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旧址焕新生 复原百年红色“课堂”

0
分享至

本报记者 李祺瑶

从凌乱嘈杂的“西单动批”,到和谐沉静的红色纪念馆,昨天,繁华热闹的西单北大街东侧,蒙藏学校旧址以新身份开放。伴着《再唱山歌给党听》的歌声,来自各民族的歌者和舞者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开门迎客。

红色记忆,被着重亮出来。屋外,600余年的历史盘桓在灰瓦红柱间,观众可在闹市中赏古韵。屋内,“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和“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揭幕,420余张照片,280余件实物和档案汇聚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诞生地,带领观众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这只是一个缩影。北大红楼、李大钊故居、《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近年来,见证了中国从沉睡到苏醒、焕发出蓬勃活力的31处革命旧址,经过整体发掘、保护,展现出时代风采。它们成为北京新地标,一段段真实感人的红色记忆润人无声。

  位于西单北大街东侧的蒙藏学校旧址。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传承精神 一窗一砖回应历史

蒙藏学校旧址分东西两个院。两年前启动修缮勘察设计时,“体检”报告显示:“脉象”外实内虚。由于各种历史欠账,年久失修,古建存在结构安全隐患,一些山墙面临坍塌风险。修缮项目现场负责人徐维江回忆:“西院的古建,四梁八柱基本在。东院的古建损坏严重,私搭乱建也更多。有些‘古建’推门进去,里面的梁柱已经换成了钢结构。”

面对这种情况,拆了重建,工程速度快,质量好,还省钱。实际修缮反而选了最难的一条路——非必要不落架,旧砖老瓦能用尽用。“所谓落架大修是指当建筑构架中主要承重构件残损,先将建筑构架全部或局部拆落,修配后再按原状安装的维修方法。”徐维江自豪地说,“这次几乎没有采取这种方式。工人自觉蹲在地上,延续手工敲砖的工艺。老师傅不怕麻烦地接剥檐下彩绘,清理干净后,再一寸一寸地贴回去,这是对历史的一种敬畏。”

最近几年重新开放的革命旧址,很多都有类似经历。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展示了54块地板花砖——1915年从德国引进,当时铺在大厅入口处。如今的大厅里,地板花砖是按民国时期的工艺、花样重新打造铺就的。工作人员说:“希望通过展用一体,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

蒙藏学校旧址里,古建安装着民国风格的门窗。张光玮是研究制定保护修缮与环境整治技术方案的负责人,她解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在蒙藏学校诞生。依据史料推测,当年学校为了扩大使用面积和采光,对古建筑进行了改造,修缮时就回应了这段历史。”

一扇扇窗,宛若打通时光隧道。窗外,观众漫步凝思,仿佛能看到窗内,近百年前,一群少数民族进步青年在教室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热烈讨论。

“这是我们当年上课的教室,当年我和你们一样大。”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佟丽娟站在院子里,给学生们讲校史,“上世纪八十年代,民大附中在这里办学。今天重回‘校园’,感受不同。作为一处革命旧址,她承载的意义更深,展览中凝聚的内容更丰富。”

一处处旧址相继点亮,一串串红色记忆娓娓讲述。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3月起,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随着蒙藏学校旧址开放,建党主题片区内容不断丰富。同时,抗日战争主题片区和新中国成立主题片区的红色特色也愈发鲜亮。

唤醒记忆 讲有温度的革命故事

蒙藏学校旧址西院,有一棵近400岁的大枣树,苍劲挺拔。“近百年前,就在这棵树下,李大钊等革命先驱和蒙藏学校的学生们热烈交谈,传播马克思主义,启迪他们的思想,照亮他们前行的路。”蒙藏学校旧址保护利用工作展陈项目负责人罗存康将这棵树当成一件特别的展品,每次路过都会提起。

人间草木,精神不灭。枣树旁的一间展室陈列着一张老照片,定格的瞬间是1984年3月6日,乌兰夫同志回到母校时的场景。他触摸着枣树,深情地说:“共产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就是从这所学校开始的。”

蒙藏学校旧址保护利用工作,从旧址承载的党的早期北京革命活动历史特别是李大钊等革命先驱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民族干部、领导开展革命活动等民族工作历史出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出以党的百年民族工作史为主题的展陈及民族文化体验项目,重点讲好蒙藏学校旧址的革命历史故事、党的民族工作故事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故事。

“展品都是精心挑选的。”布展两年,罗存康和研究团队有底气说出这句话。他们深入细致研究梳理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民族工作,广泛征集各地珍贵文物资料,力求还原历史真相、重建历史现场。

据统计,“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主题展和“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的280余件实物、文献、档案中,国家一级文物多达15件。不少文物是首次在北京展出,其中包括3封电报档案。北平和平解放前夕,中共中央非常关心蒙藏学校,多次指示东北局、内蒙古党委做好接管蒙藏学校事宜。“这3封电报,对接管人选、接管步骤作出了具体部署,体现了中共中央对接管蒙藏学校的高度重视。”罗存康说,蒙藏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开展民族工作的主要阵地,策展团队在中央档案馆找到了这些档案,并复制展出。

