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话剧《远方的拉萨河》
北京演艺集团、北京市曲剧团
进度条,百分之46
播放
00:10
/
00:23
全屏
点击查看更多

联排现场照片
拉萨河啊你流向何方
带着我的思念碧波荡漾
布达拉宫的钟声悠扬
伴着我心中的牵挂,温暖而又悠长
拉萨河啊静静地流淌
带着我的心念去向远方
宛若一条洁白的哈达
连接着北京与西藏,雪域之巅的霞光
——剧中歌曲《远方的拉萨河》




联排现场照片
排练厅里,贴近生活的细节、有趣动人的故事、五湖四海的口音让现场笑声与啜泣声交织,厚重的援藏题材通过接地气的演绎,独具生活气息。剧中,程燕杰身患疾病始终坚守岗位、宋亦乐在家庭与工作间的挣扎、曾超与易筱晓的情感萌芽、“藏三代”张宝庆的真情落泪……每个角色的脆弱与温情格外动人,演员们生动的表演让人物仿若身边的好友。



《远方的拉萨河》通过话剧的艺术形式述说着援藏岁月中的艰辛工作与点滴小事,有力量和生活质感。剧中北京话、藏族普通话、河南话、山西话交错,语言特色鲜明、多地域多层次的人物交织,趣味十足,充满了真实性和包容性。

北京市曲剧团的演员们表演话剧具有得天独道的优势和经验,北京曲剧的唱词、说白均采用北京方言,带有浓郁的京味风情,他们的演绎独具味道。
谁的青春在拉萨?
是援藏30余年中的“北京力量”!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
感受来自拉萨河畔的精神洗礼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话剧《远方的拉萨河》首演开票 | 拉萨河畔的动人故事将在曹禺剧场上演
02
话剧《情人》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北京人艺实验剧场将上演的话剧《情人》,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品特创作于1963年,为观众带来了值得玩味的一幕:当婚姻生活渐行平淡,一对夫妻选择了以变换身份的方式,通过扮演对方心中的完美情人,享受片刻情感的升温,而这样的“游戏”却也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往期剧照
夫妻还是那对夫妻,感情还是那段感情,当“本我”与“自我”间的冲突无从调和,婚姻关系中的矛盾便凸显出来——《情人》以颇为荒诞的色彩,讲述着一个具有现实性的话题,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无效沟通与不可知,阐释出了哲学意味的理念。
往期演出剧照
当人处于精神的困顿之中,如何找到一个出口;当人身处社会与家庭间的孤岛之上,如何寻找一条出路?在《情人》中,主创们通过一个隐秘私域的情境展示,揭示着“婚姻”的真谛。

北京人艺对于各种流派戏剧的支持,对于青年导演的支持是令我感动的。品特的作品貌似现实主义,但本质上是将触角伸到了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之上,讲述男人和女人间的关系,表达人和人的不和谐、不沟通与不可知,阐述出哲学层面的观念。品特是站在永恒和时代的交叉点上的,他的作品也可以有更多的解读,当观众们用西方哲学的眼光去审视今天人艺这一部《情人》,或许会有更贴近原作意图的感受。
——林荫宇(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
03
话剧《蓟州疑云》
中国国家话剧院
点击查看更多
《蓟州疑云》赋予那些古老的字字句句以现代的温暖,让作为局外人的我们,仍然可以看懂《水浒》、看透《水浒》。

在舞美设计的构思中,导演张肖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念与当代艺术美学相结合,用当代手段完成对古典文学的现代化创作,加入了二层结构,融入了纱幕的色彩渲染和对称美感,进行舞美立体维度审美的融合与升级。



在《蓟州疑云》的世界里,导演张肖试图开启一场现代感的游戏。施耐庵作为游戏的引领者,带我们进入这场游戏,不断地移情、怀疑,在烟雾弹中寻找杀人凶手。游戏的扮演者是演员,但游戏的参与者却是观众,在不断变换的矛盾与对抗中,观众与演员将共同完成这场探寻真相的比赛。

