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评论丨核酸排队时别再抽烟、吐痰了!文明,是防疫的力量

0
分享至

今年6月,是《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两周年。不知不觉间,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文明祭扫、有序出行、文明旅游已经成为很多市民的习惯。由于这两年的时间里,防疫成为生活新常态,一些新的行为模式也在不知不觉中助力城市文明的进步。比如用餐使用公筷公勺、等候线一米变为两米等,文明条例“弘德立法”效果显著。

但据北京晚报报道,两年来,仍有些顽症和陋习难以克服。比如不少公交车、私家车司机已经自觉践行礼让斑马线的规定,但部分电动车、老年代步车仍旧我行我素,成为路口文明秩序的一大痛点;还有部分行人,看到机动车停下等候,非但不快速通过,反而一边看手机一边慢悠悠走,给本就繁忙的十字路口带来拥堵。至于夏天游野泳、河边钓野鱼、路边随意折花、公园违规烧烤野营且乱扔垃圾等“常规”不文明行为,仍是屡见不鲜。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不文明行为随着疫情发生而反弹。最为普遍的、市民反映最强烈的是核酸排队队伍里,吸烟、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一再上演。哪怕核酸检测点现场张贴着“禁止吐痰”的提示,也有大喇叭广播提示,仍有少数市民在检测点旁随口吐痰;还有人把排队测核酸时间当成了吸烟时间,拉下口罩吞云吐雾。虽然是在室外,但核酸检测点往往人员众多,且老幼都有,可大烟枪们根本不在乎二手烟给别人带来的伤害;还有一些核酸点专门为学生、老人和其他有困难人群开辟了绿色通道,但总有其他人员硬往这些队里站,受到提醒也置若罔闻。因为加塞、一人为多人代排、不遵守两米线的规定等发生的纠纷,更是不时发生。

核酸检测点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既违背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也潜藏了传播病毒的风险。随地吐痰、拉下口罩抽烟,还有发生矛盾时或有的肢体接触,都存在病毒传播的隐患,毕竟奥密克戎的传播力超强。公共场所不戴口罩、废弃口罩乱扔、不守两米线,同样既破坏了文明行为的准则,也违反了卫生防疫的要求。往往是一个人的不坚持就能破坏掉其他人的坚持,体现出典型的木桶效应,种种不文明行为对疫情防控网的破坏性不容忽视。

纠正不文明行为,需要执法部门的约束和舆论监督,更多的还是靠市民自觉。当然,文明习惯的培养绝非朝夕可致,落实《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需要每个市民把文明行为当成自己的事,约束自己,监督提醒他人,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为勇于制止不文明行为的市民撑腰。当前,北京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期,遵守文明准则,摈弃不文明行为,显得尤为迫切。市民文明与公共健康紧密关联,以文明助力防疫,是每位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防长请求与中国防长会晤,中国拒绝,分析认为美国这是“宫心计”

美防长请求与中国防长会晤,中国拒绝,分析认为美国这是“宫心计”

国防时报排头兵
2023-06-01 16:37:41
兄弟姐妹之间相处到最后,走向断绝来往的,大概都是这么两个原因

兄弟姐妹之间相处到最后,走向断绝来往的,大概都是这么两个原因

小马达情感故事
2023-06-01 19:39:56
突发!5月31号晚上,又一名高级干部被查,铁路安全影响每个人

突发!5月31号晚上,又一名高级干部被查,铁路安全影响每个人

侃爷史话
2023-06-01 18:57:25
华人恐慌!寄回国的钱杳无音信,法拉盛十多家华人汇款店被查抄!

华人恐慌!寄回国的钱杳无音信,法拉盛十多家华人汇款店被查抄!

华人生活网
2023-06-01 04:34:24
太狠了!俄专家建议,用核武器引爆火山毁灭美国,这计划可行吗?

太狠了!俄专家建议,用核武器引爆火山毁灭美国,这计划可行吗?

