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北京的声音,中轴线上的回响:故宫守护人

0
分享至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今年1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公布实施,首次明确了北京中轴线遗产区、缓冲区具体范围边界,为北京中轴线的保护管理提供方向策略和基础依据。故宫就坐落于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遗产区范围内,也是遗产区域内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作为故宫里为数不多的力学专家,周乾从2003年开始进入故宫工作,并且成为一名传承与保护故宫的研究馆员,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故宫的守护人。


周乾说,今年正好是他进入故宫工作的第20年,但是当年作为一名工科男,能够进入故宫修文物,这件事连他自己都没敢想过。回想起自己进入故宫工作的经过,他常常调侃的说,他是被“扫”进故宫的。

周乾是2003年从北京工业大学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硕士毕业进入故宫的,进入故宫之前,他从来没想到过 会进入故宫工作。2002年的11月,他研三毕业的时候,参加了一场首都大学生体育馆举行招聘会, 故宫博物院有个位置他和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是故宫那个筐里的简历有1米4,1米5高,堆的特别多, 投完后他就把这事给忘了。过了春节他赶紧联系了一家设计院,也得到了对方认可并准备签约。也是当年的3月5号左右,他宿舍的同学接到故宫博物院的人事处打电话,转告他去故宫面试,并且一面试就通过了。进入故宫工作之后他才了解到, 当时可能他是作为古建筑研究人员 通过了初选,但是因为简历太多了,他的简历掉在这个地上,招聘快结束的时候, 有一位人事的老师扫地,看到他的简历, 然后就让他来面试,所以他相当于是“扫”进故宫的。

周乾说,刚刚进入故宫周围的一切都让他感觉到陌生和兴奋,但就在这种状态下,他加入了太和殿的百年大修工程。这次大修,是太和殿自乾隆三十六年 (公元1697年)第五次复建后的首次大修。整个工程从2005年正式开始,一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结束。而此前300多年里,还从来没有人到这座金銮殿深处仔细勘察过。

“刚进故宫工作,我和很多的公众一样充满着兴奋,充满着激动。我在想这是皇帝生活的地方,我要看看皇帝在哪上朝呀?故宫为什么有这么多房子?他们是做什么用的?”周乾说, 因为自己是学建筑力学专业, 就很幸运的被安排到一线参与太和殿的大修工程,并要求他发挥专业做一些科学分析计算, 提出更好的保护方案。

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加入太和殿的大修,周乾感到非常自豪,让他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爬到太和殿的房梁之上,看到了整个宫殿的木质结构的组成,同时也吃了一嘴已经积累了300多年的灰尘。他记得,太和殿上的灰尘 有近20厘米厚,踩上一脚喷嚏满天飞。

更让周乾兴奋的是,在这次大修过程中,他们还在太和殿的顶棚里有了新的发现,包括福板和宝匣。回首在故宫工作的20年时光,周乾体会到,其实在参与太和殿大修的时候,他自己一直都是懵懵的状态,不仅对太和殿并没有整体的认知,更谈不上了解故宫。但是随着后期他又参与了角落,神武门、坤宁门、英华殿建、福宫、咸福宫等古建筑的安全评估及修护工作,周乾才逐渐对故宫里的古建筑有了深入了解,同时在保护这些古建筑方面也总结出了很多心得。

随着在故宫里的熏陶,周乾不仅一直在自己所学专业继续深耕,他也越来越喜欢主动了解故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将自己的所长更好的应用到对故宫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去。周乾说,他的一位领导曾经对说过,在故宫里面走,你看到的每一块瓦 踩的每一块砖都足以做一篇博士论文,因为它的内涵太丰富了, 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方面面,所以他认为研究和保护故宫不能仅仅限于力学专业,要讲文化,讲故事, 让中国文化遗产 走向大众。

在工作的同时,周乾还利用业余时间出版了很多关于故宫的图书。其中,同名图书《太和殿》就是他在参与太和殿大修过程中,将自己记录和测量的资料集结出版的,书中还收录了他在太和殿修缮现场拍摄的400多张照片,这其中很多场景都是包括故宫的工作人员平时都看不到的地方。在这本书里, 相当于把太和殿给拆解了,可以让读者知道故宫建筑的纹饰、材料,知识点非常丰富。

从明永乐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20年)至今,经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故宫的建筑依然光亮如新,屹立不倒。作为北京7.8公里中轴线上最古老的古建筑群,已经成为北京这座城市的标志,同时也记录了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对这座古代建筑的喜爱。

作为新一代的故宫守护人之一,周乾说,在故宫工作的时间越长,越会发现自己对故宫的敬畏和喜爱,未来他会继续挖掘故宫的价值,守护好这座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伟大的建筑。

记者 | 翟烜

编辑 | 史知凡 章雨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吴艳妮真漂亮,毫不夸张的说,她是中国女子体育的颜值担当之一

吴艳妮真漂亮,毫不夸张的说,她是中国女子体育的颜值担当之一

妖麟杂谈
2023-09-25 15:23:36
孙颖莎大胜早田希娜,刘国梁现场观战,马琳守住了冠军宝座

孙颖莎大胜早田希娜,刘国梁现场观战,马琳守住了冠军宝座

二郎神侃球
2023-10-01 21:55:31
高速拥堵女子当众脱裤小便,尴尬极了,到底是出去旅游还是受罪

高速拥堵女子当众脱裤小便,尴尬极了,到底是出去旅游还是受罪

花生科技杂谈
2023-10-02 21:31:4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各科室主任医师名单(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各科室主任医师名单(上)

肖博健康
2023-10-02 15:34:26
中国队惨败!日本全军覆没!伊朗夺牌!亚运会男双4强揭晓!

