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来临,天地间一片清肃。此时节,万物收藏,自然界的生气渐渐归于宁静。古人云:“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秋风带着更深的凉意吹落了树叶,落叶如蝴蝶般在空中翩翩起舞,为大地铺上一层金黄的锦缎。橙黄橘绿,山川换上了斑斓的秋装,宣告着秋天的尾声与冬日的序曲。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二十四节气解》中提到:“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之时,气温骤降,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这是自然界对生命深沉的考验,也是对生命坚韧的赞歌。此时,每一片落叶都承载着岁月的沉淀,每一缕霜花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将霜降分为三候,每一候都蕴含着自然界微妙而深刻的变化,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命哲学的深刻理解。
一候“豺祭兽”。霜降之初,豺狼等动物开始大量捕获猎物,为过冬做准备。古人认为豺狼将捕获的猎物陈列起来,如同祭祀一般,以此感谢自然的恩赐,并祈求来年的丰收。
二候“草木黄落”。霜降时节,草木开始凋零,树叶由绿转黄,最终悄然飘落,回归大地的怀抱。这一过程,不仅是季节更迭的自然现象,更是自然界轮回的深刻体现。草木的黄落,如同生命的低语,让人在欣赏秋日的斑斓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
三候“蛰虫咸俯”。霜降之时,昆虫开始藏匿,准备进入冬眠,以躲避严寒。它们在泥土中寻找庇护,以静待春天的到来。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生物的智慧与适应力,也寓意着人们应顺应时节,积蓄能量,为未来的日子做好准备。
霜降时节,北京大觉寺的秋意愈发浓郁,迎来了它一年中最为宁静而深邃的时刻。随着秋意渐浓,这座古刹被淡淡的寒意轻轻包裹,在岁月的沉淀中,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深邃。大觉寺的历史可追溯至辽代,其建筑布局依山而建,坐西朝东,层层递进,体现了契丹人“尊日东向”的建筑习俗。寺内的无量寿佛殿前,两株千年银杏树巍然屹立,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鸿飞霜降,层林尽染,负有盛名的“千年银杏”渐黄,即将进入最佳观赏期。在霜降的寒意中,银杏树的叶片由绿转黄,最终如彩蝶般飘落,铺就了一条金黄色的地毯。这些银杏树,尤其是那株树围8.4米、需6人合抱才能环绕,被称为“银杏树王”的古树,其叶片在秋日的暖阳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与红墙灰瓦、禅房殿堂交相辉映,构筑起岁月沉淀后的别样美丽。
缓步于寺内的石阶上,每一步都似乎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大觉寺的秋,不似别处那般喧嚣,它是一种深沉的美,一种宁静的美,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美。在这里,时间似乎慢了下来,让人有机会去聆听内心的声音,去感受那些在都市喧嚣中被忽略的细微之美。
寺内的清泉,绕寺环流,它们在霜降的寒意中显得更加清澈,泉水的流淌声,让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宁静。这些泉水,如同大觉寺的灵魂,静静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也滋养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灵魂。
当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便是霜降之时。此时,早晚的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凉意,大地开始披上一层薄薄的白霜,万物似乎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冬眠做最后的准备。“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这句诗描绘了霜降时节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人们对这个季节的感悟。霜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现象,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一,观霜,吟诗作画。霜降之际,大自然以一种极其细腻而又壮观的方式展现着它的魅力。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射在覆盖着白霜的大地上,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银纱所笼罩。文人墨客们往往借此机会,或登山临水,或静坐庭院,用诗词描绘霜降之美,用画笔记录下这一刻的宁静与和谐。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霜叶满园红,秋声入耳清。”这不仅是对霜降景色的生动描述,也是对生命轮回和季节变迁的深刻感悟。
其二,补冬,进补养生。霜降过后,气温骤降,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抵御寒冷。因此,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人们会选择在这个时候食用一些温热、滋补的食物,如羊肉、鸡肉、板栗等,以达到增强体质、抵御寒冬的目的。同时,中医认为霜降时节应注重润燥养阴,可适量食用梨、百合、蜂蜜等食物,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避免因天气干燥而导致的各种不适。
其三,扫墓,缅怀先人。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也有扫墓的传统习俗。这一天,人们会携带祭品前往祖先坟墓,清理杂草,修整墓碑,烧纸钱,献上鲜花,以此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这种习俗不仅仅是对先人的缅怀,也是一种家族情感的凝聚,提醒着后人不忘根本,传承孝道。
晨曦微露,霜白如雪,枝头凝结细晶莹。轻风拂过,叶声沙沙,带来一丝丝凉意。漫步于林间小径,脚下踏着厚厚的霜层,每一步都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远处,山峦隐没在淡淡的雾霭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霜降已至,秋意渐浓,愿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中,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