老舍纪史
2023-05-31 18:14:28
火箭连续签约!乌度卡表态,休城组豪华阵容,总冠军是唯一目标

火箭连续签约!乌度卡表态,休城组豪华阵容,总冠军是唯一目标

呆哥聊球
2023-06-01 13:26:30
3999元起!moto razr 40系列发布:这价格杀疯了

3999元起!moto razr 40系列发布:这价格杀疯了

雷科技
2023-06-01 23:28:21
德甲升降级附加赛,不公平的较量

德甲升降级附加赛,不公平的较量

宝哥精彩赛事
2023-06-01 20:19:34
景俊海会见徐留平

景俊海会见徐留平

中国吉林网
2023-06-01 22:32:44
获千万家产不满足,海归博士灭火器狂喷父亲,儿媳防爆钢叉齐上阵

获千万家产不满足,海归博士灭火器狂喷父亲,儿媳防爆钢叉齐上阵

天二萌宠社区
2023-06-01 16:00:53
福建舰主机试车冒烟,电磁弹射器见真容,核常之争马上见分晓。

福建舰主机试车冒烟,电磁弹射器见真容,核常之争马上见分晓。

东海点兵
2023-06-01 08:40:03
我曾是公务员,正科级,35岁带全家移居西班牙,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我曾是公务员,正科级,35岁带全家移居西班牙,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真实人物采访
2023-05-25 09:05:03
俄罗斯著名女演员逃到法国称,俄罗斯人是醉酒无知的乞丐

俄罗斯著名女演员逃到法国称,俄罗斯人是醉酒无知的乞丐

军嫂篮球
2023-06-01 19:45:55
李承铉戚薇被曝大瓜!圈内都因此传出两人离婚了?

李承铉戚薇被曝大瓜!圈内都因此传出两人离婚了?

游戏文摘
2023-06-01 22:17:47
轮到张一鸣“救”万达了

轮到张一鸣“救”万达了

字母榜
2023-06-01 21:24:02
上合峰会倒计时,印度态度突然有变,莫迪访美,不顾中俄感受

上合峰会倒计时,印度态度突然有变,莫迪访美,不顾中俄感受

科罗廖夫
2023-06-01 17:17:31
和刘强东交个朋友,罗永浩京东直播首秀战绩1.5亿,1分钟卖出一套房

和刘强东交个朋友,罗永浩京东直播首秀战绩1.5亿,1分钟卖出一套房

时代在线网
2023-06-01 10:37:13
26年前,朝鲜二号人物在北京叛逃,千名武警出动,最后结局如何?

26年前,朝鲜二号人物在北京叛逃,千名武警出动,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课班主任
2023-05-18 11:41:59
记者暗访城中村卖淫,竟明码标价,一次40,3次优惠价100?

记者暗访城中村卖淫,竟明码标价,一次40,3次优惠价100?

浅色记忆
2023-05-09 15:14:57
小区拆除售水机时,我才知道,喝了半年的纯净水有多么地不靠谱

小区拆除售水机时,我才知道,喝了半年的纯净水有多么地不靠谱

生活百态小故事
2023-06-01 07:10:34
2023-06-02 03:32:49

头条要闻

福州市房协深夜发文:撤销调整中介费指导意见文件

头条要闻

福州市房协深夜发文:撤销调整中介费指导意见文件

体育要闻

梅西寄语阿尔巴: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我非常爱你

娱乐要闻

虞书欣因旅游太多上热搜 竟遭网友狂嘲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6.5万买3.5万卖,阿里裁员致"大厂房"价格腰斩?

汽车要闻

全新smart精灵#3售20.99万起 新奢纯电轿跑SUV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健康
手机
本地

房产要闻

四批次新盘热度或难延续,五批次新房看点剧透

亲子要闻

“变味”的儿童节:孩子累、老师烦、家长苦,幼儿园却在开心赚钱

做到8件事,血管老化慢一些

手机要闻

六一儿童节特别策划:再见童年

本地新闻

网易新闻《中国匠人》栏目开启瓷文化之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