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大小搭配,精准测量!北京布局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巧调众口”

0
分享至

近来,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位布局受到市民的高度关注。记者走访多个街道社区发现,目前点位布局设计面临一些普遍性的难题,比如:居民区密集如何布局最合理、“大点”“小点”怎么搭配才科学、胡同狭窄上哪儿找空间、老人多的辖区如何满足“就近”需求……说到底,一个根本的难题就是众口难调。

虽然各街道社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布局没有统一模板,但许多基层工作人员努力巧调众口,着手的第一步都是“走下去、摸上来”,切实了解民意民情,其中不少思路值得借鉴。

1、居民区密集如何布局点位?

6月9日,丰台区全域解除了居家办公的疫情防控要求,市民的生活、各行各业的运行有序恢复。对于正处在“恢复期”的丰台区来说,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如何调整布局以满足市民目前72小时一检的需求,是连日来相关各方积极推进的工作。6月15日,丰台区发布了区域内138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的详细列表,这些点位是如何敲定的,记者展开了探访。

以成寿寺街道为例,辖区内有5个社区1个村,居民居住区密集,常态化核酸检测点该如何布局,才能让大家都少跑路、少排队?一张辖区地图如巨大的棋盘一般摆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岚面前,“落子”要慎之又慎。

每个核酸检测点的设置街道都要考虑诸多因素。

最初的想法是安排6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正好覆盖到每个社区(村)。但当郑岚和同事走进街巷以步丈量后,很快推翻了之前的想法。一位上了年岁的老人急匆匆从郑岚眼前走过,郑岚看着老人着急的样子,生怕他摔倒。上前一问才知道,老人急着去做核酸检测,但觉得小区门前核酸检测点的队伍有点儿长,想去其他点位看看。

“点位需要增加,但不能盲目增加。”郑岚说,一方面,街道干部扎根社区、扎根居民的微信群充分听取民意,另一方面要全面考量就近及安全性的双重要求,最终辖区的常态化核酸检测点扩充到了10个。

成寿寺社区是街道辖区内居民最多的社区,10个检测点位中有3个都在该社区。郑岚说,光是增加点位仍然不够,合理布局还要考虑更多要素。社区居民有八九千人,且分布不均,考量过程中,须以15分钟路程为标尺,均衡各方需求。比如,方南18号院是这里人员最多的小区,根据居民需求,一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建在了小区里面。辖区内还有社会单位要兼顾,点位设置时不能一律安排在小区内。“总之没有一定之规,必须综合考量。”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成寿寺街道辖区内,除了10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临时需要全域筛查时,核酸检测点则会变成25个,几乎覆盖所有小区,以此减少筛查期间的人员流动。郑岚说,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主要是第三方机构与街道配合,全域筛查则是由属地街道向区卫健委协调医护人员,街道工作人员负责现场组织。两种模式现在可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做到迅速切换,最大程度保障辖区居民的核酸检测需求。

2、“大点”“小点”如何科学搭配?

“大部分检测点排10分钟就能做完核酸检测,队伍最长的一处也在20分钟内。”在辖区核酸检测点转了一圈后,海淀区田村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沈炤宇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6月11日起,田村路街道有12个小区的居民需要开展为期三天的全员核酸筛查,小区附近的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必然会迎来一次人流小高峰,这些点位能否禁得住考验?需不需要增加临时检测点?一开始,沈炤宇心里没底,还设计了各种应对方案。可一天下来,看到各个检测点运行平稳有序,他终于放下心来。

“这让我更有信心了,这些常态化检测点能应对小规模的全员核酸检测,那平时就更没问题了。”沈炤宇告诉记者,辖区内共有24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一直以来各点位均运行流畅,这主要得益于前期选点布局时花了大心思,每个细节都是由属地、居民代表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共同协商出来的。

“田村路街道以居住区为主,小区多、写字楼少,选点布局时最重要的就是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定制。”沈炤宇说,辖区被阜石路、玉泉路这两条相交的主干道分为了四大区域,每个区域都安排了一个“大点”,可同时开5至8条检测通道,检测速度快且开设时间长。“大点”周边散布的“小点”则根据辖区特点,多数开在小区内,居民不出小区就能完成检测。

