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345热线中心9楼的话房里,27岁的李延泽对着屏幕,认真回复市民留言。噼里啪啦的键盘声中,她一天要处理约200件留言,一刻不得闲。
李延泽是网络受理部班长,负责中国政府网、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等网络留言渠道的待办任务。相比电话受理组,他们的工作大多在指尖上完成。
2021年8月,一段来自中国政府网的转办留言引起她的关注。留言人是一位母亲。她说儿子读大三,患淋巴瘤来北京就诊,要到北大人民医院进行骨髓穿刺手术,由于错过了就医的时间,3天后才能再次就医,再到出检查结果,还要等上7天。儿子发现淋巴瘤已经3个多月了,身体越来越虚弱,希望得到及时救助。
看到留言,李延泽立即电话联系孩子母亲。得知孩子已经做了检查,正在等待住院,她又与市卫健委沟通,并将记录的工单交办处理。
之后,李延泽每天关注着问题的处理进度。经北大人民医院办理,血液科医生为患者进行了骨髓穿刺手术。在接到医院的办理结果后,李延泽再次电话联系孩子母亲,得知问题得到解决,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一条条留言,看似是“小事”,却牵动着李延泽和同事们的心。在三言两语的留言中,他们要精准锁定网民诉求,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快速“接洽”——紧急类的直接电话联系当事人,其他的咨询、诉求、合理建议类工单,或按照登记政策信息答复,或转至办理单位,对方反馈后第一时间答复当事人。
李延泽是2016年入职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的。在接听一个个电话中,她快速成长。2019年开始担任网络受理部班长,专门负责受理网络留言。
从耳畔到指尖,变的是平台,不变的是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
前不久,网民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经开区科创十二街和经惠东路十字路口处因为没有阻车石,长期有机动车占用人行道和盲道乱停车,影响行人安全出行,建议安装相关阻车设备。
李延泽将其交办到了经开区。核实后,区里立即安排道路养护单位对该路口人行步道加装阻车石。5天后,阻车石安装完成。李延泽把办理情况反馈给网民,表示经开区道路养护单位还会加强对市政道路设施的巡查监管工作。“你们真正做到了接诉即办,为民解忧,非常感谢!”网友的这一句评价让李延泽倍感欣慰。
6年来,李延泽接听市民来电1.2万余件,受理网络诉求已有25万余件,对留言办理结果把关并反馈17万余件。有时候,她也会因不被理解而情绪沮丧,每当这时,李延泽会反问自己:“如果他的事发生在我身上,我是什么心情?”李延泽和同事们总是换位思考,站在市民角度去想办法,把群众一桩桩琐事、难事,办成一件件好事、暖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