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居民就地转为防疫志愿者,服务需要一些“巧心思”

0
分享至

5月23日,北京市召开第343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要求居家办公人员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备,根据社区防控需要,可就地转为志愿者。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正在关键时刻,社区防控至关重要,社区工作人员的任务极其繁重,居民就地转为志愿者,补充到防疫一线,可谓雪中送炭,其中在职党员、年轻人更是中坚力量。

近日,本报记者下沉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志强北园小区这一管控小区,参与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实际体验和现场采访,梳理出一份《志愿者攻略》,包括志愿者的准备工作、注意事项、安全提醒等各方面,希望能够为新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的读者提供帮助。

攻略一

志愿者上岗前要做足功课

5月22日,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志强北园小区迎来“解封”。管控期间,在这里坚守的不仅有16名社区基层工作人员,还有24名社区志愿者,他们都是小区的在职党员和热心的年轻人。“他们和社区基层工作者同甘共苦,我衷心地感谢他们每一个人。”志强北园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张硕梳理着电脑里的一份清单,这是社区管控期间志愿者的排班表,每天的排班内容虽然只记录了寥寥数语,但每一个字背后都是辛苦的付出与汗水。

“这次我们招募的志愿者,都是18岁至45岁的居民。”张硕说,之所以对志愿者的年龄有要求,完全是出于对疫情防控工作量的考虑,“志愿者工作既是脑力活儿,也是体力活儿。”

管控期间,志愿者的工作量很大,不仅包括在核酸筛查点引导居民排队,为居民录入身份证信息,还需要协助医护人员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检测核酸。居民们的快递、外卖每天通过管控小区门前的缓冲区送进来,志愿者还要帮忙搬运递送物资。此外,还可能有各种突发情况考验志愿者的智慧和毅力。

居民们如何报名参与志愿服务?以志强北园社区为例,社区党委书记刘庆红说,在志强北园社区11个院落实行管控后,社区通过居民微信群发布了志愿者招募信息,居民们的报名特别踊跃。除了居民微信群,在职党员也可以关注各党支部的微信群,招募信息会通过多种线上渠道同时发布。除此之外,还有居民直接来社区居委会现场报名。

在志愿者上岗前,社区会组织志愿者线上培训,详细指导志愿服务的内容和相关流程。报名时,一般会要求志愿者填报性别、年龄及专长,社区会据此安排岗位,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专长,人尽其能。

记者通过实际体验发现,要想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事前功课必不可少。尤其需要提前了解小区目前的管控情况和市、区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包括各类弹窗的成因和解除办法等细节,以便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顺利解答居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居民眼中,穿上防护服的志愿者不再是普通的左邻右舍,而是遇到难题时的求助希望。虽然为了确保权威性,原则上居民的提问应由社区、街道工作人员或疫情防控相关部门来解答,但如果志愿者能够让居民首问便得到初步解答,可以快速缓解居民的焦虑情绪,效果远比说“不知道”强得多。

攻略二

身份证信息录入需仔细核对

身份证信息录入的APP我不会用怎么办?数不清人数发错了“管儿”怎么办……想当志愿者,完全没必要因这些操作技术顾虑打退堂鼓。发放采样试剂管时,无论要求是“五混一”还是“十混一”,采样试剂管该发给谁,其实都不是靠志愿者数出来的,相关APP上有明确提示。APP如何安装使用,志愿者也会得到工作人员的详细指导。

刘逍是一名党员,在志强北园小区居家办公期间,成为了抗疫志愿者。小区管控期间的锻炼,让她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已然是一名“老兵”了。5月21日一大早,她照例来到小区的核酸筛查点,换好防护服,准备帮居民录入身份证信息。

“我再核对一下,您名字最后一个字是‘土’吗?”身份证信息录入过程中,识别系统偶有出错,需要格外注意,这是刘逍总结的经验。很多人以为录入身份证信息就是给身份证拍个照,其实手机扫身份证只是文字识别过程,所以每一位居民的身份证信息,刘逍都要仔细核对。“除了核对识别出来的每一个数字,居民的名字更要看仔细,APP经常会把形近字、生僻字识别错,比如把‘士’识别成‘土’,把‘侴’识别成‘俞’。如果遇到外籍居民,护照信息需要手动录入,有的人名字特别长,输入时要反复核对。”这都是她通过“实战”总结出来的经验。

