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滑雪医生养成记:为了4分钟抵达现场 接受4年魔鬼训练

0
分享至

宋新波说,他想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中国有一支强大的医疗保障团队。

对高山滑雪医生而言,普通人连站立都费劲的高山赛道,他们不仅要如履平地,还要在运动员发生意外时4分钟内抵达现场。

为了这4分钟,我国第一代滑雪医生训练了4年。中日友好医院主治医师宋新波是其中一位。

满怀信心报名的宋新波,在第一次训练中就见识了高山滑雪的难度,一度打算“放过自己”。到冬奥会开赛时,他已能负重30斤自如滑行。

宋新波说,他想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中国有一支强大的医疗保障团队。

中日友好医院主治医师宋新波。受访者供图

守望赛道的高山滑雪医生

冬奥会上最会滑雪的人是谁?除了运动员和教练,大概要数高山滑雪医生了。

每天早上6点,宋新波会和队友们一起乘大巴,驶往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上山的路是1个小时,之后,医生们备好自己的雪板和医疗包,分散至赛道和训练道的各个点位,开始一天的值守工作。

位于海坨山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设有7条雪道,雪道坡度大、落差大,是目前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之一,承办大回转、超级大回转、滑降等极具观赏性的比赛项目。

人们时常调侃,“雪道的尽头是骨科”。滑雪是危险系数高的运动,高山滑雪更是如此。在陡峭的冰状雪赛道中,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可达130公里/小时,受伤率在15%以上。冬奥会期间,已有多名运动员出现开放性骨折,有的甚至摔断了动脉。

正因如此,高山滑雪医生是赛事不可或缺的一员。根据要求,一旦有运动员摔倒受伤,医生们要在4分钟之内抵达现场,而除去清空赛道的时间,留给他们的只有1分钟左右。

当宋新波在点位站定,目光会一直紧锁赛道,关注每个从雪上飞速掠过的身影。除非有人轮岗,值守一刻也不能休息,为了确保第一时间赶到,医生必须站在户外。寒冷,是最大的挑战。

宋新波最冷的一次,是在第三赛道的一个风口处值守。冬季的高山上,体感温度低至-35℃,滑雪服、羽绒服、隔离衣、电加热袜子全部穿上,在户外仍会迅速冻透。那一天,有69个国家的运动员在赛道上训练,宋新波的注意力都在场上,结束后才察觉自己浑身发抖、反应迟钝、连手脚都感觉不到,只想睡觉。事后回想,其他滑雪医生也曾出现类似症状,这是失温症的初期表现。

比赛与训练结束之后,医生们才能返回。回程的大巴车上,几乎所有人都在用睡觉补充体力。

2月15日,宋新波在延庆赛区海坨山山顶执行医疗保障任务。受访者供图

四年魔鬼训练 雪技脱胎换骨

刚加入高山滑雪医疗队时,宋新波对自己的滑雪技术颇为自信。

当时,中日友好医院接卫生部门通知,在院内召集会滑雪的外科医生。宋新波滑了四五年的雪,上过高级道,自觉技术不错,且有急诊外科的从业经验,于是报了名。

滑雪医生从各地各医院征集而来,报名后要通过一场线下测试,不少医生未能通过测试,宋新波和两名同事幸运通过了。直到正式进入系统培训,宋新波才发现自己把滑雪想得太简单。

训练从2018年开始,每年雪季都要进行。一天训练5-6小时,持续一个月左右。第一次训练,宋新波就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几个小时练下来,宋新波全身疼痛,结束后饭也不想吃,只想躺下,真躺下了,翻身的动作都不敢做。他一度心想,如果挺不住就算了,坚持到第二周,身体才逐渐适应。

在此之前,宋新波滑雪随心所欲,看比赛也是图个开心,不怎么关心滑雪技术。这一次,团队请来国内顶级的滑雪教练,他才意识到原来一个动作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细节。举例来说,高山滑雪坡度大,加速过程中如果重心不稳,人非常容易摔倒。教练告诉他,要感受到骨骼支架紧紧压在雪板,雪板反弹一部分力,才能保持重心,转弯时则要将重心压在外板方能平衡。

练习并非一帆风顺。滑雪医生随身要携带30斤的医疗包,负重给滑雪增加了难度,摔倒是家常便饭。大多时候是小伤,但也有人摔到严重骨折,被医生队友手术救回。意外发生后,所有人都会神经绷紧,上雪道会更加小心。

滑雪医生的医疗包。受访者供图

第二期训练时,宋新波感到自己的技术有明显提高,原先一天顶多滑四五趟,这时一天十几趟也很轻松,滑雪时身体也不那么较劲了。今年1月,他参加了最后一期培训,在海拔2000多米的海坨山上,冰状雪赛道坚硬光滑,普通人站都站不住,他能稳定自如地滑到93公里时速,雪板仿佛身体的一部分。

这时,宋新波感到自己“确实还可以了”。

保障结束后 要赶紧返岗工作

高山滑雪医疗保障的难度,宋新波对家人只是轻描淡写,偶尔被问起来,他就回答很简单。

四年中,除了雪地上的“魔鬼训练”,他们还要接受急救培训、实地演练、赛事保障,技术提高的同时,也逐渐熟悉了医疗保障的各个流程。

冬奥会正式开幕后,宋新波发现时间比训练时更加紧迫,精神高度紧张。在这场全世界转播的国际赛事中,他暗想,要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中国有强大的医疗保障团队,可以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护。

