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北京垂杨柳医院:首家“黄码”血透中心的2104次“疗愈”

0
分享至

肾内科病房护士杨艳霞在为患者进行护理工作。受访者供图

每天早晨7点,第一批前来做透析的患者踏入垂杨柳医院的血透室。血液顺着导管流进透析机,“洗干净”的血液又重新泵入人体,完成生命的延续。

机器循环往复,一直到夜里12点。几条导管与这台机器,连接着许多尿毒症患者的生命。

北京疫情袭来时,尿毒症患者们一度被“困住”:社区因封控或管控出入困难,在发热门诊做床旁透析又费用高昂。

这家地处朝阳疫情“暴风眼”的医院承担起了守护尿毒症患者生命的责任。只用了半天,垂杨柳医院肾内科就把符合院感防控和血液净化标准的“黄码”血透中心改造出来,使得医院可以容纳“黄码”和非“黄码”透析患者。

为了保证透析不被耽误,肾内科主任余永武带着整个科室住进了医院,半个多月没有回过家。医护们也搬进临时腾出的简易宿舍,保证每一次透析都能有人陪护。

据统计,从4月22日北京出现第一例感染者开始,至5月15日,垂杨柳医院两个院区进行了2104人次的血液透析。

以下是余永武的自述:

维护了一年的机器,派上了用场

北京这波疫情来得很突然。大概从4月22日出现第一例感染者开始,我们科室就不停收到患者求助,一天最多四五十个。

平时在垂杨柳医院做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有200多人,我们建立了肾友群,那几天群里跟“炸了锅”一样,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有100多位患者被困在封控区与管控区内。大家的焦虑和害怕我太理解了,透析一天都不能耽误,一旦耽误引起严重高钾血症和心功能衰竭,很容易导致死亡。

今年正月初二,余永武带领部分肾内科医生在血液净化中心为患者查房。受访者供图

透析与新冠疫情碰到一起,会变成更棘手的事情。我之前统计过,我们肾友群里近70%患者都在60岁以上,多数也没打过新冠疫苗,而且他们作为尿毒症患者,普遍免疫力低下,面对疫情的时候更为脆弱。

来自封管控区的病人面对的不仅是感染风险,还有高昂的治疗费用。按照国家卫健委2021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疑似新冠阳性患者或密接者,需要进行单人床旁透析,直至确诊或解除医学隔离观察。普通的透析,几十台机器使用同一个水处理机,在报销之后,患者一次只用支付几十元钱,床旁透析因为使用透析液,即使在报销后患者每次也要支付近千元。

那他们该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血液透析中心研究之后提出了两套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在发热门诊单独设置隔离屋,放置小型血液透析水处理机,带动四个透析机,这样可以避免床旁透析高额的费用,同时满足更多病人需求。但是讨论发现,发热门诊无法容纳大批量中高风险地区病人透析。

那么最适合的应该是第二个方案:“重启”东院区,将其作为“黄码”血透中心。

去年垂杨柳医院从东院区搬至现在本部院区,原本我们的血透室在东院区一楼,搬迁后理应废弃,但是我觉得疫情一直断断续续出现,这里说不定能应急,所以没有拆除水处理机管道。

搬迁后,医院没有报废这些机器,也同意我的申请,每天我们科室的工程师都会去维护运行这些管道,坚持了一年,没想到这次真的派上了用场。

4月12日,血液净化中心工程师刘茂旭在日常进行透析用水检测工作。受访者供图 

4月28日上午,医院开会决定重启东院区。东院区一层已被用作劲松街道的疫苗接种点,劲松街道很支持我们的提议,很快将这个问题解决。

上午开完会,下午我们就开始搬运机器,第一次运送过去两台普通透析机,一台乙肝透析机,安装调试之后,我们的医护人员对水质、空气、物表中的病毒细菌成分进行检测,保证这个空间达到国家对于透析环境的要求,同时进行核酸环境采样,确定都为阴性。那天晚上一切完毕后,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