《蓟州疑云》是剧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译的一次探索,用话剧的方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舞台呈现和演剧体系、也是剧院积极践行的目标和方向。
——程鹏(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
卡司公布| 疑云重重,看蓟州众人再探谜案!
04
话剧《林则徐》
国家大剧院、广州话剧艺术中心
这是一场风雨飘摇的时代悲歌
不仅是一个人的史诗
更是一个民族觉醒的序章!
该剧由王筱頔导演精心执导,濮存昕、徐帆、关栋天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倾力加盟。在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40周年之际,他们用细腻的表演,带大家回溯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感受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在时代洪流中的壮志豪情与艰难抉择。舞台上,虎门销烟的激昂澎湃,领略林则徐在面对内忧外患时的果敢与担当,沉浸于那段充满热血与抗争的历史篇章。

清道光年间,鸦片流毒,国力日衰,就在朝中严禁派和弛禁派相持不下之时,一纸奏折震动朝野。林则徐受命钦差、赴粤禁烟。“鸦片一日不绝,则徐一日不回”,面对着野心勃勃的洋人,唯利是图的烟贩,徇私腐化的官场,风云诡谲的朝堂,他以无畏的勇气力图挽狂澜于既倒,则徐去也……西方的坚船利炮将国门洞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这场猝不及防的历史剧变,那些左右着国家民族命运的重要人物,在历史舞台上展现着各自的心理变化、认识发展与精神特质。孱弱与力量在此交锋,怯懦与勇气在此对比,渺小与伟大在此立判!从踌躇满志到痛苦反思,如何于满目疮痍中建造国家民族的尊严,林则徐从虎门销烟时人民眼中闪烁的自豪感中找到了生机——“广州之前我只知中国,广州之后我看到了世界!”


国家大剧院与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原创话剧《林则徐》重归舞台!
05
话剧《庭前》
话剧九人
以下视频来源于
话剧九人
点击查看更多
2025年4月19日至20日,话剧九人作品《庭前》2.0版本,将在北京二七剧场连演三场。《庭前》上次与北京观众见面,还是去岁隆冬时节,九人民国知识分子系列五部曲在京跨年连演。阔别一年有余,经过对剧本、舞台呈现和角色诠释全方位的打磨升级,这部律政大戏将带着更为蓬勃的生命力回归。

作为“民国知识分子系列”的最终篇章,《庭前》以律法为题,随着十数桩案件渐次铺陈,勾勒出近现代法治萌芽的风雷激荡,也照映出时代进步、风气转换的艰难历程。



整部戏围绕着尤胜男与郎世飖这对律师夫妇的经历展开,这对律师夫妇,用三十载光阴见证了历史如何从细微之处切割生活。行走在时代卷起的风云与人性纵深的灰度之间,有些时刻,是非、敌友、黑白的分界,未必如年轻时设想得那样明晰;又有些时刻,经历过云与泥、光与暗、清与浊之间仿佛永恒的自我诘问和浮沉挣扎,真相与假象终于层析。

《庭前》是中国原创话剧舞台上一出难得一见的律政大戏。在极缺法庭戏的中国剧坛,开出了中国式法庭戏的新路。透过时代洪流中郎世飖、尤胜男这对民国年间律师夫妇的故事,由家见国,以小见大,能见作者对世界的盼望与想像。编剧探讨法理与公义的关系,饱含知识分子家国正义的时代主题。
——欧阳予倩戏剧奖组委会
首届“欧阳予倩戏剧奖-最佳编剧”颁奖词
郎世飖:从《双枰记》走向《庭前》
06
话剧《清明上河图密码》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同名豆瓣热门历史小说改编
选取原著中“梅船案”与“八子案”
揭露北宋士子间的貌合心离
重现宋代美学
掀起国风舞台浪潮

传统梁柱结构
构建人均夸赞的质感舞美
多元舞台语汇
施展叹为观止的障眼法

非遗技艺
扬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传统乐器
千年前的北宋都城立体生动
复刻宋代书画
以服饰道具彰显宋代美学


演出推荐|《清明上河图密码》9.1分古画悬疑神作引爆全网!千年古画,活了!
07
话剧《因风起》
华人梦想、北京长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
近日,由华人梦想、北京长江文化与中国诗词大会联合打造的国风悬疑沉浸式戏剧《因风起》,在南阳共享际揭开面纱。这部以东晋才女谢道韫为主角的作品,不仅是“中国诗词大会”IP首次线下戏剧化尝试,更成为东城区“园”来有戏的生动注脚,展现着老城更新与文化创新的双重魅力。

