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十四五”时期,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作出部署安排。为使社会各界更好理解《规划》的主要内容,中央网信办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规划》各项重点任务进行研究解读,共同展望数字中国建设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人类社会在经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浪潮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作为重点内容,着力推动民生保障体系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民生保障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一、“十三五”期间我国民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十三五”期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纲要民生领域的建设目标和发展任务,积极探索应用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教育、医疗、就业、文旅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实现全新突破。
数字教育迈入新阶段。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我国数字教育已由起步应用阶段迈入融合创新阶段,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支撑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十三五”期间,我国学校网络基础环境基本实现全覆盖,优质资源供给和教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三个课堂”应用深入推进,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基本形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教师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现代化成效显著,教育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3.4万门,学习人数达5.4亿人次,慕课数量与学习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数字医疗取得新成就。“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信息化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建设投入、互联互通持续加强,远程医疗加速优质资源进一步下沉,“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行动有力开展,应用水平潜力释放。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水平全面加强,新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加快应用示范。积极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有序发展,注重发挥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从实验室到临床一线,从病原检测、流行病溯源、快速筛查到疫苗研发,从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到互联网医院,在线医疗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等限制,持续推动我国医疗数字化发展进程。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6月,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2.39亿,占网民整体的23.7%。
数字就业打开新空间。随着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时空界限被进一步打破,形成了协同、开放、多边的经济模式。新的经济模式加速新的工作岗位不断涌现,新就业形态随着数字技术发展逐步兴起,凭借容量大、门槛低、灵活性强等特征,互联网平台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以电子商务行业为例,2019年我国电子商务直接吸纳就业和创业人数达3115.08万,电子商务带动信息技术、相关服务及支撑行业从业人数达2010.57万。不断涌现的新行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催生一批又一批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新职业新岗位。2020年7月,人社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的第三批新职业,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互联网营销师、城市管理网格员、信息安全测试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等数字化新职业赫然在列,直播销售员、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等新工种成为正式职业称谓。
数字文旅拓宽新边界。“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文旅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作为线下文旅的有益补充,形成了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共同促进的良好格局。一是加速更广泛的分享,用数字技术将大量文物、艺术作品、文旅资源数字化,借助网络平台,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地搜索、了解、观看相关文物和资源。二是实现更高效的交互,借由更加高速的信息传输和网络平台,让文旅产品交易、供求信息对接、内容分享更加快速高效。借助云计算等技术,有利于供给方更了解需求方,双方的交易效率更高。三是实现更有质感的体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能让游客在购买前、旅游中都可以获得更有品质的体验,如云旅游、沉浸式演艺、沉浸式游乐项目等。四是获取更便捷的信息,通过互联网、APP、微信、微博等多种信息渠道,游客可以获取关于目的地的全方位信息,旅游出行更加便捷。尽管疫情影响了线下文旅产业发展,但在线旅游预订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营销,截至2021年6月,我国的在线旅游预订用户规模达3.67亿,占网民整体的36.3%。
二、“十四五”期间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对我国民生保障各领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规划》提出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对于提升我国民生福祉、全民受教育程度,完善卫生健康体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的便捷化水平。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其对民生保障能力的提升驱动作用不断凸显。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与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深入融合发展,“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正在逐渐成为现实,民生保障服务的便捷化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用户选择在线上接受多层次、多领域的课程学习和职业教育,通过手机APP等线上手段开展问诊和预约挂号,借助相关政务网站、网上招聘就业平台等找寻工作等等。《规划》的出台,能够进一步提升现有民生保障体系的数字化水平,加快民生保障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步伐,降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的服务和治理成本,持续推动我国民生保障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的均等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但民生保障服务的供给能力在城乡、区域以及不同人群之间仍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例如,随着城市建设迅速推进,我国城市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民生保障体系,教育、医疗、就业、文旅等民生资源供给充沛,相比较而言,广大乡镇和农村地区则极为贫乏。再如,快速部署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通常只考虑到健康的青壮年群体,往往会忽略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群体使用体验,客观上使这些人群成为“信息弱势群体”。《规划》的出台,为进一步弥合城乡区域数字鸿沟、优化信息无障碍环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提升民生保障体系的均等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的精细化水平。随着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快速渗透,我国民生保障体系的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例如,通过推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可实现针对单个用户制定“独一无二”的教育方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再如,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在智能医疗设备和医药研发中的应用,可减轻医务工作者的诊断压力,提升诊断的精准度,实现诊疗手段的“千人千面”,科研工作者借助相关技术还能加快医药领域的研发效率。《规划》的出台,能够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体系的精细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民生领域的提质增效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规划》顺应了时代潮流,彰显了时代主题,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
三、“十四五”期间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的重点方向
《规划》从国家层面对“十四五”期间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就业、数字文旅的重点任务和工程做出了明确要求和积极部署,内容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既有“软件”层面的体制机制建设,又有“硬件”层面的平台系统建设。总体而言,《规划》兼具宏观指导性和微观操作性,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数字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
一是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助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规划》对此作出了系列安排。例如,提出“发挥在线教育、虚拟仿真实训等优势,深化教育领域大数据分析应用,不断拓展优化各级各类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明确了信息化手段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要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信息技术、智能技术进一步扩大国内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丰富完善已有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案,通过探索扩大学分银行试点及成果积累、认证和转化,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终身教育。
二是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医疗普惠服务水平,助力建设健康中国。《规划》强调要深化和拓展医疗信息化应用范围,普及应用居民电子健康码,加快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持续提升偏远农村地区远程医疗设施设备普及等等。这一系列重要任务的提出,旨在提升数字医疗的普惠化水平,利用数字技术使优质医疗资源尽可能触及更多的人民群众。此外,《规划》提出统筹开展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建设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加快异地转诊、就医、住院、医保等医疗全流程在线办理,进一步推动实现全国医保“一张网”,为人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化医疗服务。
三是以数字化手段优化社保就业服务,推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规划》指出“提升基本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数字化供给能力,优化在线服务功能”“深化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产业人才供需对接与精准服务力度”“建设退役军人网络服务体系,打造退役军人互联网服务平台”等等。这一系列重要任务安排,能够提升人民群众办理社保业务的效率,促进产业人才更加便利地找到匹配工作,更好解决退役军人的就业需求。此外,《规划》提出要建设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体系,健全失业监测预警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度,及时为失业人群提供必要协助,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从根本上降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四是以数字化手段丰富文旅和体育服务,推进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规划》提出要通过数字化建设推动文化馆、博物馆等各类文化资源“线上化”,通过培育云旅游、云直播、云演艺等新业态,推动实体景区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借助必要的数字化手段,可将线下丰富、优质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迁移到线上,打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互鉴和繁荣发展。
作者:李颖新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