发表第一份少数民族青年的爱国反帝宣言,创办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少数民族革命刊物,培养第一位蒙古族中共党员荣耀先、第一位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蒙古族代表多松年……一份份佐证蒙藏学校在中国革命历史上重要地位的红色记忆被发掘出来,以图文等形式出现在展厅里。

包括蒙藏学校旧址在内,北大红楼等31处中国共产党创建活动有关的重要会议场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党史人物故居以及重要纪念设施,一点一滴发掘出有温度的故事,不断深化首都红色文化底蕴。

有机互融 红色文化“活”起来

蒙藏学校旧址重开,南门外的小石虎胡同更“净”了:路边的游商消失了,石板路的坑洼被垫平。院墙内外,栽植槐树,新添的翠竹挺拔,青草冒出头,一片绿意。

附近1700平方米的织补空间建成,包括北京文创礼物、西城文旅号、松坡书局、西廊艺术展示中心等7个部分,与文物展陈、民族文化以及西单商业街融为一体。

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城市更新改造,不是取舍关系,而是交互进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在进行环境整治时,特别注意与周边风貌的和谐统一。”徐维江说,“补种了国槐和柏树。树种是依据中央民族学院附中提供的口述回忆录确定的。”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私搭乱建拆除后,地面下降了大约1米,一棵老树的树池高出地面,“为了留住老树,巧妙设计了景观,让它高而不突,融入周围。”

“希望观众走进这里,可以看到岁月,摸到历史。”张光玮站在蒙藏学校旧址南门往里指,这片绿植后是一堵老墙,老北京叫“核桃砖墙”。“当年生活艰苦,大家用碎砖头和泥灰砌的,现在很少见了。”西院东耳房外侧还有一堵墙,磨砖对缝,表面斑驳褪色。“有些地方曾经被糊上了水泥。修缮时,工人一点点地剔掉,酥碱碎裂不厉害的砖继续使用,只为保留墙面‘旧’痕迹”。

科技助力下,红色文化迸发新活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汇集中华服饰、美术、文学、医药、音乐、舞蹈等专题空间,观众可以通过一场“元宇宙”虚拟情景体验,身临其境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主题展展出的照片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非遗传承人等各民族的表演团队“走出”画面,到文化体验区驻场展演。看了表演,民大附中高一学生美迪娜·曼苏尔感受颇深:“看到哥哥姐姐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表演着家乡的歌舞,非常亲切。”

中华服饰体验空间里,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苗绣非遗传承人龙婷坐在绣架旁,哼着山歌,手指翻飞。她说:“希望在体验馆里,向更多人展示民族特色技艺。”

岁月不居,薪火相传。昔日的蒙藏学校又一次成了“课堂”,观众到这里寻访红色足迹,激发爱党爱国热情。

专家访谈

市文物局革命文物处处长李粮企:

“以保促用”分类打造提升革命旧址

本报记者 李祺瑶

记者:如何让革命文物焕发活力?

李粮企:本市不断推动革命文物对社会开放。以建党主题片区为例,31处旧址包括重要会议场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党史人物故居以及重要纪念设施等多种类型,分布在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等5个区。在对旧址保护状况进行摸排基础上,坚持保护优先、以保促用、以用推保,对旧址分类打造提升。比如京报馆旧址一度成为大杂院,直到西城区提出“以房换房”腾退方案,30户居民搬走了,小楼得以彻底修缮。如今,旧址内设置“百年红色报刊专题展”等,讲述着以邵飘萍为代表的进步报人的红色往事。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对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力度,充分挖掘首都特色红色资源,形成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合力,真正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记者:修缮蒙藏学校旧址时有什么难点?

李粮企:蒙藏学校旧址曾经是零售市场,保存状况堪忧。市文物局组织勘察设计单位从文献研究入手,系统梳理其历史脉络,勘察评估保存现状和安全隐患。参建各方坚持最小干预原则,科学有序开展修缮,对新发现线索,及时邀请设计单位和文物专家研究论证,科学调整施工方案,确保修缮细节有理有据,最大限度地恢复文物历史风貌。

每一处修缮,都经过科学评估。设计团队曾通过材种检测和放射性碳-14年代测定法给古建的梁柱做检查。修缮过程中,很多地方都要“打开再看”,发现问题再根据实际情况去解决。比如部分明中期的古建,正房柱子用材为云杉,我们对比了大量木材样本,修缮时选定了一种强度相近的落叶松。

蒙藏学校旧址占地约1.18万平方米,经过文物修缮、三防项目、环境整治、展示利用等各项工程,30座现存文物建筑重焕活力。

蒙藏学校历史记忆

蒙藏学校旧址始建于明代初期。东院初为常州会馆,清时为右翼宗学,民国时为松坡图书馆。西院在乾隆四十四年依公爵府制改造后赏给皇孙镇国公绵德,后绵德升为固山贝子,此院按贝子府制修理加建,光绪年间称“毓公府”。

1916年,蒙藏学校迁至此处办学,后购买扩充东院为校舍,东、西两院合为一体。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在这里组织开展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族工作,培养了最早一批少数民族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由此开始。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叫支付宝,我要告马云”,山东大爷最终告赢了吗?

