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静谧的夜里,你是否又听到儿时院墙外的蝉鸣?堂前檐下那扇冰镇的西瓜、清凉溪水中那只捉到的螃蟹、璀璨星空里纳凉时的那些家常话……夏至带来的阵阵热浪,仿佛成了最不真切的记忆。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季的第四个节气,也是最早确立的节气。相传夏至为周公立杆测影而设。这个“至”字,有着“极”的含义。《恪遵宪度抄本》中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有文:“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古时文献的记录,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夏至的由来,更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夏至有三候,为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古人认为,鹿角向前而生,在方位上属阳,夏至这天,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北半球),所以这天的阳气就达到了最盛,但物极必反,过了夏至,阴气开始萌动、阳气开始衰落,于是,象征着“阳”的鹿角便开始脱落。乾隆有诗“木兰鹿与热河麋,解角均于夏至时”来描写这一现象。
二候蜩始鸣、“蜩”就是蝉,夏至之后,草木渐渐变得阴湿,很适合蝉的生存,因而破土而出的蝉越来越多。无论堂前屋后,还是夜幕白昼,蝉鸣便渐渐多了起来。唐代诗人刘长卿诗中“草色青青迎建草,蝉声处处杂鸣驺”所刻画的便是这般情景。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者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蝉声渐多,一些喜欢阴湿的灌木和蕨类植物,会受到热气熏蒸而死亡或者“沉睡”。不过背阴的湿地,半夏等植物反而开始萌芽生长,接过了大自然绘就生命的交接棒。
夏至,意味着盛夏的到来。天气炎热、暴雨频繁、植物枝繁叶茂,西瓜、杨梅、荔枝等消暑的时令水果渐渐占据餐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甜蜜和清凉。这也便是所谓“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的景象。
古人又是如何确定夏至到来的呢?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周公典故——看影子的长短。夏至这天,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最长,影子最短。
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5号的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最高学府,也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国子监内放置着的明代日晷,便是古人计时的仪器。
国子监内日晷 图: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微博
日晷通常由指针和圆盘组成,指针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其原理是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在夏至日这天,人们就会在日晷石盘上看到一年内影子最短的景象。这幅光影互动雕刻出的图景,仿佛伫立于历史长河之中的石柱,她见证了往日学子的挑灯苦读,也承载着今时众人的殷切期盼。
辟雍 图: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公众号
国子监中心位置的辟雍大殿,始建于清干隆年间,是皇帝讲学的殿堂。大殿设有两重屋檐,上覆黄色琉璃瓦,檐角翘起,四条屋脊直达顶部,顶端做圆形,铜包鎏金。大殿正面屋檐下,高挂着乾隆皇帝手书的“辟雍”匾额。相传辟雍建成的第二年,乾隆皇帝就在此举办了规模盛大的“辟雍讲学”典礼。皇帝“临雍讲学”,还要在辟雍内题匾,辟雍内正北上方“雅涵于乐”,是乾隆亲题;南边“涵泳圣涯”,东边“万流仰镜”,分别是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题写。
漫步国子监,游走在红墙绿瓦之内,穿梭于古树碑林之间,倾听700年前这里所发生的故事,感悟先人圣贤的博大智慧,领悟历史长河所留下的人文气息。
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习俗很多。
其一便是祭神祀祖。民间自古以来有在夏至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在古代农耕社会,这无疑是夏至习俗中最为重要,也最为隆重的部分。《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其二则是互赠消暑之物。夏日天气炎热,暑气正盛,妇女们也会在这一天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其三是食夏至面,自古以来中国一些地方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在民间有着“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谚语。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在饮食上,还要食夏饼。在古代,夏至时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肉类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谓之“夏至饼”。夏至这天,古时还有食麦粽之俗,而且亦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吃胖了上秤看看,也是夏至一个习俗。在古代,夏至日称人,以验肥瘦,可求吉利,故古时夏至称人习俗,表达了古人祈求美好的强烈愿望。
阳光明媚,草木葳蕤,四时有序,花香四溢。星繁伴蝉鸣,盛“夏”已然“至”。悠悠夏日长,不妨小扇引微凉。
微信扫码体验AR实景互动,沉浸式感受夏至日的光影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