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早上8点,朝阳区劲松街道东方雅苑小区的核酸采样工作已经进行了1个小时,前来核酸采样的居民络绎不绝,但队伍最长也就十几个人。
“您可能觉得是居民拖着没下来做核酸,其实不是,我们已经安排大家分流做了。”正在现场统筹协调的西大望路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牛磊告诉记者。
因疫情防控需要,4月25日起,朝阳区对部分区域提升了管控措施,东方雅苑小区也被划入了临时管控区。5月4日,北京12区连续3轮区域核酸筛查进入了第2天。
“10号楼下的采样点位人不多了,大家可以优先来这边做核酸,没下楼的也可以尽快下来了。”一大早,牛磊就在居民微信群里发了通知。身穿一身蓝色的防护服,推着电动自行车,牛磊不停地在各点位之间忙前跑后。小区一共有三个核酸采集点,分别设置在北面、中心和南面,住在不同位置的居民就近就能完成核酸采样。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来做核酸的居民不断,但是每支队伍只有不到十个人,排队时间用不了5分钟。
起初,小区的核酸采样工作统一在中心广场进行。临时管控后的第一次核酸,牛磊就发了愁,不仅现场排队的居民过多,耗时也要超过1小时。前来做核酸的居民望着歪七扭八的队伍感叹,半天找不到队尾,还有一些居民集中在核酸采样点周围,咨询问题。
看到这种情况,社区开始想办法。“小区里需要现场做核酸的大概有2000多人,为了提高效率,我把核酸点位从两个增加到了三个。我还注意到,小区的北面、南部各有一处小花园,不如把其中两个点位设置在那里,这样就避免了聚集和排长队。”牛磊说。
由于被划入了临时管控区,牛磊和小区第二党支部书记苗秀莲还为小区9栋楼的居民分别建了自己的“楼宇微信群”。为了提高效率,每次采样的前一天晚上和当日早晨,牛磊、苗秀莲以及分管各楼的社工们就不停地在群里“刷屏”:请居民一定按照时间安排做核酸,7点到9点1号楼,9点到11点2号楼……
经过了多层分流,排队时长明显缩短了,但70岁的苗秀莲仍然“不放心”。每次核酸采样一大早,她便开始了当天2万多步的“走楼串栋”,拿着喇叭在各个楼下广播,反复叮嘱居民要按时下楼、带好身份证。“虽然不带身份证,报号也行,但是这样工作人员又会多花几十秒录入信息,如果人人都不带身份证了,排队的时间就又增加了,耽误的都是咱大家的时间。”苗秀莲说。
据统计,当天仅仅过了2个小时,西大望路南社区已完成了三分之一居民的核酸采样工作,东方雅苑已采样居民超过750人。按照前几日的情况,下午1点左右,“大白”们的工作就基本结束了。“下午我们还会保留一个点位,为没有来做核酸的居民查漏补缺。现在效率提高了,队伍缩短了,我们工作人员这心里也敞亮多了。”牛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