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60岁以上骑行爱好者达8000余人 通州老人爱上骑游

0
分享至

通州老年人像年轻人一样轻松驰骋。 本报记者 甘南摄

戴上头盔、穿上骑行服、登上山地车,老年人也可以像年轻人一样轻松驰骋。如今在城市副中心,老年人骑行已经蔚然成风。通州区骑游协会会长窦万兴介绍,协会骑游会员已达1万人,其中80%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当中,既有骑行全国的白须长者,也有骑遍通州的老邮递员,还有英姿飒爽的女性骑友,演绎了副中心精彩的骑行故事。

骑行全国,两次!

今年64岁的于和利,人送外号“通州老鱼”。在北京的骑行圈里,曾经两次骑行全国的他,算得上是个传奇人物。他留有一把招牌式的雪白胡须,骑行时迎风而舞十分醒目,这也为他的骑行故事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

起初,于和利骑车主要是为了控制血糖,慢慢地骑行范围越来越大,从通州扩展到了全市,越骑越上瘾。有一次,他在家看电脑,无意间打开中国地图,瞅着辽宁丹东的鸭绿江断桥不错,做好攻略,随即就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骑行。4天半骑了800多公里,临到断桥前,经验尚浅的老于骑了一天山路,心里突然有点发憷,勉强骑到断桥拍了照片,就改乘火车回来了。

突然见到老于,厂里的同事骑友们都纳闷:怎么前一天在断桥拍照第二天就回来了?听说是骑山路害怕了,大伙儿都乐疯了。生性好强的老于哪儿受得了这个,时隔3天,他就骑车奔了上海,17天跑一来回,骑行近3000公里。这一下,不仅同事们对他刮目相看,也让老于打开了远途骑行的大门。

要干就干别人没做过的。从2014年开始,老于用两年半时间把全国所有省份都骑了一遍。“那次骑行分了几个阶段,先从沿海骑到三亚再回来,第二站奔东北后回来,然后是西藏、新疆。”第一趟全国骑行结束,老于又给自己定了新目标:要在一年内骑遍全国。于是在2017年,他历时252天骑行27700公里,完成了第二次全国骑行。

至今,他还珍藏着当年的骑行地图,上面盖满了他在全国各地邮局收集的邮戳,这不仅是他环游全国留下的宝贵印记,更是不惧风雨、毅然前行的精神图腾。

40年,5万公里!

如果说“通州老鱼”在车队里骑得最远,那么通州区骑游协会老会长王起君则是骑得最早的那批人。

王起君1969年参加工作,当时只有17岁的他被分配到了通州区邮电局,成了一名年轻的邮递员。在那个自行车属于“结婚三大件”的年代,王起君刚上班就有一辆永久牌的“二八大杠”,别提有多自豪了。

老王回忆,当时他送信的路线是从西大街邮电局总部出发奔东关日化二厂,途经乔庄、老发电厂、小圣庙村、上马头村、张辛庄村,然后从渡口乘摆渡船过运河,接着奔大甘棠村、小甘棠村、八各庄村、南刘各庄村、黎辛庄村、郝家府村,一趟下来50多公里,连送信带骑车要5到6个小时。

那时的王起君年轻身体好,肯干还能吃苦。别的邮递员请假或临时有事的时候,他总能顶上去。西集缺人就过去干仨俩月,牛堡屯人手不够就帮着送半年信。

1980年后,王起君做起了管理工作,骑车送信的事慢慢就不干了,但是下乡检查工作时别人都选择开车,他依然坚持骑车。当听说有条线路自己没骑过时,就趁休息时间跟别人一起去,非要自己摸清楚了才行。

工作40多年,王起君在通州的乡间小路上一共骑坏了5辆永久自行车,累积里程达到5万余公里,全区的每个乡村他都去过。

女子纪录,至今保持!

巾帼不让须眉。在骑行的队伍里,女同志也不少。在通州土生土长的王艳春就是其中一位。别看她已是50多岁的年纪,精神状态一点不比年轻人差。身穿赛车服的她,身段苗条,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英气。

“我是特别不愿意在家待着,孩子上学以后,经常出去踢毽子、跳广场舞。后来有朋友一撺掇,就尝试了骑车。现在回想,骑车真过瘾,入门入得晚了。”王艳春笑着回忆自己的“入门史”。

入门虽晚,战绩可是响当当。“2017年参加‘北北拉力赛’,在我之前撞线的只有五六个男运动员,而且都是年轻小伙子。第二个到终点的女运动员比我晚了1个半小时,到现在我还保持这项赛事的女子纪录。”王艳春非常自豪。不光是比赛的时候勇往直前,平时骑车也好胜心满满,“骑车的时候前面不能有别人。大家都说我不像位女士,倒像个汉子。”

频繁的户外骑行,改变了王艳春的生活方式。“过去我喜欢穿高跟鞋、穿裙子,穿那种时尚的衣服,自打骑了车就是旅游鞋、运动装,几乎好多年不逛商场,不买衣服。”

骑行带来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我们家有肥胖遗传,我爸我妈包括我哥就没有瘦的。如果这么多年不坚持骑车,我肯定也是非常胖的,俗话说就是‘用肌肉置换脂肪’。还有一个和我一起骑车的朋友,过去200多斤,现在140多斤。有一次在机场,安检员看了身份证上他过去的照片,就是不相信这是同一个人,硬是给他扣了下来。您瞧瞧,骑车给人的改变就是这么大。”

(原标题:通州老人爱上骑游)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孙云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奥迪车主堵住医院出入口二十多分钟 保安无奈告诫: 这是生命通道 报警会抓你的!

