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2345本月接到200余条“礼让斑马线”电话,市民有这些提议)
斑马线,不仅是生命线,也是一条文明线。8月初,北京市开始集中治理不礼让斑马线的违法行为。记者梳理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发现,8月1日至8月30日,一个月时间内,12345热线收到近250个来电反馈,其中,174条直接反映机动车司机“不礼让行人”,80条来电支招“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包括重新施划人行横线,为无灯管控的斑马线增设红绿灯,路口增加电子眼管控等。
建议1:
无灯管控斑马线增设信号灯
“我每天下班从地铁十号线草桥站出来,往西走到三环回家,要经过四条斑马线,玉泉营桥下京开辅路双方向的几处斑马线简直太难通过了,私家车和货车根本没人礼让斑马线,只有偶尔遇到公交车和礼橙专车能让一下。”市民刘女士向12345热线反映了这个困惑,她希望交管部门介入调查,如果条件允许,能否设置交通信号灯,或是摄像头。
记者梳理发现,没有红绿灯管控的斑马线难通行成为市民反映较多的问题。针对市民的疑惑,交管部门第一时间给予答复。
有市民反映:“德胜门鼓楼东南角的位置上,没有红绿灯,司机不礼让行人。”对此,交管部门解释,德胜门桥南接北二环、北接京藏高速路,每日交通流量极大,可能出现个别素质不高的机动车驾驶员不礼让行人的情况。但环岛属于环形快速通行路段,设置目的为快速通行减少交叉,若在此环岛附近设置信号灯将会导致德胜门外大街的通行效率大幅降低,加剧路面拥堵,不宜在此区域设置信号灯。
左安门桥上的环岛也遇有同样的问题。有市民疑惑,为什么只有北向南方向设信号灯?东城交通支队解释,如在环岛其他方向使用信号灯控制交通流量,会增加南二环、东二环、左安门内大街、方庄路及周边地区人车流量和通行压力,造成道路拥堵通行困难。针对斑马线上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问题,交管部门也将增派巡逻警力加大管控力,及时纠正治理各类违法行为。
当前交通部门正在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等活动,还有的市民则提出建议,部分路口已经模糊的斑马线、标志线等应该重新施划,对市民加以提醒。比如高先生就提出,北三环东向西方向,马甸桥东公交车站的辅路,早晚高峰时人流量很大,辅路车站到主路车站的人行横道线明显偏窄,机动车逐渐减速等标志线已经模糊,大量机动车根本没有减速,非常危险。他建议尽快重新画线,在路面上增加“减速慢行、礼让行人”等文字提示。
建议2:
增加抓拍机动车不礼让电子眼
全市已有464个探头升级,在没有交警现场执法的情况下,通过电子眼就可以拍摄处罚“机动车斑马线不避让行人”。不少市民通过12345反映周边缺少相关类型监控设备,询问某些路口是否在电子眼监控范围内,并且希望全市多增加一些这样的电子眼。
闫先生说,朝阳路住邦2000写字楼东侧十字路口红绿灯处,经常有车辆闯红灯,非常危险,此处没有拍违探头,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协调此处安装拍违探头。
接诉即办。朝阳支队双桥大队第一时间到朝阳路与八里庄路交叉路口走访研究,决定在朝阳路与八里庄路交叉路口信号灯处增设摄像头,并已纳入到下一步计划当中。“但受施工条件、电力供应、资金拨付或工作流程等影响,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增设,在此期间,我们将定点维护与巡逻管控相结合,执法处罚与疏导劝阻相结合,进一步加大管控力度。”
“曙光花园中路曙光花园小区门口的人行道是否装有记录处罚不礼让斑马线行为的摄像头?如果没有是否能给安装?”针对王女士的询问,海淀交通支队回复称,会将市民反映的建设需求向交管局业务部门进行上报,力争纳入到下一步建设项目规划中。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针对不礼让行人非现场监控设备已经开始逐步建设,市交管局正在全力推进相关工作、逐步完善。
建议3:
多一些便捷的监督方式
得知北京交警随手拍APP可以上传抓拍到的不文明驾车行为,孙先生兴奋了一阵,但实测后的感受是,“真的来不及拍。”
“手机相册的照片和视频无法直接上传,只能通过APP来录。”小邓说,“即便提前打开小程序,过马路时也来不及对准屏幕按下拍摄键,大家不是专门为了举报才过马路。”
小邓说,自己前两天上午早高峰时段,就在西城区红莲南路和广安门车站西街的交叉路口看到,一辆丰田车左转不打灯,转向时抢道强行超车左转,不礼让斑马线,擦着行人闯过横道线,而后扬长而去。“能不能再多一些官方的举报渠道,举报方式更便捷一些?”他建议,交管部门进一步研究,如何对没有警察也没有电子眼监控的斑马线加强监管。
记者了解到,除了“随手拍”,目前市民还可打12345热线反映遇到了机动车不礼让行为,但还需要市民提供发生的具体时间和机动车车牌号,并尽量提供全面信息,为交管部门寻找车辆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