记者见很多居民一看到志愿者用手机扫描了身份证,没等志愿者示意便转身就走,这时刘逍都会请他们稍等一下。刘逍说,因为多数人不知道扫描以后还要识别、核对,如果没核对清楚,一旦出错,便会耽误核酸检测出结果。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她要跟每位居民都嘱咐“身份证先别拿走”,后来她专门设计了一套手势——扫描识别过程中单手操作,另一只手在桌面上做一个拦停的手势,核对无误后再做一个放行的手势。“因为天气越来越热了,频繁说话,口罩和面屏都会湿,手机屏幕就更看不清楚了。”

身份证信息核对确认无误后,志愿者做出放行手势。

在服务期间,最考验志愿者的是突发情况。系统崩溃就是身份证信息录入中很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刘逍说,因为操作太频繁,一上午录入信息的居民就有三四百人,手机系统难免崩溃。“崩溃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扫描后一直处于读取状态,另一种是APP直接弹出。志愿者碰见这些情况不必慌张,重新登录系统后,有一个‘列表’选项,点选后就可以延续系统崩溃前的序列,不会造成混乱。”

见一对老夫妻前来排队,为了尽量减少老人们的排队时间,有的志愿者会请他们分别去两个队伍录入身份证信息,“虽然是好心,但不应这么做。”刘逍说,一开始她没经验,也这样引导过,后来发现不行。老人结伴同行,有可能其中一人耳背听不清,还有可能两个人的证件都在其中一人身上,一旦分开,反而容易出岔子。“同理,家长带着孩子的时候、特殊人群有陪同人的情况,也尽量不要让他们分开。”

攻略三

多给“管长”把道关

“今天我又当‘管长’啦!”一名小朋友看到刘逍举起了采样试剂管,一溜烟儿跑了过来。刘逍先发给他采样试剂管,再录入身份证信息。先把采样试剂管举起示意,这是刘逍摸索出的工作方法。刘逍告诉记者,如果先录入身份证信息,精力都集中在手机屏幕上,很可能疏忽了发采样试剂管,错发一管,后面所有人的核酸筛查都会乱套。采样试剂管举起示意,是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想当这个“管长”,有个别居民不太愿意碰触采样试剂管。身份证信息录入前,排队顺序还可以调换,让居民自由选择是不是要当这个“管长”。

先发采样试剂管再录入身份证信息,以免发放环节遗漏。

“要特别注意老人、孩子以及特殊人群。”身份证信息录入不能光低头看证,还得抬头看人。有的老人听力差,有的孩子比较淘气,还有一些特殊人群不易沟通,发现这些情况先别急着发采样试剂管,一定要先确认他们能胜任“管长”。如果有陪同人员,就嘱咐陪同人员;如无人陪同,则需要反复叮嘱,或找其他志愿者协助。

记者在核酸检测点担任秩序引导员时,负责提醒排队居民保持2米间隔,协助居民扫健康宝,帮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代查健康宝等等。记者发现,秩序引导也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与身份证信息录入一样,担任这项任务的志愿者同样是“管长”的把关人。引导秩序的核心是保障居民尤其是“管长”的排队顺序,一旦“管长”掉队或串道,核酸采样台产生的数据就可能错乱,后续核酸检测工作会受到很大影响。

攻略四

交接居民物资务必核对门牌号

在缓冲区交接物资是志愿服务中最费体力的工种。5月21日下午,隔着高高的隔离栏杆,记者和几名身着防护服的小伙子一箱箱、一袋袋接过快递包裹。气温直逼35℃,大家的防护服里早已蒸起了“桑拿”。

志愿者将居民家属送来的物资接进管控区。

记者体验发现,管控区的志愿者在执行转交物资的任务时可能遇到两种情况。一是管控小区门前设立缓冲区,志愿者需要将外卖、快递通过缓冲区递送到小区居民手上;二是小区位于更大范围的管控区内,志愿者需要到管控区卡口将居民亲属送来的物资接进管控区内,再由物业人员分批运送。前者需要志愿者与接送物资的双方仔细核对信息,避免交接错误;后者则需要志愿者在物资上写清接物者的姓名、电话及详细住址,避免物业人员送错。因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管控区只进不出,一旦物品送错,即便是误入管控区也暂时不能再拿出去了。