奥迪车主堵住医院出入口二十多分钟 保安无奈告诫: 这是生命通道 报警会抓你的!

闪电新闻
2023-05-31 19:20:26
马斯克:房价将崩溃

马斯克:房价将崩溃

电动知家
2023-05-30 09:47:07
寿命长不长,看脸就知晓?寿命长的人,脸上大多数有3个“特征”

寿命长不长,看脸就知晓?寿命长的人,脸上大多数有3个“特征”

今日养生之道
2023-05-24 00:47:12
唯一饮用水水源储水量严重不足 如不降雨仅可供60天 四川一县已限压供水

唯一饮用水水源储水量严重不足 如不降雨仅可供60天 四川一县已限压供水

闪电新闻
2023-05-31 15:04:23
出手了!荷兰两家光刻机巨头纷纷宣布,外媒:中国芯挡不住了

出手了!荷兰两家光刻机巨头纷纷宣布,外媒:中国芯挡不住了

基建不倒翁
2023-05-31 08:34:33
男子举报偷税违法行为获检举奖金0.1元

男子举报偷税违法行为获检举奖金0.1元

映衬社会的身影
2023-06-01 14:17:22
马斯克访华带火艺人陈数老公!16个菜品人均2000,曝宁德老板出钱

马斯克访华带火艺人陈数老公!16个菜品人均2000,曝宁德老板出钱

裕丰娱间说
2023-05-31 23:59:03
09年姓名权第一案:他不改名,全国人口信息系统就得全部更改

09年姓名权第一案:他不改名,全国人口信息系统就得全部更改

没有感情的翻唱机
2023-05-31 22:06:15
宝尊电商业绩乏力,一季度再亏8350万元,收购Gap中国转型未卜

宝尊电商业绩乏力,一季度再亏8350万元,收购Gap中国转型未卜

时代商学院
2023-06-01 20:30:59
你了解自己的烟瘾程度吗?

你了解自己的烟瘾程度吗?

新京报
2023-05-31 11:26:07
李小璐:穿“丁字连体衣”床前跳舞,不雅视频流出,网友:真恶心

李小璐:穿“丁字连体衣”床前跳舞,不雅视频流出,网友:真恶心

诺克小鱼
2023-05-31 10:09:59
6月1日,大S被骂上热搜!

6月1日,大S被骂上热搜!

娱乐领头君
2023-06-01 16:41:26
广西检察机关依法对王忠平决定逮捕

广西检察机关依法对王忠平决定逮捕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3-06-01 16:03:02
6月1号,传来重大消息,中国和日本联手增持美债,成为最热门投资

6月1号,传来重大消息,中国和日本联手增持美债,成为最热门投资

牛遍满市
2023-06-01 23:36:07
一位女子,因在朋友圈发表言论而被拘留,到底怎么回事?

一位女子,因在朋友圈发表言论而被拘留,到底怎么回事?

没有感情的翻唱机
2023-06-01 07:38:54
直接挖走三人!加盟火箭,乌度卡厉害啊!

直接挖走三人!加盟火箭,乌度卡厉害啊!

Haviven聊球
2023-06-01 23:30:43
CCTV5直播有变!中国女排VS德国女排,1米94魔兽驰援,蔡斌迎救兵

CCTV5直播有变!中国女排VS德国女排,1米94魔兽驰援,蔡斌迎救兵

二哥聊球
2023-06-01 15:45:34
万字干货!为什么美国一直加息,中国却在降息?普通人如何应对?

万字干货!为什么美国一直加息,中国却在降息?普通人如何应对?

佐伊23
2023-05-30 09:53:34
伊朗不邀请中国参加峰会,沙特称不偏重对华关系,中东风向已变

伊朗不邀请中国参加峰会,沙特称不偏重对华关系,中东风向已变

海峡直通车V
2023-05-31 11:03:21
发‮即现‬摧毁!俄罗斯‮于终‬醒‬悟了!

发‮即现‬摧毁!俄罗斯‮于终‬醒‬悟了!

沙雕谈娱
2023-05-31 08:27:37
2023-06-02 00:34:44

头条要闻

媒体:马斯克闪电访华 或有个重要的、难以达成的目标

头条要闻

媒体:马斯克闪电访华 或有个重要的、难以达成的目标

体育要闻

从无缘奥运到准日本一姐 秘诀是干饭?

娱乐要闻

虞书欣因旅游太多上热搜 竟遭网友狂嘲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6.5万买3.5万卖,阿里裁员致"大厂房"价格腰斩?

汽车要闻

全新smart精灵#3售20.99万起 新奢纯电轿跑SUV

态度原创

家居
游戏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日式原木暖居,营造宁静休憩空间

EDG首秀20分钟速通NIP

旅游要闻

去看世界吧 像孩子一样

本地新闻

网易新闻《中国匠人》栏目开启瓷文化之旅

公开课

中国殡葬走向世界:连安倍的葬礼都承包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