“我叫支付宝,我要告马云”,山东大爷最终告赢了吗?

历史有些冷
2023-11-20 18:55:03
被冒菜刺到了,我好痛

被冒菜刺到了,我好痛

一口娱乐
2023-12-05 04:46:54
“跪杀”弗洛依德的白人警察肖万在狱中被捅22刀

“跪杀”弗洛依德的白人警察肖万在狱中被捅22刀

沈姑娘手势舞
2023-12-04 00:44:32
普京向221万俄军下达命令:乌克兰已到极限,该轮到俄罗斯出招了

普京向221万俄军下达命令:乌克兰已到极限,该轮到俄罗斯出招了

阵匠
2023-12-06 12:11:17
唏嘘!杨鸣官宣结束10年婚姻,21年被爆出小三穿情侣装妻子出面平息

唏嘘!杨鸣官宣结束10年婚姻,21年被爆出小三穿情侣装妻子出面平息

818体育
2023-12-05 13:40:31
图修师什么水平

图修师什么水平

科技领航者
2023-12-06 03:35:38
这么下去激光雷达就真的没戏了

这么下去激光雷达就真的没戏了

律所小助手
2023-12-05 07:50:14
当女人喊你这些“称呼”时,说白了就是不喜欢你,别纠缠了

当女人喊你这些“称呼”时,说白了就是不喜欢你,别纠缠了

加油丁小文
2023-11-11 22:41:55
撕开藏传佛教双修面纱:4层灌顶仪式背后,实乃修行人淫乐的借口

撕开藏传佛教双修面纱:4层灌顶仪式背后,实乃修行人淫乐的借口

苏大强专栏
2023-12-06 15:51:18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把这3个隐私告诉外人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把这3个隐私告诉外人

青史录
2023-12-06 17:08:29
网传山东部分体制内工资待遇,有人感叹:企业越来越困难,他们越来越舒服!

网传山东部分体制内工资待遇,有人感叹:企业越来越困难,他们越来越舒服!

可达鸭面面观
2023-12-04 13:54:45
美通过法案,要求取消香港经贸办豁免权,并限期闭馆,港府回应

美通过法案,要求取消香港经贸办豁免权,并限期闭馆,港府回应

人物娱记
2023-12-06 16:36:52
25张过目难忘的罕见图,每一张都令人大开眼界!涨知识了

25张过目难忘的罕见图,每一张都令人大开眼界!涨知识了

爱问知识学者
2023-12-05 11:06:24
货主称一车橘子被卸下8件后只找回4件半,怀疑被检测站人员吃了,当地:保管不善遗失2件,当班人员停岗处理

货主称一车橘子被卸下8件后只找回4件半,怀疑被检测站人员吃了,当地:保管不善遗失2件,当班人员停岗处理

极目新闻
2023-12-06 16:41:28
国产越野车在赫尔松被乌军锤毁,俄军未来几个月将接收2100多辆

国产越野车在赫尔松被乌军锤毁,俄军未来几个月将接收2100多辆

娱宙观
2023-12-04 19:57:41
能让女人产生“生理性需求”的男人,有以下行为表现?

能让女人产生“生理性需求”的男人,有以下行为表现?

苹果开始熟了
2023-12-07 14:59:40
中国没选黄岩岛,直接菲律宾腹地开工填海,小马科斯进退两难

中国没选黄岩岛,直接菲律宾腹地开工填海,小马科斯进退两难

人物娱记
2023-12-05 18:48:58
A股:来不及了,种种迹象表明市场已经发生了改变,明天将会这样

A股:来不及了,种种迹象表明市场已经发生了改变,明天将会这样

深情柠檬
2023-12-07 13:17:57
果敢决战前夕,缅军王牌师军官被杀,缅族临时倒戈,军政府危险了

果敢决战前夕,缅军王牌师军官被杀,缅族临时倒戈,军政府危险了

刘参谋战史库
2023-12-07 17:33:25
我,在广东包工程赚280万,回村当支书十年,钱没赚到还倒贴25万

我,在广东包工程赚280万,回村当支书十年,钱没赚到还倒贴25万

苗苗情感说
2023-12-07 11:12:36
2023-12-07 18:40:49

头条要闻

欧盟官员:巴以冲突愈演愈烈 欧盟面临巨大恐袭风险

头条要闻

欧盟官员:巴以冲突愈演愈烈 欧盟面临巨大恐袭风险

体育要闻

独行侠新老板:那个"操控世界"的犹太人

娱乐要闻

不叫"朱丽倩"!刘德华首次纠正太太名字

财经要闻

孙宏斌快上岸了

科技要闻

万众期待的Gemini大模型:比GPT-4强,但强的不多?

汽车要闻

预售50万起/轴距超3米 问界M9预计12月26日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游戏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去繁从简,静谧中的温润韵律

《2077》联动上海交通!推出三款游戏定制卡面

数码要闻

苹果Apple Pay上线青岛「琴岛通」公交卡:可免费开卡

旅游要闻

郑州紫荆山公园初冬美景尽现

公开课

男子尿酸高达600肾衰离世,医生:管住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