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只要“五一”出行,一定得看完

0
分享至

今年“五一”假期,旅客旅游、探亲等出行需求将全面释放。目前北京地区铁路运力已接近饱和,铁路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运力,现已累计加票132.4万张。4月25日,北京市交通委联合有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今年“五一”假期,北京市出行规模不仅将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还将超过2023年春运。

北京交通量、客流量预计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北京市交通委二级巡视员、总工程师李公科介绍,今年“五一”假期,进出京客流量将明显回升。城际交通方面,预计铁路、民航、公路省际客运进出京总量725万人次,日均145万人次,高峰出现在4月29日,达167万人次,较2019年上升10%。高速公路方面,日均交通量295万辆次,较2019年上升8%,预计高峰出现在4月29日,达325万辆次,较2019年上升12%。公共交通方面,日均客运量1359万人次,较2019年有所下降。但火车站、机场“七站两场”、热门旅游景点、繁华商业街区等重点区域高峰时段人流、车流较大,局部路段交通压力集中。

李公科表示,预计“五一”假期高速公路总体呈“前出后进”的走势,日均交通量约为295万辆,较2021年同期(292.2万辆)增长1%。高峰日交通量在325万辆左右,出现在假期首日(4月29日),比2021年“五一”假期首日(5月1日,318.66万辆)增长2%。

从重点路段来看——

预计去往西部、北部等近郊热门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路段和周边收费站局部交通压力比较突出,比如去往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十三陵、野生动物园的京藏高速,去往雁栖湖、红螺寺、慕田峪长城、古北水镇等景区的京承高速,去往十渡景区的京昆高速,去往金海湖、石林峡景区的京平高速等,将出现车流集中甚至拥堵情况。京藏、京承、京港澳、京开、首都机场高速等主要高速公路重点路段、关键节点高峰时段通行压力突出,易出现拥堵情况。

从重点时段来看——

4月28日为假期前一日,部分市民会选择错峰提前出发,15时前后城市路网交通压力将明显攀升。16时以后高速公路出京方向车流将明显增加,晚高峰时段与通勤出城方向交通叠加,交通压力更为突出,部分路段将出现严重拥堵。

4月29日为假期首日,是出京方向交通压力最大日,7时至12时高速公路出京方向交通压力将持续较为集中,8时至11时最为突出,全日交通量将达假期峰值、有望创历史新高。

4月30日、5月1日高速公路出京方向交通压力总体有所缓解,去往郊区热门景点、休闲娱乐场所的高速公路交通压力较大,可能会出现短时拥堵排队的情况。

5月2日、3日返程交通陆续迎来高峰,两日16时至20时高速公路进京方向交通压力将较为突出,部分高速公路检查站路段压力集中。

“五一”假期,北京市域内所有收费公路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收通行费,免费时段为4月29日00:00至5月3日24:00。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时联网收费系统时间为准。预计郊区旅游景点周边路段、收费站,进出城区、省界出入口部分路段高峰时刻易出现车流集中甚至拥堵情况。

北京出行规模将超2023年春运

今年“五一”假期,北京市出行规模不仅将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还将超过2023年春运。根据铁路部门提供的客流预测情况,假期首日大批市民出京的同时,来北京游玩的旅客也很多。

城际交通方面,将迎来客运小高峰。预计铁路、民航、省际客运进出京总量725万人次,日均145万人次,高峰出现在4月29日,达167万人次,较2019年上升10%。

北京市已形成“七站两场”对外综合交通枢纽格局,从目前预测情况来看,北京南站(34%)、北京朝阳站(9%)作为高铁站,客流强度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北京朝阳站,还有凌晨1点后的列车,北京西站、北京站、丰台站也有不少夜间至凌晨到达的车次,届时还请市民朋友们密切关注夜间交通接驳信息。

城际交通方面,从进出京总量来看,铁路、民航、公路省际客运进出京高峰出现在4月29日,达167万人次。其中,铁路“七站”进出京高峰130万人次左右,民航“两场”进出京高峰32万人次,公路省际客运进出京高峰5.8万人次。