现在回想,幸好维护了一年。如果没有这些老设备,东院区的重启可能要花一周多时间。

第二天清早,东院区开始接诊从封管控区来的病人,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来到医院透析,看到医护时都激动哭了。朝阳区政府很支持医院的工作,为我们加购的11台透析机在4月29日就运到医院,及时投入使用。

肾内科病房护士杨艳霞、王静在为患者做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受访者供图

23台机器为了她一个人运转

这次我们也碰到过紧急情况。

5月12日,120送来一个患者,憋气憋得很严重,别人扶着她,每走一步都喘。这位患者出于费用的考虑迟迟不到当地透析中心做透析。已经耽误6天时间了,相当于普通人6天没有排尿,身体里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都积聚在体内,病情危重。

病人本身是新冠密接人员,为了尽可能挽救她的生命,我们为她打开透析室的全套设备。那天晚上整个大厅里水处理机、23台透析机、所有工作人员为了她一个人运转。机器重启、人员疲惫,但这是值得的,因为是在救人命。

当时我们医院已经成为了“黄码医院”,从5月9日开始,只接诊朝阳区封控和管控区域内的患者。但是我们觉得,既然有两个院区的条件,就不能把非封管控区域的患者直接推到别的医院。

于是科室又熬了一个大夜,在5月11日病人稍微少点的夜里,把设备再次转运、消毒,完成两个院区的功能对调。原本接纳“黄码”患者的东院区一层,现在有27台机器,接待非封管控区患者。

5月12日凌晨2点,血液净化中心全体医护技人员将16台透析机及透析耗材搬至东院区,并完成透析环境的消毒。受访者供图 

本部院区承担了接纳“黄码”患者的责任。为了疫情防控,我们将透析大厅的床间距从一米挪到两三米。本来能摆50台机器,只摆23台机器。白天收治来自封管控区的病患,按是否弹窗来划分批次,晚上对密接、次密接人群进行单独透析。

目前,每天有100多位“黄码”病人在本部医院透析,另有100多位在东院区透析。两边的医护固定下来就不再交换,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血透中心工作的专业性比较强,培训一个医护至少要用三个月,为了避免人手缺失,疫情开始后,医护们半个多月没有回过家。我们把医院空置的病房改造一下,就成了医护的简易宿舍。有时候忙起来我就在办公室睡了。

现在,我已经习惯了一天五六个小时的睡眠。与疫情初期相比,这样的睡眠算“奢侈”了。就算到了晚上,我们的手机也一直不会静音,因为不能错过病人的电话。

5月4日,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罗笛在为患者剪指甲。受访者供图 

好在医院帮我们做了很多协调工作。疫情开始时,医院党委统筹部署成立了医疗工作组,派驻到街道新冠肺炎防疫指挥部,专门与封管控区的社区协调患者就医问题。他们将需要透析的病人数据统计给我们。之后,我们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应对措施。

5月14日凌晨一点半,一个封控区内的病人突然打电话给血透室负责人熊敏,电话通了就开始哭。她快80岁了,前段时间儿子刚出意外,心情很糟糕,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动静脉内瘘堵塞,没有平时正常的声音和震颤。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一旦堵塞便无法进行透析。

熊敏判断是血栓堵住了内瘘,在电话里教她判断血栓的范围,怎么进行急性血栓的局部按摩,一直教到两点多,还嘱咐她必要时随时到医院检查处理。当天晚上她的内瘘恢复了震颤、杂音,血压也正常,没有影响后续透析治疗。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现在科室的工作是“超负荷”的,医护每天早上6点到达工作岗位,一次透析需要4个小时,护士们需要全程陪护在透析大厅里。一个护士守着5台机器,6个小时换一次班。一天三个班次,每个班次之间还要用一个多小时做环境消毒。

熊敏有时候从早晨6点盯到晚上12点。忙到凌晨下机后,还要对治疗区进行终末消毒,使其符合国家要求的透析环境。

4月29日晚,患者治疗结束,工作人员在对治疗区进行终末消毒。受访者供图

四月底刚刚重启东院区的时候,天气燥热,穿着防护服两个小时就能湿透了,有时候脱了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我们戴着两层防护手套,操作仪器的速度也变慢了,比如做插管,平时用半小时,穿着防护服可能就得一个小时。出汗后防护眼镜上也会起雾,穿刺的精准度也容易降低。