走进剧场六处古色古香的布景,观众将化身东晋士族子弟,在曲水流觞间破译诗词密码,于建康城巷邂逅历史人物。《因风起》延续导演张肖《大真探赵赶鹅》的互动叙事风格,以谢道韫的传奇人生为叙事原点,巧妙嫁接“咏絮之才”的典故与虚构的悬疑线索,创造出“观演者即入局者”的独特体验。



剧中采用的光影技术与传统乐器编曲,让观众在触碰古风装置的瞬间,完成从“看客”到“参与者”的身份转换。观众通过参与曲水流觞、解密古籍密码等互动环节,逐步揭开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这种沉浸式的叙事模式,打破了传统戏剧的第四面墙,让观众在解密过程中完成对历史的重新解读。

重磅发布|国风沉浸式戏剧《因风起》匠心巨制精彩舞美路透
08
舞剧《孔子》
中国歌剧舞剧院
舞剧《孔子》讲述的是孔子“封圣”之前的故事,演绎了一代圣贤孔子周游列国的传奇经历。舞剧用充满情感的肢体语言表达了他的喜怒哀乐,用丰富的音乐旋律和舞台意象呈现出他的情感世界,将孔子儒雅端庄的仪表、炽热踌躇的内心淋漓展现,在舞台上还原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孔子。

往期剧照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短短一生,诲人不倦,由一个好老师成长为“大成至圣先师”。他的人生高度、厚度、宽度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顶礼膜拜。


往期剧照
中国歌剧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孔子》,分为《问》《乱世》《绝粮》《大同》《仁殇》《乐》等六部分,自2013年首演以来,一直是舞蹈界炙手可热的“爆款”剧目,圈粉无数。舞剧《孔子》在豆瓣上享有8.7的高分,在B站上相关视频也有着50万+的点击量,很多观众是“二刷”,甚至是“三刷”、“四刷”!

往期剧照
09
舞剧《幻茶谜经》
赵梁艺术工作室
“茶”,人在草木间,被自然承托。有茶,就有了宁静、坚定的力量。中国人在禅茶里,体验东方生活;或拾级而上,到达精神家园赌书消得泼茶香,或顺势而下,落地柴米油盐酱醋茶。

赵梁说:身体这一载体,是与现实世界的重要媒介,因此舞蹈是艺术世界里的根本表达,也是我喜欢舞蹈并胆敢略微跟着划水的原因。看了很多跨界的东西,所谓传统文化、先锋实验和东方美学,这依旧是表面。就好像对作品《幻茶谜经》的线索——法门寺出土文物那套茶具,不感兴趣觉得无非是噱头……或者无非一个故事开始。这是中国第一部,以“禅茶”为核心的舞蹈剧场作品。
缘起缘灭,红尘男女,一生囿于“痴、嗔、贪”的妄念之中,欲望与贪念此起彼伏,灵魂在其间往返奔赴。色与空、灵和欲、生与死,人的一生都将陷于二元对立的挣扎之中。这是赵梁与“东方灵欲三部曲”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要面对的问题。

10
京剧《梁红玉》
北京京剧院
尚小云(1900年1月7日—1976年4月19日),原名尚德泉,字绮霞,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南宫县(现在的河北南宫市),京剧演员、编剧,工旦角。
尚小云的唱腔字正腔圆,刚劲高亢,念白爽朗明快,流丽大方,韵白字清音朗,富于感情,做功刚健又婀娜,塑造了一系列巾帼英雄、侠女烈妇的形象,独树一帜,世称“尚派”。