【安全提示】

志愿者如何做好自身防护

相信每一位志愿者都有同感,穿在身上的不仅仅是一件防护服,更代表着使命与责任。但是请不要忘记,守护自身的安全健康同样重要,帮助其他居民的前提,是要保护好自己。记者采访了2020年参加北京市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王长亮,为志愿者保护自身安全提个醒。

提示一

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

社区给每位志愿者合理安排了志愿服务的内容与时间,但是志愿者往往以责任为重,凭着年轻人的冲劲儿,克服自身困难,超预期完成社区布置的各项任务。精神可嘉,但如果遇到如下情况,请立即停止工作。

随着入夏,北京白天的平均气温往往超过30℃,不透气的防护服穿在身上,是不小的考验。王长亮说,小区的核酸检测点一般都设在室外通风处,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安全。因为如果在密闭空间中,一旦核酸检测队伍中有感染者,会大大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但在炎热高温的室外工作,穿着防护服的志愿者要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最需要警惕的是中暑和缺氧。”王长亮介绍,这两种情况都是可预判的,头痛、头晕、多汗、四肢无力、精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情况都是中暑的先兆,而一旦出现喘憋、呼吸困难,则可能已经缺氧,这些情况一旦发生就要立即停止工作,并向现场医务人员求助。

王长亮建议,志愿者突发身体不适时,应尽快转移到阴凉处,并且通过饮用电解质饮料迅速补充体液,以缓解相关症状。

提示二

不吃不喝不可取

记者了解到,有的志愿者因为怕如厕时脱下防护服浪费防疫资源或耽误时间,在开始值守前就不吃不喝。王长亮特别叮嘱:这不可取!不但要吃,还要吃饱。因为穿着防护服工作会消耗大量体力,不吃东西会出现低血糖,不喝水更会有脱水的危险。所以穿防护服前应适量饮水,保证身体的正常供给,但不建议喝碳酸饮料。

王长亮说:“要相信北京的防疫物资保障是充足的,节约资源值得肯定,但志愿者们要牢记,无论是平时还是在疫情防控一线,没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重要。”

提示三

防护服这样穿相对舒服

穿防护服有什么讲究?天气热了,防护服里面是不是应该穿短袖短裤?其实不然。在高温环境下,人很快就会大量出汗,皮肤黏在防护服上非常难受,如果是敏感皮肤,更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过敏。建议在防护服内穿一些轻薄的长衣长裤,如纯棉材质的薄衬衣。在进入工作状态前,备一条大毛巾或薄外衣放在清洁区,脱下防护服后,里面穿的衣服会湿透,披上毛巾或外衣赶紧回家,避免着凉感冒。

最后,穿防护服前,脚下一定穿薄底鞋,切勿穿厚底的跑鞋、篮球鞋。因为在脱防护服的环节,整件防护服要从后背上拽下来并拧成一团,像蜕皮一样卷到脚下,最后连着鞋套褪下来。如果鞋底太厚,揉成一团的防护服会卡在鞋底。长时间弯腰或采取蹲姿去处理卡在鞋底的防护服,酷热天气下容易出现眼冒金星、头晕等不良反应。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南海土台风无痛登陆,广东大暴雨来袭!分析:引爆季风更多暴雨

南海土台风无痛登陆,广东大暴雨来袭!分析:引爆季风更多暴雨

中国气象爱好者
2023-06-06 19:42:27
突然曝出,大幅降薪!

突然曝出,大幅降薪!

新晚报
2023-06-06 18:28:34
株洲市监局副局长陈成钢被撤职:接受下属宴请喝酒K歌后酒驾

株洲市监局副局长陈成钢被撤职:接受下属宴请喝酒K歌后酒驾

澎湃新闻
2023-06-06 17:20:11
应采儿晒大儿子比赛视频:10岁Jasper长高许多,大长腿好显眼

应采儿晒大儿子比赛视频:10岁Jasper长高许多,大长腿好显眼

笑猫说说
2023-06-06 16:06:47
“网暴跳楼母亲”后续:百万大V永久封号,其他网暴者一一被揪出

“网暴跳楼母亲”后续:百万大V永久封号,其他网暴者一一被揪出

缘木不求娱
2023-06-04 10:52:42
权力的威风和丑陋!