医护坚持了半个多月也很累,穿防护服时间过长也让人感到缺氧,有时我看到有人瘫坐在椅子上,很疲惫地用手撑着头。

医护被病人骂哭也是常有的事。我可能半夜接到电话,对面传来的就是病人的牢骚和不满。不过医护们都能做到克制情绪,不与病人发生口角。我告诉他们,一定要时刻换位思考,病人身体的痛苦咱们没有经历过,再同情也无法切身理解。为了排解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我给他们买了呼啦圈、跳绳等,希望能为他们的压力找个“出口”。

除了平时在医院做血透的病人,科室还有90多位长期在家做腹透的病人。医院变成“黄码”医院之后,非封管控区的病人不能进入,我们的医护就为他们开药,送出医院,让病人家属过来接。

疫情开始后,因为和做腹透的病人见面次数少了,我们把线下腹透培训改为线上,每周二晚上,找三个病人进行病情交流,其他病人观看,这样能将经验传递给更多人。

我经常和医护们说一句话:“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尤其是现在这个时期,他们最需要安慰,哪怕就是一句:不要着急,不要害怕,我们一直陪着你们。

今年3月10日“世界肾脏日 ”,肾内科主任余永武为患者进行问诊及健康指导。受访者供图

这段时间很多事让我感动,大家都在互相心疼。所有人的目的就一个:帮助血透室正常运转。

团队中,有位叫于帅的年轻医生。疫情期间,他所在的小区被管控了,他的健康宝还弹窗了,本来可以休息几天,但是他完全没闲着。他听说医院正从各科室抽调医生协助核酸采样,跟社区反复协调了几次,才能出入社区支援核酸。

他签了保证书,每天早上五点多从居住社区骑自行车去核酸采样点,两点一线。支援完核酸检测后,他又回到医院工作。他的工作本来在住院部,但是他主动要求到压力最大的血透室帮忙。

熊敏的孩子只有两岁多,四月底,她回家拿了一身衣服之后就再也没回过家,每天全程守在透析大厅。有时,我会看到她和孩子打视频电话,聊着聊着就哭了。闺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回来”。听了我也不落忍。

护士长杨春艳家里的两个孩子也很小,虽然家就在附近,但一同住进了刚刚改造的简易宿舍。

虽然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但是家人还是很支持我的工作,儿子正在备战高考,只能由妈妈陪伴,不过这段时间里我也发现孩子长大了,每天我都会收到他的电话,他告诉我自己的备考进展,最后嘱咐一句“要注意防护”。

垂杨柳医院的肾友群里,患者在向医护表示感谢。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实习生 王烨烜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詹俊:枪手遇魔鬼赛程将面临严峻考验 曼城下月依旧稳坐钓鱼台

詹俊:枪手遇魔鬼赛程将面临严峻考验 曼城下月依旧稳坐钓鱼台

直播吧
2024-10-28 03:03:06
提到江青的日常时,护士赵柳恩说了一个生活细节,让人大感意外

提到江青的日常时,护士赵柳恩说了一个生活细节,让人大感意外

兴衰五千年
2024-10-25 09:12:55
津门虎核心发表离队感言!已被中超豪门提前挖走,于根伟送祝福

津门虎核心发表离队感言!已被中超豪门提前挖走,于根伟送祝福

国香就爱说足球
2024-10-27 21:31:46
新警服真来了?网传新款警服试穿!

新警服真来了?网传新款警服试穿!