剧情简介
梁红玉本为北宋将门之后,其父阵亡,与母相依为命,誓从军,报国仇家恨。偶与军人韩世忠结识,得忠向主将力荐从戎,便下嫁于忠,夫妇南征北讨十多年。逢金人犯境,韩世忠任浙西制置使,率八千水军在镇江拦截抵抗。在敌众我寡的局面下,梁红玉提出埋伏诱兵之计,韩世忠亲率战船,将兀术诱入老鹳河水域,梁红玉则亲自在金山之巅的妙高台擂鼓指挥。金兀术的十万人马溃不成军,逃到黄天荡,梁红玉、韩世忠围困金兵于黄天荡四十八天,狠狠打击了金军的嚣张气焰。
11
昆曲《白兔记·咬脐郎》
北方昆曲剧院
点击查看更多
昆曲荡气回肠的悠扬曲调,演尽了悲欢离合、人间百态。无论才子佳人、侠肝义胆,还是家国情怀、庙堂风云,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在方寸舞台间轮番上演,亦能经久不衰。4月19日,北方昆曲剧院将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白兔记·咬脐郎》,以原汁原味的昆腔昆韵,凸显昆曲艺术的传统魅力,期待您亲临剧场,共赏昆韵芳华。

剧情简介
该剧以刘知远和李三娘之子——“咬脐郎”刘承佑为主角,讲述了一个流传千年的亲情故事。彬州按抚刘知远之子“咬脐郎”外出打猎,追赶中箭白兔,在沙陀村八角琉璃井边,遇见一位汲水妇人。那妇人被兄嫂逼迫改嫁,誓死不从,故被兄嫂折磨,日间挑水夜间挨磨,十六年受尽辛苦。咬脐郎对妇人深感同情,得知她丈夫在彬州从军后,答应帮她寻回丈夫儿子,使其一家团圆。妇人感激不尽,写血书托付咬脐郎,望他交给自己丈夫。咬脐郎回到衙中,向父亲刘知远说明井边际遇。刘知远知道咬脐郎是遇到了自己的结发妻子李三娘,欲吐真情,又恐怕咬脐郎无法承受打击,言语支吾,又嘱咐当年送子到军营的窦公,叫他休要吐露真情。咬脐郎见刘知远讲话吞吞吐吐,心生怀疑,备酒请来窦公,倾尽肺腑,窦公终于将实情告知。咬脐郎得知自己在井边遇见的就是生身母亲,决心将她接来府衙。刘知远妻子岳氏被咬脐郎孝心感动,一家终于团圆。

12
京剧《锁麟囊》/《玉堂春》(起解·会审)
史依弘
国家大剧院
,赞35
点击查看更多
史依弘(原名史敏),上海京剧院梅派大青衣,上海大学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一级演员。京剧演员,工旦角。史依弘以宗“梅”为主,融青衣、刀马旦为一身,京剧、影视均擅长,有着出色的艺术造诣和众多不同性格的舞台、屏幕形象。

4月19日 《锁麟囊》
骄矜的富家女薛湘灵出嫁,路上避雨偶遇另一新娘、贫家女赵守贞,听见赵因为没有嫁妆而啼哭,薛心生怜惜,将薛老夫人亲手交付的昂贵嫁妆—锁麟囊赠予对方。六年后,洪水肆虐,昔日富贵女财产尽失,薛湘灵为谋生计,被迫来到卢员外家做仆人,未料卢夫人就是赵守贞。赵守贞也记得当年薛湘灵的善举,与她结为姐妹,最后薛家阖家团圆。

4月20日 《玉堂春》(起解·会审)
明朝,名妓苏三(玉堂春)与吏部尚书之子王金龙结识,誓偕白首。王金龙钱财用尽,被鸨儿轰出妓院,苏三私赠王金龙银两。鸨儿把苏三骗卖给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妒,定计害之,不料却让沈燕林误食毒面而死,苏三被诬,定为死罪。起解途中,解差崇公道同情苏三,认为义女,送往太原听审。王金龙科试高中得官,巡按山西,调审此案,知犯妇即为苏三。后得同审官员潘必正、刘秉义之助,三堂会审,开脱苏三冤情。


13
评剧《木兰从军》
中国评剧院
4月14-15日 顺义影剧院
经典传奇注入现代审美,重塑“替父从军”的忠孝大义与“关山万里”的铁血柔情。既有传统戏曲的韵味,又有震撼人心的戏剧张力。

中国评剧院老中青三代评剧人齐聚。评剧名家、新派第三代传人王丽京甘当绿叶,为青年演员挎刀饰演冯太后。青年演员张琪迎接全新挑战饰演花木兰,李派青衣同时演绎武生风貌,彰显过硬功底。李派、新派、张派、魏派、马派、花(花月仙)派等流派青年演员同台献艺,行当齐全、风貌整齐,充分展现评剧艺术魅力和传承成果。



舞台虚实相生,艺术化再现大漠孤烟、铁甲寒光。从织布机前的温婉少女到金戈铁马的无畏将军,木兰的成长史诗在光影变幻中徐徐展开。

14
音乐剧《咏春》
开心麻花
本剧特邀叶问咏春
第二代传人暨咏春拳顾问
把干年拳谱编成燃魂乐章
答应我看到最后直接封神!