“以前做大规模核酸筛查的时候,辖区设立了26个点位,转换为常态化核酸检测时,我们就想着,居民已经形成了习惯,如果频繁更换点位,反而让大家犯迷糊,所以我们尽量就地转换。”沈炤宇说,初衷虽好,一开始却遭到了部分居民的反对,大家担心常态化检测点设在小区内不安全。属地耐心与居民协商沟通,打消大家的顾虑。“小区有卡口值守,来做核酸检测的都是本小区居民,和街面上相比,人群构成相对更单一,居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逐渐转变了想法,现在有9个常态化检测点位于小区内。”

沈炤宇介绍说,位于小区外的点位,最初检测机构希望设在地铁站附近,但后来都放到了商圈等其他区域,这也是商量出来的结果。“地铁站虽然人流量大,却仅限于早晚高峰时段,这样一来,怎样分配医护力量就成了难题,安排的人少了,高峰期忙不过来,多安排人手,高峰一过又有些浪费,而且人流量大时秩序也很难维护。所以我们就和检测机构商量,尽量避开短时间内人流量剧增的区域。”分析利害后,检测机构同意避开地铁站,但还是希望设置到人流量大的区域,于是大家共同协商,找出了人流量较大且稳定,并且方便居民前往的地方。

“不仅点位设置,连点位开放时间也是一块商量出来的。”沈炤宇说,有的居民想早点开,有的居民想晚点开,可开得早关得晚,检测点的工作人员反映工作强度太大。于是,不同点位根据周边居民的具体情况,商量出最合适的开放时间。

沈炤宇坦言,即便已经在选点上下了大功夫,还是有一些腿脚不好的居民或高龄老人感觉做核酸不方便。“我们和一家医院开展合作,将一辆救护车改装成流动检测车,每天根据居民需求直接开进社区。”记者看到,这台救护车的车窗被改装成了扫码、采样窗口,车上配备一名司机、一名扫码人员和一名采样人员。据了解,这台检测车一天能跑六七个点位,为600多人提供服务。

3、胡同狭窄上哪儿去找空间?

核酸检测点设置在哪儿,在平房胡同多的地区,布局难度更大。和楼房小区做个对比,一栋高楼百户居民,大家去往核酸检测点步行距离都差不多。可胡同狭长,东头和西头的居民距核酸检测点的距离会有很大差别。而且,更大的难题还在于胡同普遍狭窄,标准的核酸检测亭搁不下,也没地方支帐篷,居民需求和空间要求也需要平衡。

1.26平方公里,边界四四方方,这便是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的辖区地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张“四方图”里容纳着9个社区、113条街巷胡同,95%都是平房区,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北京著名的商业区。居民做核酸检测希望就近、地方宽敞,从疫情防控角度考虑,还需要居民与高风险人群尽量分开检测,如此多的需求如何一一满足呢?

“我们的核酸检测点现在有6处,说是一步一步量出来的都不夸张。”大栅栏街道地区协调服务办公室负责人刘猛告诉记者,胡同狭长,难以找到居民步行距离都差不多的点位,这种情况下需要转换思路,选择大多数居民日常生活中常去的、辨识度高的,同时空间条件符合要求的地方便是解决之道。

在辖区内,经过反复踏勘,街道首先锁定了两个街心小花园,一处是位于中心地段的百花园,另一处是位于辖区南部靠近纪晓岚故居的京韵园。除此之外,在社区人口密集的地方再设两处核酸检测点,既能方便周边居民,也能减少人员流动。考虑疫情风险程度不同,辖区还在北京坊商圈设置核酸检测点,专门服务商户;在辖区东南部相对远离居民密集地段的甘井胡同设置点位,用于接触冷链、医废人员的核酸检测。“辖区内接触冷链、医废的人员约有40人,每天下午5点半至6点在甘井胡同完成核酸检测,其他时段该点位则专为弹窗人员提供服务。”刘猛说。

空间小在大栅栏街道辖区是个大问题,想找到一处能放下核酸检测亭的空间,同时又能兼顾接电、暂存物资的地方颇不易。在这样的困难面前,不仅需要街道、社区共同出谋划策、现场研判,更需要辖区内各单位的大力支持。