敢言先生
2024-10-15 15:59:29
江苏常熟发现两只石虎,咬死100多只鸡,农场主设套将它们抓住

江苏常熟发现两只石虎,咬死100多只鸡,农场主设套将它们抓住

老牛讲
2024-10-27 20:27:47
重磅!美国的末日狂奔,比零元购更可怕的来了,恐怖的租霸新规

重磅!美国的末日狂奔,比零元购更可怕的来了,恐怖的租霸新规

芯怡飞
2024-10-27 09:40:15
这是一张江青跟随毛主席出访的照片,她的举止十分得体

这是一张江青跟随毛主席出访的照片,她的举止十分得体

兴衰五千年
2024-10-27 09:26:14
拉响警报!国乒男女单打双双失利,WTT高级别赛事第一回

拉响警报!国乒男女单打双双失利,WTT高级别赛事第一回

全眼看体育
2024-10-27 23:11:02
战平韩国!国少主帅上村健一:换人慢半拍 打法高压逼抢主动出击

战平韩国!国少主帅上村健一:换人慢半拍 打法高压逼抢主动出击

直播吧
2024-10-28 00:05:23
哈里斯与总统无缘,特朗普提前庆祝?亲自对华表态,中方做出回应

哈里斯与总统无缘,特朗普提前庆祝?亲自对华表态,中方做出回应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4-10-28 00:27:13
人民日报骂的没错!全红婵离村后,如今家门口的现状极具讽刺意味

人民日报骂的没错!全红婵离村后,如今家门口的现状极具讽刺意味

爱论历史
2024-10-19 07:15:06
曾经处罚骑手的人,如今失业送外卖!网友:无法共情,天道好轮回

曾经处罚骑手的人,如今失业送外卖!网友:无法共情,天道好轮回

小鹿姐姐情感说
2024-10-27 23:35:17
8名青训出战国家德比!巴萨晒合照:这场胜利由拉玛西亚制造

8名青训出战国家德比!巴萨晒合照:这场胜利由拉玛西亚制造

直播吧
2024-10-27 17:29:04
赵奕欢穿瑜伽裤爬山,曼妙臀腿线条一览无余,禁不住让人浮想联翩

赵奕欢穿瑜伽裤爬山,曼妙臀腿线条一览无余,禁不住让人浮想联翩

南城无双
2024-10-25 12:48:32
日本巴基斯坦已加入,人民币国际化向前迈进一大步

日本巴基斯坦已加入,人民币国际化向前迈进一大步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4-10-27 19:02:58
曼联遭遇争议点球判罚,著名解说詹俊都看不下去,直呼都是冲球去

曼联遭遇争议点球判罚,著名解说詹俊都看不下去,直呼都是冲球去

侧身凌空斩
2024-10-28 01:16:56
新华社快讯:一辆卡车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北部冲入公交车站,导致数十人受伤

新华社快讯:一辆卡车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北部冲入公交车站,导致数十人受伤

新华社
2024-10-27 17:18:08
12月1日起大量中方供应商停供,美军F-35生产链这次麻烦大了!

12月1日起大量中方供应商停供,美军F-35生产链这次麻烦大了!

安安说
2024-10-25 09:17:59
当不成总统了?美最新民调出来了,拜登:快把特朗普“关进大牢”

当不成总统了?美最新民调出来了,拜登:快把特朗普“关进大牢”

娱乐的小灶
2024-10-28 00:33:37
哈里斯害怕极了!美国大选毫无悬念!哈里斯的嘴替支持者都沉默了

哈里斯害怕极了!美国大选毫无悬念!哈里斯的嘴替支持者都沉默了

西楼知趣杂谈
2024-10-21 13:42:57
2024-10-28 05:02:44

头条要闻

大学生排百米长队吃"浙江锅盔" 背后故事令人泪目

头条要闻

大学生排百米长队吃"浙江锅盔" 背后故事令人泪目

体育要闻

这个"不喜欢足球"的法国国脚 改打篮球了

娱乐要闻

黄磊当众自嘲厨艺,何炅现身捧场

财经要闻

63.5亿被冻结 涉及11个人!最新通报来了

科技要闻

阿里同意30亿元和解!但否认任何指控!

汽车要闻

15万级的插混方盒子 试驾捷途山海T1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家居
健康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我本将心向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错误率极高的题目

家居要闻

愉悦体验 温润空间

花18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值不值?

军事要闻

泽连斯基签署法律 允许外籍人士担任乌军军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