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青春思索时代画像

0
分享至

《中国青年》1980年第五期刊登署名“潘晓”的来信网络截图

2017年8月23日,魏祥到清华大学报到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时代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全国广大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座谈上的讲话

广大青年要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座谈上的讲话

从潘晓的人生路窄到魏祥的足够相信

一条红船,在历史的长河中驶来;星星之火,凝聚成照亮黑暗的光束。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共青团,已经走过了100年征程。这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从百年空谷足音中,我们听到了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五四”运动的呐喊;我们看到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全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挥汗如雨的豪情;我们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青年学子们在“挑战杯”里孕育的“闯与试”;我们更是被“青创北京”、“揭榜挂帅”这些创新机制带上了新时代奔腾向前的列车……

青春的船儿,怎样才能避免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答案似明烛照路:那就是青年要“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一个“志”字,道尽了青年对理想的思考和对责任的诠释。如果用前者为经,用后者为纬,请允许我们把历史的坐标聚焦在两个相隔37年的青年身上。他们,彼此虽身处不同的历史条件,但都在苦苦探寻人生旅程的新起点;他们,虽然阅历毫不相同,却都经历了巨大的苦难甚至生活的磨难,最后获得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感悟。从他们的人生经纬中,可以触碰到青年与时代的互动案例,可以感受到青年与家国的深沉情愫。

跨越时代的思想碰撞

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长信刊登在《中国青年》杂志上。信中用沉重、幽怨、郁闷、诚挚、激愤的笔触书写了人生的痛苦和创伤,甫一发表,即引发一场全国范围内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

信中讲述了原本对人生充满美好憧憬的作者潘晓(后来证明“潘晓”是当时两位青年的名字拼合而成)被“人生丑恶、狰狞的面目”打击,却仍然执着于“寻求人生意义的答案”,以及寻求过程中的种种困惑。信中首次提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伦理命题,并发出“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感叹。

这次讨论引发了空前的热度,《中国青年》5月1日发行,14日就开始收到读者参与讨论的来信,17日上升到100件,27日突破了1000件,到6月9日,不足一个月就收到了两万多件讨论稿。

这次讨论标志着青年人对人生的独立思考。《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赞这场讨论“把青年思想深处的东西端了出来,进行真正同志式的谈论,是感人至深的”,新华社也就此肯定“只有了解青年,才能帮助青年,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解决问题”。当然也有大量的声音将潘晓的来信上升为“阶级斗争新动向”,甚至有人写信谩骂编辑部是“纵火犯”。

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再推进到跨世纪的2017年——来自“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患有双下肢残疾又自幼失去父亲的18岁青年魏祥,用高考648分的优秀成绩即将叩开清华大学的校门。但在与清华甘肃招生组沟通时,由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入学还有不确定性,魏祥主动向清华招办致信陈情,讲述了自己十多年来奋力求学同时被母爱呵佑的经历,也“恳切希望清华大学能够给我母子俩帮助解决一间陋宿,仅供我娘儿俩寄身而已”。清华招办随即向他公开回信,表示将妥善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并在信末尾鼓励道:“我们想对在求学路上荆棘丛生的学子们说: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这个真实的励志故事,当时一经《北京青年报》及旗下公号“教育圆桌”报道,旋即让万千网友泪目,不到两天的点击量就达到870多万,两万多网友在评论区的讨论感人肺腑——有的赞叹清华的师德“让人热泪盈眶”,同时更感动于“这位学生及其母亲的毅力”;有的读完此文“已经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向自强不息的魏祥同学致敬!向魏祥的妈妈致敬!”;有的说“看哭了,相信有很多企业可以资助魏祥完成学业”;有的说“读完两行泪,却给人一种内心迸发而出的精神力量”……

如果说对理想的思考是青年人的精神涅槃,那么敞开心扉的大讨论则始终是一种青年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不管是当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怎样为光明的中国贡献青春”的大讨论,还是新时代像魏祥一样的励志青年引发的讨论,虽然因跨越时代而载体不同,但都是“沉浸式”的,其交流的本质、思想的碰撞、推动时代向上向善发展的原生动力从未改变。

“潘晓”的“三苦”和魏祥的“三福”

如果今天再来审视“潘晓”和“魏祥”,站在历史的坐标系上,我们可以看到两位热爱思考的青年所带来的不同时代特征,那就是“潘晓”的“三苦”和魏祥的“三福”。

潘晓的第一苦是“碰壁之苦”。为了寻求人生的意义,他看书,却总是从概念到概念,找不到书本以外的现实的回应;他求教他人,却总是觉得空洞不着边际,觉得周围的同事用现实利益掩盖了一切。