放假前夕,也就是4月28日,预计进出京156万人次。从进京来看,铁路“七站”进京高峰69万人次,出现在5月3日;民航“两场”进京高峰15.8万人次,出现在4月29日。从出京来看,铁路“七站”出京高峰70.5万人次,出现在4月29日;民航“两场”出京高峰16.4万人次(4月29日,16.3万人次),出现在5月3日。高速公路方面,高峰日交通量在325万辆左右,出现在假期首日(4月29日),比2019年“五一”假期首日(5月1日)增长12%。

北京铁路已累计加票132.4万张

今年“五一”假期,北京铁路的客流量正迅速恢复,和疫情前相比,客流量已恢复到85%的水平,列车运力也已恢复到了97%的水平,在现有运行图下,铁路运能接近饱和。

“实施新冠病毒‘乙类乙管’后,北京铁路客运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特别是跨省客流增势强劲,旅客旅游、探亲等出行需求将在‘五一’期间全面释放,出行总量将大幅提升,部分时段客流高度集中。”国铁北京局集团客运部副主任周斌介绍,今年“五一”节前以跨省直通客流为主,假期中以京津冀地区客流为主。

“五一”假日运输期限为4月27日至5月4日,共计8天。北京地区预计发送旅客435.1万人,日均54.4万人。预计高峰日4月29日发送旅客67.5万人。预计到达旅客407.5万人,日均50.9万人。预计高峰日5月3日到京旅客63.2万人。客流以旅游、探亲、通勤为主。

客流较大的车站为北京南站和北京西站。北京南站预计发送156.5万人、到达142.1万人,发送高峰日4月29日预计发送23.5万人,到达高峰日5月3日预计到达22.6万人。北京西站预计发送134.1万人、到达117.3万人,发送高峰日4月29日预计发送19.8万人,到达高峰日5月3日预计到达16.8万人。

周斌表示,按照“节日两端保直通、节日全程重管内、高铁为主、普速为辅、高普互补”的原则,梯次安排补充运力,全力满足各方向客流需求。“五一”期间,采取重联扩编、加开高铁临客高峰线和普速直通临客、协调外局补充列车等措施,累计补充能力132.4万张。北京市郊铁路4条运营线路(城市副中心线、S2线、S5怀密、通密线),假日开行24对,总能力4.39万张。

出行保障方面,北京铁路部门也将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假日期间所有客运大站设置人工售(取)票窗口、代售点、自动售(取)票机,在购票高峰时段全部开启,安排人员做好人工售票区域、自动售票区域旅客疏导和秩序维护,缩短旅客窗口排队购票时间。

北京各大站储备充足的安检人员、开启充足的安检通道,并视客流情况做好动态调整,确保旅客进站便利、过机通畅。

结合夜间客流到达情况,开辟旅客夜间休息专区,将夜间抵达车站等候接驳工具的旅客引导至专区候车,为旅客提供温暖的休息环境。针对各站到达交通接驳实际情况,加强列车到站前和终到站的广播宣传,实时做好到站交通接驳信息宣传,提示引导旅客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方便旅客快速离站。此外,4月27日至5月4日北京南站地下4个快速进站厅常态开启,并视客流情况提前或延长开启时间。

■ 提示

北京6条地铁线路将延时运营

今年“五一”假期,北京交通部门将对途经火车站的地铁、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特别是针对夜间进行延时服务。

轨道交通重点接驳线路缩小高峰运营间隔,针对夜间23时后集中到达大客流情况,多条线路延长运营时间,保障夜间抵京旅客出行。

北京朝阳站,在4月28日、5月3日两天:6号线青年路站末班车延长运营1小时,上行至草房站末班车由0:30延长至次日1:30,下行至海淀五路居站末班车由23:59延长至次日0:59;14号线东风北桥站末班车延长运营1小时,上行至善各庄站末班车由23:38延长至次日0:38,下行至丽泽商务区站末班车由22:48延长至23:48。