6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琉璃厂东街的一处核酸检测点,有小广场、有树荫,的确是设置核酸检测点的上佳之选。但是这个核酸检测点靠近中国书店,疫情期间,书店临街的部分店门关闭,而核酸检测点恰好挡住了书店开启的北门。刘猛说,当时和书店去谈设置核酸检测点的时候,得到了中国书店的理解与大力支持,“企业很有担当。”

在平房胡同密集的地区,核酸检测点的布局离不开辖区企业的理解和支持。

刘猛介绍,现在常态化核酸检测采取“双点长”制,街道工作人员和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都要在现场全面把关。在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需要全域筛查时,辖区内还有6个备用的核酸检测点位。

4、老龄化社区如何实现“就近”?

6月14日凌晨5点多,记者来到朝阳区和平街十五区东门外,和平东街社区党委书记华丽已在此等候。当日凌晨,小花园出入口的空地上由叉车搬运来了一个新的核酸检测亭,华丽为这次“小工程”熬了半宿。

灵活调整,家门前新增的核酸检测点满足了老人就近检测需求。

和平街街道是典型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和平东街社区为例,老年人占比约30%。老人做核酸检测,就近是首要的需求,和年轻人相比,这个“就近”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此前有周边老人提到,去一趟社区医院走300米,可做核酸检测要走800米。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离小区最近的两个核酸检测点一南一北,以年轻人的步行速度丈量,15分钟到达是没有问题的,可拄着拐坐着轮椅的老人一来一回,40分钟都不够。

面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属地街道、社区采取了高机动灵活调整点位的办法,属地街道对接多家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在多地多时间段安排核酸检测点,成功破解了难题。

华丽告诉记者,根据老人们的需求,在和平街十五区外新增点位是最理想的选择,但该区域路段狭窄且空间有限,核酸检测亭的布置甚至运输都很难,为此属地街道和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反复沟通,根据现场情况,量身定制了3米乘2米的小型核酸检测亭。

6月13日晚,做好的核酸检测亭送到了三环路边。新问题又来了——道路较窄,大车开不进来,亭子送不到位。华丽连夜协调,先让大车绕路,将核酸检测亭暂时放到和平街十五区南侧,避免夜间占路。凌晨又协调一辆叉车,小心翼翼将核酸检测亭顺利落位。这个缩小版的“亭子”放在空地上真可谓严丝合缝。

6月15日一早,这个新的核酸检测点正式启用,周边的老人倍感欣喜。记者看到,核酸检测亭的电路借用了周边环卫设施,排队通道正好借助了红色的塑胶跑道,现场秩序井然,老人们在家门口就把核酸检测做了。

【记者手记】

巧调众口离不开多听意见

目前,北京的疫情防控仍处在关键阶段,常态化核酸检测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近期,市民对核酸检测点布局的热议,一方面体现了大家对疫情防控要求的积极配合响应,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一新事物对市民生活的影响。都说众口难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布局相对满意度高的点位,都离不开前期街道干部的“走下去、摸上来”,多听意见,摸清民意民情后,再巧调众口。

当然,既然是新事物,都会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既然是新工作,一开始难免会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因此,格外需要市民的理解支持和集思广益。如果您发现自家社区的核酸检测工作还有可提升之处,可以通过微信群或直接向社区提建议,也可以通过版面下方的联系方式告诉我们。大家的智慧将汇聚成核酸检测点合理布局的“大数据”,为进一步完善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惨高考状元”白湘菱,遭清华北大拒绝录取,最后选择让人意外