潘晓的第二苦是“务虚之苦”。他常常思考而不得,于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用概念求解概念,用书本求解现实,于是发出了“是相信书本还是相信眼睛”的灵魂拷问。

潘晓的第三苦是“方向之苦”。在经过特殊历史时期的心灵创伤之后,在思想禁锢尚未完全破除、求真务实还没有蔚然成风的时代前夜,潘晓苦苦思考的人生困惑,实质上是一个时代的苦闷在一个青年个体上的投影。他的“方向之苦”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

而新时代的魏祥相对应地却有“三福”。一是“融合之福”。一个残疾人看似无法参与的运动会,魏祥却成为了坐在轮椅上摇旗的“队列指挥官”,“我们不希望他感觉到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班主任魏亚军接受北青报采访时的话语生动阐释了教育学意义上“平等”的内涵——那就是残健融合、爱心如水、壁垒消融。

二是“实在之福”。魏祥的青春历程中似乎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脸蛋儿贴在妈妈的后背上冒雨去上课;他解出了一道物理难题分享给同学;他在床头反复按下按键悉心感受那首《感恩的心》……这些事唯其“小”,才更显得“实”。“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魏祥从不务虚,在求学奋进的路上,他每天把握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爱、实实在在的奋进、实实在在的点滴积累。

三是“感恩之福”。单身母亲12年如一日送儿子魏祥上下学是一种“养育之恩”;同学默默将魏祥的长条凳换成靠背椅是一种“知遇之恩”;善于发现并发挥魏祥特长的班主任老师是一种“伯乐之恩”……当感恩的种子在心里渐渐发芽,向上向善就是他成长的方向。

两位青年对时代的思索说明了什么?

站在历史的时间轴上回望潘晓和魏祥,两个个体在各自的时代里踽踽独行,他们通过自身的思索和实践勾勒出的时代画像迥然不同。

人生的轨迹超越不了时代的条件。潘晓没有上过大学,却渴求知识的润泽;她没有经过历练,却特别想拥有成熟的人生。而魏祥呢,虽然生于苦甲天下之地,但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叩响了清华之门;他不善言辞,却在“让人足够相信”的教育氛围中,“活成了让人尊敬和崇拜的样子”。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人都必须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这“灵敏”表现在潘晓身上,就是他的疑问本质上是青年人走出思想僵化迷信,对人生作出自己的独立思考。正如1982年党中央在给团十一大的祝词中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党和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青年的觉悟和奋斗”。而表现在魏祥身上,却是以苦难孕坚韧、以大爱携平凡的人生实践演绎了新时代的榜样力量。

人生的轨迹超越不了时代发展的阶段。潘晓引发的人生观大讨论,曾被比喻为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初恋”。初恋的爱也许是真挚的,但又往往是稚嫩的;初恋的情也许是急迫的,但又往往是短暂的。那个特殊的时代阶段,让潘晓陷入了“窄”与“宽”的人生之路的诘问中无法自拔;而在新时代里,魏祥所做的,正是在实实在在的“奋斗中摸爬滚打,体察世间冷暖、民众忧乐、现实矛盾,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生的轨迹超越不了时代对青年的引领。潘晓的迷茫实质上是时代的迷茫,在思想禁锢的迷雾尚未散尽的前夜,长于思索的青年们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思想的“真空”;然而对于今天的魏祥而言,时代为他提供了广阔的奋斗舞台,他也在这个舞台上实现了自我。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青年人思想修为时多次辩证地论述“大”与“小”的关系:所谓“大”者,就是谋划时统揽大局,所谓“小”者,就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有道是把小事当成大事做,“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回顾残疾青年魏祥勤于圆梦清华的过程,生动地说明了新时代的青年们那些所有敢于“有梦”的坚持、勇于“追梦”的奋斗无不是在“大”与“小”的时代逻辑中完成的。

是时代的洪流,造就了每一代青年独有的际遇和机缘;让时代的画像,永远为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韶华作证!

文/本报记者雷嘉蒋若静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柬埔寨宣布禁播中国电影《孤注一掷》

柬埔寨宣布禁播中国电影《孤注一掷》

东博社
2023-09-27 16:06:33
国航B6131载着叙总统回国,平安抵达后,两小时后立即返航回国!

国航B6131载着叙总统回国,平安抵达后,两小时后立即返航回国!