北京南站,在4月28日、5月2日-3日三天:4号线北京南站上行至安河桥北站末班车延长运营1小时,由23:23延长至次日0:23。

北京丰台站,在4月28日、5月3日两天:16号线丰台站上行至西苑站末班车延长运营30分钟,由22:49延长至23:19。

北京西站,在4月28日-29日、5月2日-3日四天:7号线北京西站末班车延长运营1小时,全程末班车(终点站为环球度假区站)时间由22:59延长至23:59;半程末班车(终点站为高楼金站)由23:14延长至次日0:14。

北京站,在4月28日,5月2日至3日三天:2号线北京站末班车延长运营1小时,外环至积水潭末班车由23:20延长至次日0:20,内环至西直门末班车由23:22延长至次日0:22。

同时,重点加强接驳车站的运营组织,6号线青年路站、14号线东风北桥站重点加强接驳准备,应对北京朝阳站可能出现的夜间大客流。

地面公交将开行多条地铁直达摆渡线

地面公交也将与轨道交通延时联动,开行多条地铁直达摆渡线,并根据铁路夜间临客到站和地铁延时情况,及时调整运营安排,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始发途经火车站的16条夜班线路,将加密首车至次日1时的行车间隔。结合各火车站临客客流的情况在周边场站安排机动备车,应对夜间集中到京客流。

北京朝阳站,加大4条日间线路运力配备;开行地铁6号线青年路站的直达区间车,方便抵京旅客快速接驳地铁。根据夜间北京朝阳站到站旅客客流及地铁14号线的延时情况,适时延长地铁直达摆渡线路营业时间,加密夜班线路行车间隔,满足到站旅客的出行需求。在周边场站安排备车30部,根据客流需求及时投入运营。

丰台站,在夜间0至5时增加夜间摆渡线路的运力投入,摆渡线路与夜30路、夜7路搭建形成覆盖三环的夜班线网,方便夜间抵京旅客出行。重点关注夜间抵京旅客的变化情况,根据地铁延时情况,做好夜间运力的准备。

北京南站,在北广场安排夜17路、夜24路配备5部机动车,夜24路更换大型车提高单车运能,重点加强24时至次日1时的运力安排,根据站台客流情况及时启动备车。重点关注北京丰台站夜间抵京旅客的变化情况,根据地铁延时和其他保障情况做好加强夜间运力的准备,适时增加夜间摆渡线路和夜7路的运力投入。

天安门地区地铁、公交将有调整

北京市交通委提醒,前往天安门地区的旅客请密切关注出行提示,4月29日至5月3日期间,地铁前门站、天安门东站、天安门西站和地面公交天安门东、天安门西、石碑胡同站将作客运组织调整,共享单车骑行方面也有相应要求,请市民提前查看出行信息,合理安排出行。

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将加大核心地区、旅游景点、公共交通枢纽场站、繁华商业街区等重点区域周边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黑出租”“黑旅游”等各类违法行为,维护交通运输行业良好环境秩序。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马蓉脱衣带货被举报!崩溃大哭卖惨,网友:早干嘛去了?

马蓉脱衣带货被举报!崩溃大哭卖惨,网友:早干嘛去了?

TVB的四小花
2025-06-23 00:05:45
调查发现:老年人一旦做过支架手术,这6件事就别再做了

调查发现:老年人一旦做过支架手术,这6件事就别再做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6-23 17:39:50
香港行记:庙街水面之下的性交易

香港行记:庙街水面之下的性交易

悠闲葡萄
2025-06-12 11:39:07
巴林全国多地拉响防空警报

巴林全国多地拉响防空警报

财联社
2025-06-24 01:18:08
不敢信!曝41岁男艺人于清斌兼职送外卖,网友却怀疑其真实动机

不敢信!曝41岁男艺人于清斌兼职送外卖,网友却怀疑其真实动机

小徐讲八卦
2025-06-24 05:25:19
不会真有人,把30年房贷从头还到尾吧,听听银行工作人员怎么说

不会真有人,把30年房贷从头还到尾吧,听听银行工作人员怎么说

梦史
2025-06-05 13:42:26
福州市公安局局长调整

福州市公安局局长调整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6-23 20:15:03
美军下场,伊以冲突重大转折点!中东局势面临“危险升级”