这波破次元壁的操作绝了!
传统武术如何“唱”出来?
音乐剧如何“打”出来?
来现场,《咏春》给你答案!

超绝布景×现代光影,
复刻武馆的刀光剑影!
升降舞台装置,营造无边擂台!
演员零替身,真功夫实战对打!

视觉、音乐、武术完美融合!
当戏剧成为武术,
每一幕都成为一幅流动的画!

15
“国韵京华”北京民族乐团音乐会


▲指挥 张鸣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演出曲目
《燕京八景》之《琼岛春阴》 关迺忠 曲
《中轴》之《坛根儿情》 吴延 曲
《中轴》之《正阳雨燕》 赵曦 曲
《燕京八景》之《居雍叠翠》 关迺忠 曲
《中轴》之《紫禁三和》 郑阳 曲
《燕京八景》之《卢沟晓月》 关迺忠 曲
《燕京八景》之《金台夕照》 关迺忠 曲
中国鼓与民族管弦乐《中轴》之《钟鼓和鸣》邹航 曲
中国鼓领奏:宋艺博
曲目、阵容以实际演出为准
16
“欢喜奇缘”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音乐会版歌剧《风流寡妇》《蝙蝠》
《欢喜奇缘》以维也纳轻歌剧黄金时代的浪漫基因为主线,巧妙融合雷哈尔《风流寡妇》与小约翰·施特劳斯《蝙蝠》两部经典作品的音乐、戏剧精华,并以全新的视角聚焦三位女性角色的成长与爱情。

▲指挥 焦淼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演出曲目
轻歌剧《蝙蝠》 施特劳斯 曲
飞走了小鸽子
我喜欢大宴宾客
笑之歌
钟表二重唱
轻歌剧《风流寡妇》 雷哈尔 曲
序曲
女人之歌
维利亚之歌
爱情二重唱
骑兵之歌
曲目、阵容以实际演出为准
17
儿童剧《高原上的黑眼睛》
北京演艺集团、北京儿童艺术剧院
北京演艺集团2024年重点剧目,北京儿艺首部藏风原创儿童剧。该剧以当代青海玉树隆宝滩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为故事背景,融合儿童剧、音乐、歌舞、木偶等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了北京男孩夏天与玉树少年扎西等小伙伴从相遇相识到相伴相惜,最终结下深情厚谊的动人故事。

“高原上的黑眼睛”,指的是纯净的山、纯净的水孕育出的万物与生灵,更是生活在高原上的人民与为那片土地无私奉献的一代代人。该剧在展现青藏高原壮美迤逦的自然风光和质朴纯真的民族风情的同时,更透过孩子的纯真视角,侧面刻画了援建工作为玉树带来的发展变化。




该剧集结业内精锐主创团队及北京儿艺优秀演员队伍,同时还特别邀请到来自玉树的非遗传承人藏族女歌手白玛永西及藏族男歌手永丁然杰担任语言指导并参演,两地联袂,以期用藏民族原生态风情的音乐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来自高原之上的文化魅力。

18
儿童剧《象往版纳》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
点击查看更多
该剧以亚洲象群北上南归事件为核心线索,通过15头大象的旅程,生动再现了真实发生的趣味与感人片段。这些情节不仅引人入胜,还巧妙地融入了西双版纳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为观众展现了多元的地方特色和生活场景。

剧中深刻诠释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云南西双版纳各族人民在生态保护大义面前展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全剧的精髓。这种精神不仅在剧中有所体现,更是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的深刻社会主义自然观的生动表现。


剧中不仅展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还传递了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与爱护。观众可以在木偶剧中看到西双版纳地区丰富的生态画卷,同时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崇高理念,这种融合使得剧目在情感上更具触动力和教育意义。

更多剧目选择



01
2025张杰 未·LIVE—「开往1982」演唱会
在华语乐坛,有这样一位歌手,他的歌声具有穿透力,每一个音符都仿佛能直击心灵深处。他用多年的坚持与努力,在音乐道路上砥砺前行,收获了无数歌迷的喜爱与支持。他,就是张杰。而这个四月,北京将迎来一场属于张杰与歌迷们的音乐狂欢盛宴!