“最惨高考状元”白湘菱,遭清华北大拒绝录取,最后选择让人意外

恰同学少年号
2023-06-03 17:10:03
她是男人的克星,港商因她丧命,世界冠军为她踏上不归路

她是男人的克星,港商因她丧命,世界冠军为她踏上不归路

镜中楼
2023-04-13 15:23:56
美法俄认为中国是超级大国,印度认为中国和印度一样是大国之一

美法俄认为中国是超级大国,印度认为中国和印度一样是大国之一

军嫂篮球
2023-06-01 19:44:41
美国撤退的这一步,打得泽连斯基措手不及,关键时刻还得是俄罗斯

美国撤退的这一步,打得泽连斯基措手不及,关键时刻还得是俄罗斯

半塘热点
2023-06-06 08:27:06
印度大桥坍塌,百亿卢比灰飞烟灭,有人现场直播,真凶找到

印度大桥坍塌,百亿卢比灰飞烟灭,有人现场直播,真凶找到

评评更健康
2023-06-05 16:23:30
媒体删除了有关阿根廷的世界冠军梅西离开巴黎圣日耳曼的信息

媒体删除了有关阿根廷的世界冠军梅西离开巴黎圣日耳曼的信息

今日军迷
2023-06-05 16:51:00
悲讯!乌克兰基辅政权情报部门负责人布达诺夫确实已经被俄军炸死

悲讯!乌克兰基辅政权情报部门负责人布达诺夫确实已经被俄军炸死

醉心文史
2023-06-06 02:14:25
逆向思维:穷人沉迷于技术,只会让你永远贫困,无法翻身

逆向思维:穷人沉迷于技术,只会让你永远贫困,无法翻身

王老师日常
2023-06-04 18:49:57
俄罗斯终于低下头,愿意用两大底牌换中国帮助,中方会不会接受

俄罗斯终于低下头,愿意用两大底牌换中国帮助,中方会不会接受

世界很大我
2023-06-06 04:41:11
中国不卖全球都得“断货”,美国咬牙答应中国“五个条件”购买

中国不卖全球都得“断货”,美国咬牙答应中国“五个条件”购买

谭祖亮科技
2023-06-05 17:36:01
热火总裁莱利爆了个大瓜?你们都听说了吗?

热火总裁莱利爆了个大瓜?你们都听说了吗?

安歌的运动生活
2023-06-05 23:39:19
神舟十五号成功着陆,航天员出舱引发思考,矛头指向美国登月造假

神舟十五号成功着陆,航天员出舱引发思考,矛头指向美国登月造假

次元君情感
2023-06-04 21:06:56
中美防长香会三次过招,李尚福昭告世界:中国不谈、不认、不怕

中美防长香会三次过招,李尚福昭告世界:中国不谈、不认、不怕

躬耕牛
2023-06-05 06:30:03
猫咪的身份信息被扒,开小号被骂到注销,被质疑是职业水军

猫咪的身份信息被扒,开小号被骂到注销,被质疑是职业水军

野离离
2023-06-05 17:23:28
“安徽码”上线!“安康码”将用于……

“安徽码”上线!“安康码”将用于……

蚌埠日报
2023-06-05 10:54:31
错换人生:又出现3个“新”的疑点

错换人生:又出现3个“新”的疑点

民间观察
2023-06-06 07:10:20
《梦中的那片海》兄弟反目!陈宏军和肖春生决裂,撕开叶芳的不堪

《梦中的那片海》兄弟反目!陈宏军和肖春生决裂,撕开叶芳的不堪

恋上糖果甜
2023-06-06 06:26:18
被俄“侵略”一年多,为何乌军却越打越强?俄军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被俄“侵略”一年多,为何乌军却越打越强?俄军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铁血观世界
2023-06-01 12:09:49
中央气象台:浙江广东云南海南等地将有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浙江广东云南海南等地将有强对流天气

环球网资讯
2023-06-06 06:54:27
突发!江苏省官员被查落马,看看是谁?

突发!江苏省官员被查落马,看看是谁?

邓爱云爱音乐
2023-06-06 03:36:20
2023-06-06 10:08:49

头条要闻

2.5万元的苹果头显来了 记者体验后:炫目、令人兴奋

头条要闻

2.5万元的苹果头显来了 记者体验后:炫目、令人兴奋

体育要闻

总决赛,越来越有意思了

娱乐要闻

周杰伦久违晒三胎 自侃是慌张的奶爸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一文看懂: 苹果头盔售3499美元,明年初上市

汽车要闻

小鹏G6将6月9日预售 10分钟充电300km

态度原创

游戏
数码
手机
艺术
军事航空

《暗黑4》首位百级玩家出现

数码要闻

史上内容最丰富的苹果WWDC23:原谅我只想聊Vision Pro

手机要闻

一图看懂WWDC23 售价2.5万 苹果Vision Pro头显终于来了

艺术要闻

JINGART2023 回归北京艺术生态的party 一切都要耐心对待

军事要闻

南部战区歼-10战机大象漫步场面壮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