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中元节在这些缅怀先烈、追思先辈、寄托哀思的时节里,我们要大力营造平安、文明、环保、和谐的祭扫氛围,弘扬孝亲敬老、厚养薄葬、慎终追远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明治丧、生态安葬、低碳环保祭扫的新风尚,保护辖区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市民政局、首都文明办发起“理性追思、文明祭扫”的倡议。发扬传统美德,倡导厚养薄葬;严防火灾事故,保护生态环境;祭奠革命先烈,学习英雄事迹;党员干部带头,推动移风易俗。
祭扫的传统习俗,通常采用烧纸钱、燃蜡烛、放鞭炮等方式进行祭奠逝者、祭扫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这类的传统祭扫方式,既浪费了大量财富资源,加剧了环境污染,甚至引发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又助长了歪风邪气和封建迷信的滋生蔓延,显得与现代社会文明格格不入,也逐渐背离了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必须从改变人们祭祀方式和旧思想做起。
文明祭扫已经日益成为共识。“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这样的文明祭扫方式既触动人心,又体现了浓厚的人性关怀。而随着互联网的广域覆盖,网络祭扫也成为一种简朴、文明的祭扫方式。毕竟,“心香一瓣”与“高香一束”相比,发乎于心、体现于情的追思感怀不逊色分毫,而文明的进步却得以体现。符合新时代文明内涵的祭扫方式,远比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等传统方式更符合今天的时代要求,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移风易俗、端正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而这种孝亲感恩与慎终追远,还包含着对民族历史的追忆和对先烈的敬仰。
现在,我们倡议文明祭扫、绿色祭祀,就是要以简约、环保的文明方式寄托哀思,突出缅怀逝者德行、弘扬先人品格,承接着先辈们传承而来的良好家风和文化传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的同时树立现代文明的行为意识,进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倡导文明祭扫。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网上祭奠,家庭追思会讲一段往事等多样式、现代式祭扫活动。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用更加健康、文明的方法进行表达。 告别祭祀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营造文明祭祀的社会氛围。党政机关、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以及广大共产党员、共青积极分子,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带头人,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
倡导绿色祭祀。树立环保意识、科学意识、公德意识,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
倡导安全祭扫。加强防火意识,维护生态安全。由于用火不慎而引发的森林火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保护林业生态成果需要我们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党风政风带动社会民风,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牢记遗志,不忘初心,让文明祭扫成为我们的一种自觉与习惯。
北京实创上地物业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