直到世界尽头,张杰
如今39岁的张杰,每天保持着3小时练声的习惯,坚持十年如一日的饮食管理,以C#5高音和12种曲风的全能表现,成为乐坛当之无愧的“人肉CD”标杆。

此次「开往1982」演唱会,在舞美设计上实现了全新的突破和升级。想象一下,踏入鸟巢的那一刻,巨大的LED穹顶宛如浩瀚星空,将你笼罩其中。随着音乐响起,28米悬浮舞台缓缓升起,张杰站在舞台中央,光芒四射。360°的音效环绕,让每一个音符都精准地钻进你的耳朵,仿佛与偶像置身于同一个音乐小宇宙。无论是舞台多组升降的运作配合,还是大屏幕的多样造型变幻,都能针对不同的歌曲,为现场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02
“万物安生时”李健演唱会
当一个人只能用美好来形容时,不用了解都知道,他真的很值得粉!李健,歌如其人,一个真正的诗人和歌手!他的歌,纯净、沉静,没有什么撕心裂肺,用音乐缓缓化开你的心房,在合适的时刻响起合适的BGM,用本真的心去包容朴实的情怀。

略带沙哑与性感慵懒的声线,淡雅柔和又散发着原野的清新绿色,这样的声音终于可以现场听了,“万物安生时”李健演唱会即将上演,李健带着他积蓄已久的音乐能量强势登台!
万物安生 (2022梦圆东方·东方卫视跨年盛典现场),李健



生机重现之时,万物恢复元气,人类也从自然中学习、了解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万物安生,是美好的祝愿。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如约而至。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电影盛会之一,本届北影节将继续通过多元活动展现中国和世界电影的最新成果。其中,“北京展映”单元将于4月18日率先启幕,精选300余部国内外佳作,以“两甲子的喝彩:中国电影特展”、“130年的自画像”等全新特别策划,及“致敬·纪念”、“致敬·修复”、“环球视野”等经典单元,为观众奉上难忘的观影体验。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
华语力量单元影片《心理有秘密》剧照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
华语力量单元影片《时间旅馆》剧照
“注目未来”单元将于2025年4月18日至24日举行。本单元面向全球征集不同题材、类型与风格的导演首部或第二部剧情长片,旨在“用中国的眼光发现国际影坛新人,以世界电影新潮流引领艺术原创”,展示电影艺术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增进各国青年影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前沿、优秀、有个性的电影作品,亦可感受到来自全球的年轻电影人的“所思、所想、所关注”。他们充满激情、富有张力,为世界电影注入新生代力量。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动漫影视单元,将于4月19日在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盛大启幕!动漫影视单元活动以创新与传承为主旨,汇聚国内动漫、影视、文旅、科技领域领军人物及顶尖专家,聚焦行业前沿趋势,深化产业融合,为动漫影视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本次动漫影视专栏,创设“流动的盛宴”影视、动漫、游戏与文旅系列话题,通过系列内容话题,打卡北影节动漫影视板块,打卡“影视里的北京”十大精品线路图,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观察北影节动漫影视单元的相关精彩内容。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剧照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期间,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破亿手绘海报展将在郎园Station中央车站惊喜亮相。此次展览将完整呈现饺子导演为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创作的150幅破亿手绘海报,以展览的方式助力中国动画电影的里程碑式突破,为影迷打造一场国漫文化之旅。

作为重要板块的北京市场,也即将绽放异彩,为全球电影人打造一个充满创意与机遇的舞台。在这里,露天影院将星光与银幕交织,行业论坛碰撞思想火花,本土新锐对话国际视野,共同编织着电影艺术的无限可能。这场光影盛宴不仅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窗口,更为资深从业者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从剧本创投到项目路演,从技术研讨到市场分析,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国际影人的加入,更为这场盛会注入了多元文化的活力。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市场活动现场
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
以下视频来源于
国博君
点击查看更多
展览全球首次对比展出月球正面、背面样品,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首度集体亮相。本次展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的“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是探月工程20年系列活动之一。