杂谈哥闲谈
2023-09-27 19:01:00
广大网友建议:全面取消预制菜,把亚运餐标推广到全国校园

广大网友建议:全面取消预制菜,把亚运餐标推广到全国校园

小萝卜丝
2023-09-27 17:14:43
模特不穿内衣观赛惹非议,本人回应:球员脱衣庆祝也没这么多非议

模特不穿内衣观赛惹非议,本人回应:球员脱衣庆祝也没这么多非议

直播吧
2023-09-27 17:33:12
许家印!实锤了!

许家印!实锤了!

大嘴说天下
2023-09-27 21:15:45
网曝碧桂园大裁员:旗下30个设计院全部解散,员工就地离职

网曝碧桂园大裁员:旗下30个设计院全部解散,员工就地离职

弘扬讲体育
2023-09-27 00:27:38
国际奥委会确认:上海成功申办奥运会资格系列赛

国际奥委会确认:上海成功申办奥运会资格系列赛

运动盛典
2023-09-27 15:06:49
美国不允许全球航空和叙利亚接触,为何却不敢谴责中国?

美国不允许全球航空和叙利亚接触,为何却不敢谴责中国?

斯基栀子
2023-09-27 12:48:15
台湾省女主持从大陆回去后,在节目咆哮:我不是说大陆比台湾好?

台湾省女主持从大陆回去后,在节目咆哮:我不是说大陆比台湾好?

史无戏言
2023-09-27 09:29:02
爆大冷!2-3!英超劲旅轰然倒下,两点球也没用,三笘薫低迷哑火

爆大冷!2-3!英超劲旅轰然倒下,两点球也没用,三笘薫低迷哑火

镜界社评
2023-09-27 19:19:05
就在刚刚!美国向全球宣布计划在中国南海驻军,中美传来四个消息

就在刚刚!美国向全球宣布计划在中国南海驻军,中美传来四个消息

咖啡店的老板娘
2023-09-26 23:59:32
多名恒大高管被捕,许家印被带走!

多名恒大高管被捕,许家印被带走!

牲产队2022
2023-09-27 17:17:31
广东天气预报:冷空气再度升级!断崖式降温11度!彻底冷了

广东天气预报:冷空气再度升级!断崖式降温11度!彻底冷了

呼呼历史论
2023-09-27 20:38:02
不排除被剥夺参赛资格,朝鲜因开幕式上的违规举动遭WADA投诉

不排除被剥夺参赛资格,朝鲜因开幕式上的违规举动遭WADA投诉

历史故事上集
2023-09-27 16:29:19
沈阳一大学女教授下课被拍,网友表示:简直不敢相信!

沈阳一大学女教授下课被拍,网友表示:简直不敢相信!

芳华说历史
2023-09-27 14:57:31
细节透露人品!叙利亚第一夫人在北外演讲,把矿泉水倒到杯子里喝

细节透露人品!叙利亚第一夫人在北外演讲,把矿泉水倒到杯子里喝

故事奇闻
2023-09-27 01:11:38
毛不易病情恶化,多项活动暂停,知情人透露更多:筷子都用不了

毛不易病情恶化,多项活动暂停,知情人透露更多:筷子都用不了

李月小文文
2023-09-27 16:16:44
今年中秋和往年大不同,5个生肖要“躲月”,是哪五生肖,该咋躲?早了解

今年中秋和往年大不同,5个生肖要“躲月”,是哪五生肖,该咋躲?早了解

农夫也疯狂
2023-09-27 14:42:35
港铁:10月11日后来往香港及内地的高铁车票停售

港铁:10月11日后来往香港及内地的高铁车票停售

界面新闻
2023-09-27 11:55:47
央行原副行长范一飞,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贷款融资、业务承揽、工作调动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央行原副行长范一飞,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贷款融资、业务承揽、工作调动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新京报政事儿
2023-09-27 16:26:04
2023-09-27 23:06:44

头条要闻

保育员用胶带粘幼儿嘴部 官方通报称双方已达成谅解

头条要闻

保育员用胶带粘幼儿嘴部 官方通报称双方已达成谅解

体育要闻

陈戌源:嘴上全是主义 心里全是生意

娱乐要闻

热巴时装周生图曝光!妆容老气显沧桑

财经要闻

链家降中介费,有买房者哭晕了

科技要闻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美国将无限期延长对韩豁免"

汽车要闻

别叫我工具车 豹5是台豪华的硬派SUV?

态度原创

健康
房产
家居
教育
游戏

不同人群,适合不同的茶

房产要闻

7690万元!中交拿下陵水城市更新项目!

家居要闻

于芜杂世界中,寻一方静谧归处

教育要闻

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有何不可

梦幻西游低门槛赚钱套路,分析剧情技能妙手空空的搬砖模式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