中国队惨败!日本全军覆没!伊朗夺牌!亚运会男双4强揭晓!

心跳乒乓球
2023-10-01 23:10:15
周冬雨:忘拉窗帘与男友大玩“拔萝卜”被拍,拍“裸身照”秀身材

周冬雨:忘拉窗帘与男友大玩“拔萝卜”被拍,拍“裸身照”秀身材

周小帅影视
2023-09-13 10:21:39
诺贝尔文学奖大热门——残雪|大象深度

诺贝尔文学奖大热门——残雪|大象深度

大象新闻
2023-10-01 12:06:12
背后保护伞全被铲!陈继志妻子疯狂甩锅妄脱身,中级伤情被判无效

背后保护伞全被铲!陈继志妻子疯狂甩锅妄脱身,中级伤情被判无效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3-10-02 16:04:03
原来她早已离世,本以为她已退休享福,实际61岁时就患病而亡

原来她早已离世,本以为她已退休享福,实际61岁时就患病而亡

综艺贴士站
2023-10-01 23:40:15
88岁大爷强奸48岁保姆,女子哀求:这么大年纪了跟驴一样不睡觉!

88岁大爷强奸48岁保姆,女子哀求:这么大年纪了跟驴一样不睡觉!

普法纪
2023-09-16 16:45:40
抖音粉丝数排名前5名!

抖音粉丝数排名前5名!

精彩战场chang
2023-10-01 11:31:28
第144金!熊诗麒6.73米创个人最佳成绩获亚运会女子跳远冠军

第144金!熊诗麒6.73米创个人最佳成绩获亚运会女子跳远冠军

懂球帝
2023-10-02 21:30:07
大S汪小菲出庭现场曝光,具俊晔竟全程陪同,三人同行互不搭理

大S汪小菲出庭现场曝光,具俊晔竟全程陪同,三人同行互不搭理

素素小昕园
2023-09-27 09:44:14
杀疯了,苹果iPhone15仅一天,销量就超过华为Mate60了?

杀疯了,苹果iPhone15仅一天,销量就超过华为Mate60了?

88战车
2023-10-01 13:16:51
在生活中需要尽量少吃的五种蔬菜,知道原因后你就会明白了

在生活中需要尽量少吃的五种蔬菜,知道原因后你就会明白了

养元气
2023-09-13 07:25:34
可喜可贺!王楚钦成为国乒第一位男子亚运“四冠王”!

可喜可贺!王楚钦成为国乒第一位男子亚运“四冠王”!

直播吧
2023-10-02 21:33:04
宏远男篮全队聚餐,去五星级酒店豪华餐厅,沃特斯害羞,马尚狂拍

宏远男篮全队聚餐,去五星级酒店豪华餐厅,沃特斯害羞,马尚狂拍

心灵纪实汇
2023-10-02 09:41:30
5款快要被淘汰的手机处理器!

5款快要被淘汰的手机处理器!

岁岁的甜点屋
2023-10-01 13:59:44
10月2,就在刚刚,尹锡悦终于做出决定,李在明让韩国大变天!

10月2,就在刚刚,尹锡悦终于做出决定,李在明让韩国大变天!

蓝盛天宇
2023-10-02 14:30:53
纪实:女子酒醒后发现裤子不见了,用上衣遮住下身,蹲在路边哭

纪实:女子酒醒后发现裤子不见了,用上衣遮住下身,蹲在路边哭

看得见的生活
2023-09-07 08:00:24
2023-10-02 22:18:44

头条要闻

投资者7900万买光大信托产品 大赚后要求兑付收益被拒

头条要闻

投资者7900万买光大信托产品 大赚后要求兑付收益被拒

体育要闻

初一输越南vs国庆输韩国 哪个更糟心?

娱乐要闻

杨颖风波再升级!被央视视频除名

财经要闻

中美关系出现向好迹象

科技要闻

两位mRNA技术开创者获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汽车要闻

售24.12万起 奥迪RS套件燃速型特别版车型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亲子
房产
军事航空

疑似已有二胎?他俩的婚姻故事好清奇

教育要闻

成功保研资格却被收回,西北师大声明引争议,当事学生回应

亲子要闻

两个没有上过学的白血病小朋友,她们设计的工艺品,出乎我的意料

房产要闻

国庆新房动态②|通房开副中心地块公示规划方案

军事要闻

梅德韦杰夫:在乌英国教官将成为俄军攻击目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