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滑雪医生养成记:为了4分钟抵达现场 接受4年魔鬼训练

0
分享至

宋新波说,他想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中国有一支强大的医疗保障团队。

对高山滑雪医生而言,普通人连站立都费劲的高山赛道,他们不仅要如履平地,还要在运动员发生意外时4分钟内抵达现场。

为了这4分钟,我国第一代滑雪医生训练了4年。中日友好医院主治医师宋新波是其中一位。

满怀信心报名的宋新波,在第一次训练中就见识了高山滑雪的难度,一度打算“放过自己”。到冬奥会开赛时,他已能负重30斤自如滑行。

宋新波说,他想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中国有一支强大的医疗保障团队。

中日友好医院主治医师宋新波。受访者供图

守望赛道的高山滑雪医生

冬奥会上最会滑雪的人是谁?除了运动员和教练,大概要数高山滑雪医生了。

每天早上6点,宋新波会和队友们一起乘大巴,驶往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上山的路是1个小时,之后,医生们备好自己的雪板和医疗包,分散至赛道和训练道的各个点位,开始一天的值守工作。

位于海坨山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设有7条雪道,雪道坡度大、落差大,是目前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之一,承办大回转、超级大回转、滑降等极具观赏性的比赛项目。

人们时常调侃,“雪道的尽头是骨科”。滑雪是危险系数高的运动,高山滑雪更是如此。在陡峭的冰状雪赛道中,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可达130公里/小时,受伤率在15%以上。冬奥会期间,已有多名运动员出现开放性骨折,有的甚至摔断了动脉。

正因如此,高山滑雪医生是赛事不可或缺的一员。根据要求,一旦有运动员摔倒受伤,医生们要在4分钟之内抵达现场,而除去清空赛道的时间,留给他们的只有1分钟左右。

当宋新波在点位站定,目光会一直紧锁赛道,关注每个从雪上飞速掠过的身影。除非有人轮岗,值守一刻也不能休息,为了确保第一时间赶到,医生必须站在户外。寒冷,是最大的挑战。

宋新波最冷的一次,是在第三赛道的一个风口处值守。冬季的高山上,体感温度低至-35℃,滑雪服、羽绒服、隔离衣、电加热袜子全部穿上,在户外仍会迅速冻透。那一天,有69个国家的运动员在赛道上训练,宋新波的注意力都在场上,结束后才察觉自己浑身发抖、反应迟钝、连手脚都感觉不到,只想睡觉。事后回想,其他滑雪医生也曾出现类似症状,这是失温症的初期表现。

比赛与训练结束之后,医生们才能返回。回程的大巴车上,几乎所有人都在用睡觉补充体力。

2月15日,宋新波在延庆赛区海坨山山顶执行医疗保障任务。受访者供图

四年魔鬼训练 雪技脱胎换骨

刚加入高山滑雪医疗队时,宋新波对自己的滑雪技术颇为自信。

当时,中日友好医院接卫生部门通知,在院内召集会滑雪的外科医生。宋新波滑了四五年的雪,上过高级道,自觉技术不错,且有急诊外科的从业经验,于是报了名。

滑雪医生从各地各医院征集而来,报名后要通过一场线下测试,不少医生未能通过测试,宋新波和两名同事幸运通过了。直到正式进入系统培训,宋新波才发现自己把滑雪想得太简单。

训练从2018年开始,每年雪季都要进行。一天训练5-6小时,持续一个月左右。第一次训练,宋新波就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几个小时练下来,宋新波全身疼痛,结束后饭也不想吃,只想躺下,真躺下了,翻身的动作都不敢做。他一度心想,如果挺不住就算了,坚持到第二周,身体才逐渐适应。

在此之前,宋新波滑雪随心所欲,看比赛也是图个开心,不怎么关心滑雪技术。这一次,团队请来国内顶级的滑雪教练,他才意识到原来一个动作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细节。举例来说,高山滑雪坡度大,加速过程中如果重心不稳,人非常容易摔倒。教练告诉他,要感受到骨骼支架紧紧压在雪板,雪板反弹一部分力,才能保持重心,转弯时则要将重心压在外板方能平衡。

练习并非一帆风顺。滑雪医生随身要携带30斤的医疗包,负重给滑雪增加了难度,摔倒是家常便饭。大多时候是小伤,但也有人摔到严重骨折,被医生队友手术救回。意外发生后,所有人都会神经绷紧,上雪道会更加小心。

滑雪医生的医疗包。受访者供图

第二期训练时,宋新波感到自己的技术有明显提高,原先一天顶多滑四五趟,这时一天十几趟也很轻松,滑雪时身体也不那么较劲了。今年1月,他参加了最后一期培训,在海拔2000多米的海坨山上,冰状雪赛道坚硬光滑,普通人站都站不住,他能稳定自如地滑到93公里时速,雪板仿佛身体的一部分。

这时,宋新波感到自己“确实还可以了”。

保障结束后 要赶紧返岗工作

高山滑雪医疗保障的难度,宋新波对家人只是轻描淡写,偶尔被问起来,他就回答很简单。

四年中,除了雪地上的“魔鬼训练”,他们还要接受急救培训、实地演练、赛事保障,技术提高的同时,也逐渐熟悉了医疗保障的各个流程。

冬奥会正式开幕后,宋新波发现时间比训练时更加紧迫,精神高度紧张。在这场全世界转播的国际赛事中,他暗想,要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中国有强大的医疗保障团队,可以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护。

而随着冬奥会闭幕,宋新波也希望早日完成任务,回到老患者们身边。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元对人民币跌到 7.1,只是时间问题?