权力的威风和丑陋!

历史课班主任
2023-06-06 08:58:30
中国须做最坏打算:若俄罗斯不敌,这块土地,绝不能再丢

中国须做最坏打算:若俄罗斯不敌,这块土地,绝不能再丢

东方点兵
2023-06-06 19:30:02
华为公布量子芯片专利,九个月烧光1100亿,比尔盖茨预言应验了

华为公布量子芯片专利,九个月烧光1100亿,比尔盖茨预言应验了

谭祖亮科技
2023-06-06 20:31:44
水位达创纪录175米后,新卡霍夫卡大坝被炸,乌军渡河行动被破坏

水位达创纪录175米后,新卡霍夫卡大坝被炸,乌军渡河行动被破坏

鹰眼Defence
2023-06-06 18:04:06
与越南周旋一个月后,我方船只决定撤出南海万安滩,多艘渔船护航

与越南周旋一个月后,我方船只决定撤出南海万安滩,多艘渔船护航

欧阳山峰
2023-06-06 10:03:03
排面!内马尔迈阿密助阵巴特勒,JB夜店为内少接风,美女舞火把助兴

排面!内马尔迈阿密助阵巴特勒,JB夜店为内少接风,美女舞火把助兴

818体育
2023-06-06 13:27:22
广东省反腐再上新台阶!又有四人落马,反腐严查大战正在进行

广东省反腐再上新台阶!又有四人落马,反腐严查大战正在进行

小人物古今斋
2023-06-06 22:00:03
向“台独”亮剑!祖国统一进程或已进入快车道

向“台独”亮剑!祖国统一进程或已进入快车道

看看新闻Knews
2023-06-06 15:10:26
深度| 卡在交易环节的换房需求:二手房天量挂牌真相

深度| 卡在交易环节的换房需求:二手房天量挂牌真相

第一财经资讯
2023-06-06 19:59:22
反腐最新消息,6月5日晚上,又有3个大老虎被查,其中1位美女老虎

反腐最新消息,6月5日晚上,又有3个大老虎被查,其中1位美女老虎

小毅讲历史
2023-06-06 01:15:46
热搜第一!当事人发声:请停止网暴!

热搜第一!当事人发声:请停止网暴!

中国反邪教
2023-06-06 17:57:47
深圳一珠宝公司4 万元卖掉超亿元应收账款,或涉周大福周六福周大生等

深圳一珠宝公司4 万元卖掉超亿元应收账款,或涉周大福周六福周大生等

红星资本局
2023-06-06 18:35:02
外蒙古是真的要完

外蒙古是真的要完

历史观察
2023-06-06 19:35:06
吴倩退赛《浪姐4》关键原因曝光 她拒为新戏《三分野》宣传全网炸锅

吴倩退赛《浪姐4》关键原因曝光 她拒为新戏《三分野》宣传全网炸锅

娱乐的小灶
2023-06-06 19:49:50
记者:利雅得新月刚刚提高了报价,沙特媒体称梅西即将接受

记者:利雅得新月刚刚提高了报价,沙特媒体称梅西即将接受

直播吧
2023-06-06 20:06:03
2023-06-07 00:16:49

头条要闻

媒体:赫尔松关键大坝被炸 危害相当于1200个西湖倾泻

头条要闻

媒体:赫尔松关键大坝被炸 危害相当于1200个西湖倾泻

体育要闻

拿9000万合同,他配吗?

娱乐要闻

结婚4周年!Akira来台获林志玲送贺卡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离开中国,黄仁勋头也不回?

汽车要闻

预售13.98万起 北京现代沐飒MUFASA将6月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手机
亲子
教育

艺术要闻

用一个展览,追溯伦勃朗四十年创作生涯的演变

在翻身和翻车之间反复横跳 谁能帮帮她?

手机要闻

一图看懂WWDC23 售价2.5万 苹果Vision Pro头显终于来了

亲子要闻

白天生的娃和晚上生的娃,哪个更好?不是迷信,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教育要闻

高温来袭,高考如何应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