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沙雪良)1月17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昉向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作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五年来,北京全面建立便民利民诉讼机制,努力让每一名群众都能享有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
北京法院建立“接诉即答”“接单即办”机制,发挥12368联系法官主渠道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当事人找不到法官的问题,2022年12368热线人工接听量达到120余万件,实现联系法官到位率100%、反映事项回复率100%。建设“北京云法庭”,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诉讼服务,推动互联网审判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夜间法庭机制,夜间开庭3100余次,有效缓解大型社区上班族职住分离产生的诉讼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