展览现场
展览以“科技+科普、成就+文化”为主线,围绕工程历史背景、研制历程、主要成就、未来任务等,以实物实证与历史档案相结合的叙事方式,系统展示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以“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为引领,走出的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从“嫦娥一号”开启中国深空探测篇章,到“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烙下中国月面印记,从突破月背中继通信技术架设地月“鹊桥”,到“嫦娥五号”携月壤凯旋。工程研制团队一条龙攻关攻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步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
展览现场
展览生动讲述探月人以坚定信念将中华民族千年揽月梦想化为现实,系统呈现探月工程探索实践新型举国体制、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智慧,深刻诠释“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新时代探月精神,充分展现探月工程作为我国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工程,为建设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注入的强劲动能,为新时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大贡献。



展览现场
光之经纬——中外摄影名家精品联展
中华世纪坛 3月31日-4月30日
中外摄影名家精品联展以“光之经纬”为轴,以“影像:生命·永恒”(2024)与“影像:文明·新质”(2025)北京国际摄影周双年学术主题为经纬,甄选第五届《观·品》十国摄影组织主席作品联展、三地世界遗产城市影像对话展及首届青年影像100艺术展三大国际展览精品力作,构建跨越时空的视觉思辨场域。
影像生命永恒:人类命运的共生诗学
欧洲十国摄影机构主席以镜头为刃,剖解生命与永恒的辩证关系。捷克艺术家将喀斯特地貌重构为赛博生命的脉冲信号,挪威峡湾冰川消融的慢门影像化作地球的无声心电图,匈牙利摄影师以“盗梦空间”式的超现实叙事,将多瑙河畔的工业废料编织成环境质问的视觉迷宫——这些作品通过抽象几何与视觉重构,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生态危机中的脆弱与觉醒。青年创作者让虚拟山水与传统图腾共舞,于数字裂缝中追问:当技术重塑生命载体,永恒是否正在被重新编码?

《蛇之眼》
摄影:欧维•波普(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瓦拉迪努姆摄影协会主席

《抽象之美》
摄影:欧维•波普(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瓦拉迪努姆摄影协会主席

《老姐妹儿》
摄影:米歇尔•麦基纳 (意大利)
意大利 Carpe Diem 摄影学会创始人之一
影像文明新质:遗产基因的当代聚变
北京、佛罗伦萨、雅典三座遗产之城在镜头中碰撞出新质文明的星火。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化为数字分形,帕特农神庙的星轨漫过故宫脊兽,镜头将中轴线六百年晨昏压缩为光影的蒙太奇。摄影不再是文明的记录者,而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它让石柱的裂痕生长出光纤脉络,令琉璃瓦的釉色折射出量子光谱,最终在传统基因与数字代码的杂糅中,孵化出属于未来的文明胚胎。

《天安门广场》摄影:贾韫喆

《天坛》 摄影:林铭述

《佛罗伦萨景观》 摄影:托马西·安东内拉

《美丽雅典》 摄影:基多尼斯·克里斯托斯
大道同工——当代中国工笔画七人展
此次展览聚合当代中国工笔画领域学术探索、艺术风格、艺术成果突出的七位著名画家——陈孟昕、贾广健、刘万鸣、卢禹舜、莫晓松、唐勇力、王颖生,汇集他们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鲜明时代性的经典力作总计80余件以飨观众。这七位画家在人物、花鸟走兽和山水画科领域数十年深耕不辍,在工笔画题材、材料和技法上摸索变革、探索精进,虽然艺术面貌各成一派,但其创作都共同展现了对生活、自然、时代的感受体味,对工笔画继承与创新的思考,对天地大道、艺术之道的执着求索。


陈孟昕 《怒族鲜花节·生活如歌》
纸本设色 260cm×190cm 2020年

贾广健 《菊花竹韵》 纸本设色 53cm×45cm 2009年

卢禹舜 《天地人和 百家和鸣》 纸本设色 217cm×144cm 2022 年

莫晓松 《飞花漫天游》 纸本设色 99cm×209cm 2022年
左右滑动,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更多信息关注“大戏看北京”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