美军下场,伊以冲突重大转折点!中东局势面临“危险升级”

新民晚报
2025-06-22 14:00:37
63岁老人的经验:尽量不要跟身边人分享这4件事,包括父母妻儿

63岁老人的经验:尽量不要跟身边人分享这4件事,包括父母妻儿

林林故事揭秘
2025-06-23 14:33:03
第五国参战,局势变成3打2,美方开出派兵条件,伊朗最大敌人浮现

第五国参战,局势变成3打2,美方开出派兵条件,伊朗最大敌人浮现

博览历史
2025-06-16 10:51:23
美军发射12枚钻地弹都没打穿了?美军破防:卫星照片出现惊人一幕

美军发射12枚钻地弹都没打穿了?美军破防:卫星照片出现惊人一幕

头条爆料007
2025-06-22 18:38:00
新华社快讯:新华社记者23日晚在多哈听到远处传来巨响

新华社快讯:新华社记者23日晚在多哈听到远处传来巨响

新华社
2025-06-24 00:49:08
“80后”陈锡琦已任上海青浦区政府党组成员

“80后”陈锡琦已任上海青浦区政府党组成员

澎湃新闻
2025-06-23 21:24:28
空客获170亿大单!航展首日国产却颗粒无收,外媒唱衰:C919输了

空客获170亿大单!航展首日国产却颗粒无收,外媒唱衰:C919输了

南生今世说
2025-06-22 15:54:13
细思极恐!具俊晔连汪小菲的旧衣服都要捡着穿,难怪张兰担心小玥儿

细思极恐!具俊晔连汪小菲的旧衣服都要捡着穿,难怪张兰担心小玥儿

扒星人
2025-06-23 10:00:01
重庆巫溪一外卖员被五步蛇咬伤,已注射血清,由重症监护室转至普通病房

重庆巫溪一外卖员被五步蛇咬伤,已注射血清,由重症监护室转至普通病房

红星新闻
2025-06-23 23:54:11
伊朗导弹砸中小鹏G6,史上最硬核广告爆了!

伊朗导弹砸中小鹏G6,史上最硬核广告爆了!

李东阳朋友圈
2025-06-22 10:33:55
那尔那茜:高考祝福变成央视除名,闹大了

那尔那茜:高考祝福变成央视除名,闹大了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6-24 04:41:27
最新进展,湖南遇难女司机遗体已被找到,丈夫获救时被困在树上

最新进展,湖南遇难女司机遗体已被找到,丈夫获救时被困在树上

静若梨花
2025-06-23 17:28:23
被病痛折磨,46岁周杰伦近况曝光,靠友人搀扶,上厕所都要靠别人

被病痛折磨,46岁周杰伦近况曝光,靠友人搀扶,上厕所都要靠别人

界史
2025-06-21 11:45:00
2025-06-24 06:08:49

头条要闻

中方:美对伊朗核设施军事打击性质恶劣、史无前例

头条要闻

中方:美对伊朗核设施军事打击性质恶劣、史无前例

体育要闻

比起雷霆三少,他才是真正队魂

娱乐要闻

魏大勋和秦岚没分手!

财经要闻

以伊冲突升级,对经济和股市影响有多大?

科技要闻

售出千万台!他却说"只想做下一代AI终端"

汽车要闻

真香价格+质保承诺 别克E5很难让人拒绝了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免费为学生补课13年遭家长举报,老师寒心,其他家长震惊

“章子怡挨打”背后的她更令人惊心

亲子要闻

娃把刚买不久的298元积木变废品?我用三招救回老母亲血压!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