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多,北太平庄街道工作人员安凯赶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处在管控区的居民开药。赶回社区后,她将药品转交给对接的社工,第一时间送到居民手中。
在封控管控区,这样的“接力赛”从未停歇。由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的代开药小分队,让居民不再为缺药发愁。
志愿者为广外街道依莲轩社区居民代开药
居委会门前开起小药房
社区实行管控期间,广外街道依莲轩社区党委书记郝爽发现居民开药是个大问题,“一些药只能去特定医院开,可社区工作者也出不去。”在街道的协调下,北京路通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的志愿者队伍迅速前来支援。
“上午统计居民的开药需求,大家自备一个小袋子,把医保卡放里面,我们在袋子上写好楼门号、姓名、医院、联系电话等信息,便于区分。”完成购药需求登记后,郝爽将这些袋子转交给志愿者,“他们一般在下午分头去各个医院开,当天就给送回来。”
志愿者为依莲轩社区居民代开药
为方便居民取药,郝爽在社区居委会门前支起一张桌子,摆上开好的药品和购药清单,充当临时“小药房”。
作为“接力赛”中的重要一环,志愿者王建和团队成员共同承担起“跑腿儿”的重任,先后前往广安门医院、北大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和周边社区医院,为居民开药、送药。
“团队里都是年轻人,平时很少去医院,不太熟悉开药流程,都是现跑现问。”一开始,王建选择开车去医院,“没想到停车特别耽误时间,有时候去一家医院就得半天,后来需求越来越多,一天要跑六七家医院,我们索性改成骑电动车或自行车,这样更省时间。”
志愿者与工作人员核对开药信息
在清河街道,志愿者田宇峰同样为开药忙个不停。“基本都是从没去过的医院,起初一头雾水。”田宇峰去的第一家医院是北京市社会福利医院,在门口完成登记后,他直奔诊室找医生开药,“进去一问才知道,代开药也是要像正常看病一样先挂号,在门口候诊。”
有了这次的经历,田宇峰很快摸清了流程。“周一那天最忙,一天就要跑四家医院。”不知不觉中,这个90后小伙已经成了开药小能手,“短短五天时间,比我过去五年跑的医院都多,业务越来越熟练。”
特殊药品半小时内送达
据朱房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服务保障组负责人张潇予介绍,朱房社区实行封管控期间,清河街道积极调动各方力量,通过内外联手的“接力赛”,确保居民用药需求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满足。“在社区医院开的药,通常一两个小时之内就能完成。只要药品送来,我们就会联系居民,或者直接送到居民家里,避免药品滞留。”
志愿者为清河街道朱房社区居民代开药
遇到特殊药品,送达时间还会进一步缩短。在北京京城皮肤医院,田宇峰像往常一样为患者开药。“结果医生跟我说,开的这种药是注射用的,需要注意保存温度。”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他恍然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任何控温设备,只能先将药品密封好,飞奔赶回车上,途中,田宇峰立即联系社区工作人员说明情况,请他们安排人手准备接药,收到后立即给居民送去,全程无缝衔接。经过多方努力,这份药品从开出到送达仅用了半小时。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安凯也遇到了特殊药品。“腹膜透析的药品需要先去特殊病窗口拿病历,再去诊室找医生。医生开完处方后,再去特殊病缴费窗口交钱,交完不能直接取药,因为这种药品统一由公司配送,需要登记联系邮寄,流程比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