而随着冬奥会闭幕,宋新波也希望早日完成任务,回到老患者们身边。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1岁女保洁在半推半就下,与28岁小伙发生性关系,怒而报警

41岁女保洁在半推半就下,与28岁小伙发生性关系,怒而报警

小博士说科普
2023-03-23 21:47:10
战争一旦爆发,中国3000架飞机根本上不了场?俄专家讲出了真相

战争一旦爆发,中国3000架飞机根本上不了场?俄专家讲出了真相

讲者普拉斯
2023-03-22 22:10:11
央视发视频“靠力气赚钱心里才踏实”,画面一幕遭狂喷,最终下架视频

央视发视频“靠力气赚钱心里才踏实”,画面一幕遭狂喷,最终下架视频

小星球资讯
2023-03-13 17:50:02
该来的都会来!广东强降雨之后,还有7~11℃降温

该来的都会来!广东强降雨之后,还有7~11℃降温

美人茶话会
2023-03-24 00:19:44
4月将至,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除了高房价之外,还要面临4个难题

4月将至,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除了高房价之外,还要面临4个难题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3-03-24 02:26:53
钟丽缇大女儿:因穿着问题,引发巨大的争议,网友:太开放了吧?

钟丽缇大女儿:因穿着问题,引发巨大的争议,网友:太开放了吧?

于默默爱娱乐
2023-03-22 14:25:23
北约多国送上“大礼”,泽连斯基一个劲感谢,德国却泼了一盆冷水

北约多国送上“大礼”,泽连斯基一个劲感谢,德国却泼了一盆冷水

3号国际站
2023-03-22 18:08:46
印媒曝光:3年前,若非中国99A坦克上得快,印军可能真敢动手

印媒曝光:3年前,若非中国99A坦克上得快,印军可能真敢动手

双马尾班长
2023-03-23 19:22:32
泰国军方突袭缅泰边境一座大楼,发现数百名PDF,缴获大量武器

泰国军方突袭缅泰边境一座大楼,发现数百名PDF,缴获大量武器

一点儿军事
2023-03-23 19:33:52
命真大!缅甸佤邦政府高层亲自下令,将进了园区的合肥大学生解救

命真大!缅甸佤邦政府高层亲自下令,将进了园区的合肥大学生解救

黄小资讯
2023-03-23 21:07:29
3.15之后,民众怨声载道,因为大家发现了1个比造假还严重的问题

3.15之后,民众怨声载道,因为大家发现了1个比造假还严重的问题

去染已
2023-03-23 20:33:52
1元钱网购一头“野生大象”,是否属新型诈骗?

1元钱网购一头“野生大象”,是否属新型诈骗?

海报新闻
2023-03-23 16:42:10
中国女篮最新消息!国家队名单调整,张隆离开四川队,热身赛确定

中国女篮最新消息!国家队名单调整,张隆离开四川队,热身赛确定

体坛瞎白话
2023-03-23 17:01:06
涨价!ARM发出授权调整通知:按每台手机售价的1%收取!

涨价!ARM发出授权调整通知:按每台手机售价的1%收取!

雷科技
2023-03-23 16:55:00
又一百万大网红塌房,粉丝光速取关...

又一百万大网红塌房,粉丝光速取关...

科技狐
2023-03-23 16:51:41
拜登该睡不着了!关键时刻,俄罗斯在北冰洋试射波塞冬核鱼雷

拜登该睡不着了!关键时刻,俄罗斯在北冰洋试射波塞冬核鱼雷

环球参考
2023-03-24 02:43:52
与美西方摊牌当天,普京对华承诺:愿与三大洲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

与美西方摊牌当天,普京对华承诺:愿与三大洲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

袁周院长
2023-03-23 14:54:38
风流一生,睡过4000位美女,77岁却死在了年轻老婆的手里

风流一生,睡过4000位美女,77岁却死在了年轻老婆的手里

林小朱影院
2023-03-23 14:41:30
伟伟道来 | 第393天,对于中国的劝和促谈,美国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转变

伟伟道来 | 第393天,对于中国的劝和促谈,美国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转变

经济观察报
2023-03-23 10:48:05
巴特勒35+9 希罗22分 巴雷特26+6+5 热火击退尼克斯

巴特勒35+9 希罗22分 巴雷特26+6+5 热火击退尼克斯

直播吧
2023-03-23 10:14:04
2023-03-24 05:06:44

头条要闻

中国小伙应聘泰国鱼粉厂被骗至缅甸:不知被转卖几道

头条要闻

中国小伙应聘泰国鱼粉厂被骗至缅甸:不知被转卖几道

体育要闻

常规赛最后阶段复出?詹姆斯:今天我未接受评估 无复出时间表

娱乐要闻

陈慧琳车祸后首现身 面部僵硬险毁容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华为P60 Pro上手 专属于你的影像旗舰

汽车要闻

全球首款搭载帝瓦雷音响 腾势N7将于年中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艺术要闻

自然与众生 《五感的建筑—隈研吾建筑设计展》开启全国巡展

家居要闻

白墙搭配弧形设计,尽显高级质感

本地新闻

塌房的橄榄菜,在潮汕餐桌上到底啥地位?

亲子要闻

网友晒出幼儿园弟弟一张奖状“干饭领头羊”,网友:干饭是孩子的真本事。

公开课

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差点成了中国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