员不用再实时紧盯屏幕,可以做一些数据分析、现场巡检等工作。
从过去垃圾处理设施 “各自为战”,到如今的协同运作,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类似的智慧环保模式有望在全国推广,让垃圾真正成为“放对位置的资源”,推动城市环保水平与宜居指数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