美元对人民币跌到 7.1,只是时间问题?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03 23:49:51
“我们才不要你的238亿遗产”,邵逸夫离世,4个子女不送终不继承

“我们才不要你的238亿遗产”,邵逸夫离世,4个子女不送终不继承

聚合大娱
2025-05-08 11:55:09
白玉兰的一张合照,把对蒋奇明的“排挤”体现得淋漓尽致

白玉兰的一张合照,把对蒋奇明的“排挤”体现得淋漓尽致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7-03 15:47:33
欧盟憋不住,对中国提3个要求,不允许不答应,王毅的应对太绝了

欧盟憋不住,对中国提3个要求,不允许不答应,王毅的应对太绝了

素衣读史
2025-07-03 13:43:01
“警界彭于晏”,抓完人把嫌犯女友睡了

“警界彭于晏”,抓完人把嫌犯女友睡了

法律读品
2025-07-03 17:13:08
抗美援朝决策内幕,毛泽东彭德怀激烈争论,毛主席拍桌:必须出兵

抗美援朝决策内幕,毛泽东彭德怀激烈争论,毛主席拍桌:必须出兵

内向的故事小生
2025-07-02 11:20:59
每体:巴萨计划下周付解约金,注册不了也不会让尼科自由转会

每体:巴萨计划下周付解约金,注册不了也不会让尼科自由转会

懂球帝
2025-07-04 05:43:07
南航机长坠亡后续!工作考核细节曝光:考核的不是资质是人情世故

南航机长坠亡后续!工作考核细节曝光:考核的不是资质是人情世故

美美谈情感
2025-07-03 22:30:09
男篮世青赛超级大冷门!法国被淘汰无缘8强:中国队却被坑惨了?

男篮世青赛超级大冷门!法国被淘汰无缘8强:中国队却被坑惨了?

篮球快餐车
2025-07-04 05:19:57
都走光了还不自知!地铁上短裙女孩这样坐,合适吗?

都走光了还不自知!地铁上短裙女孩这样坐,合适吗?

说点真嘞叭
2025-07-04 08:16:05
洪剑涛喝茶被赶后续:视频经过剪辑,老板曝真相,网友果然没猜错

洪剑涛喝茶被赶后续:视频经过剪辑,老板曝真相,网友果然没猜错

往史过眼云烟
2025-07-01 12:17:56
六年前因批评鸿茅药酒,被跨省追捕的医学硕士,今生命进入倒计时

六年前因批评鸿茅药酒,被跨省追捕的医学硕士,今生命进入倒计时

素衣读史
2024-12-25 11:12:50
青岛一地管道漏水致路面塌陷一公交车受困,官方通报

青岛一地管道漏水致路面塌陷一公交车受困,官方通报

界面新闻
2025-07-04 09:54:41
7月3日最新消息:养老金调整通知落空,事退人员涨幅前景如何?

7月3日最新消息:养老金调整通知落空,事退人员涨幅前景如何?

兴史兴谈
2025-07-03 18:13:07
重磅 !特朗普将访华

重磅 !特朗普将访华

华人星光
2025-07-03 13:33:11
阿塞拜疆宣布关闭所有俄语学校!英德签署防御条约

阿塞拜疆宣布关闭所有俄语学校!英德签署防御条约

项鹏飞
2025-07-03 22:04:41
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嫁给68岁的王奎荣,惨遭群嘲的她如今怎样了?

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嫁给68岁的王奎荣,惨遭群嘲的她如今怎样了?

冷紫葉
2025-07-04 00:10:16
当饭馆,不再是一个纯粹的饭馆。咱们就应该警惕,穆斯林背后意图

当饭馆,不再是一个纯粹的饭馆。咱们就应该警惕,穆斯林背后意图

生活魔术专家
2025-07-03 08:43:43
摊牌了,46岁章子怡突然官宣好消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摊牌了,46岁章子怡突然官宣好消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大歪歪
2025-07-03 15:37:18
“限籍令”失效了?长安的荔枝5位主演竟4个国籍,33位配角纯老外

“限籍令”失效了?长安的荔枝5位主演竟4个国籍,33位配角纯老外

二月侃事
2025-06-13 12:14:38
2025-07-04 10:39:00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欣喜若狂 一直想干的大事终于干成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欣喜若狂 一直想干的大事终于干成了

体育要闻

你永不独行!球迷前往安菲尔德悼念若塔

娱乐要闻

王嘉尔年收四成借朋友 竟遭人间蒸发

财经要闻

闯祸电芯商部分产线停产!罗马仕通知停工

科技要闻

苹果要“掀桌子”了?秘密武器曝光

汽车要闻

纯电续航180km/或30万级 方程豹钛7四季度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穿越三国!赤壁古战场藏了多少英雄传奇?

亲子要闻

美国媳妇边生孩子边喝冰水,震惊中国阿姨:还不坐月子!不可思议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