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北京市科协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介绍了“发挥科协组织优势,做强企业创新服务”和“打造北京·亦庄科技馆之城,建设北京市科技工业旅游示范区”,大力推动创新文化建设,服务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经验做法与会人员围绕创新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会议由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维成主持,市科协党组书记马林、经开区工委书记王少峰出席并讲话,经开区工委副书记张继红、经开区科协、各区科协主要领导、园区科协、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有关人员、部分科技场馆主要负责人和市科协有关部门、事业单位领导及相关人员、经开区部分企业共计60人参加会议。
北京要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到2035年实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需要发展创新文化,形成会用、善用、用好北京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将这些潜在的创新条件变为现实的创新动力,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文化氛围。创新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特别是在当今原始性创新已成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核心的年代,在知识产权已成为重要财富源泉的年代,在人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的年代,构建建设有利于创新思想迸发、创新梦想实现的创新文化已经现实的摆在我们面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文化建设的探索为利用好北京丰富的创新资源促进企业创新,为利用企业活跃的创新活动影响和带动社会提升科学普及水平,市民提高科学素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近些年,经开区大力挖掘区内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资源,开展颇具特色的企业创新服务,积极建设科技创新文化,构筑科技创新生态。先后成立开放式企业科协333家,占全市企业科协的三分之一强,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52.85%,规上企业占比35.73%,成为推动经开区创新发展的主力军。挂牌成立“北京院士专家工作站”28家,引进院士38名,联合企业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强力支持和保障。经开区作为全市首批 “创新簇”工作试点单位,积极对接学会资源与企业需求,取得亮眼成绩。目前,已建设企业创新簇47家,其中市级企业创新簇44家,占全市(246家)的18%,促成了50余项科技项目合作。支持企业科协建设了34家“科技工作者之家”,6家技术创新中心,有力推动了企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整合区域资源,系统打造“科技馆之城”。推动“科技馆之城”成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展示的新窗口、首都科普教育基地的新阵地、工业旅游事业发展的新引擎以及科技信息交流的新平台,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首都创新文化、工程师文化、工匠文化的科技文化先导区。现已标准化开展首批“北京·亦庄科技馆”管理认定,正式授牌首批50家北京·亦庄科技馆,发布“尖端创新在亦城”“科技研学在亦城”“无人科技在亦城”“学史力行在亦城”“乐活悦享在亦城”5条首批北京·亦庄科技馆之城旅游精品线路,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进行市场化运营,积极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合作开发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研学项目、合作开发IP衍生文创产品等。目前科技馆之城体系内企业共接待各类团体预约突破300场,平均达到往期的1-1.5倍。
经开区工委书记王少峰在讲话中指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历经近30年发展,已经成为北京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的主平台和首都实体经济主阵地。近年来,在北京市科协的指导下,经开区在创新资源整合、创新人才引进、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大力探索。一是推进科普工作。结合经开区实际,用好企业科普资源,打造科技馆之城,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服务,也为实体经济、高新技术发展服务。二是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推进开放型企业科协建设,特别是积极推动生产型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建设研发中心;三是打造协同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国家级研发中心落户亦庄,与龙头企业、研究院共同打造公共研发平台为产业集群服务;四是出台各种政策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发挥科协组织的枢纽作用。促进科协工作与经开区各项工作融合开展。“十四五”时期,经开区将继续加大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创新集群、建设创新文化、构建创新生态、培育科技人才、完善政策体系,全力支撑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市科协党组书记马林充分肯定了此次经验交流会的形式、效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科协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要求各区科协、园区科协学习推广经开区经验,大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一要着眼科协组织工作特性,在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布局落子。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中,要求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蔡奇书记指出,五中全会提出支持北京、上海、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是中央着眼于“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北京来说是极好的机遇。党中央在战略上布好局,北京在紧要处落好子,就是要率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抓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的需求和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二要着力加强创新生态建设。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增强创新链条的协同力、强化公平竞争的驱动力,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更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必然要求。要继续加强“首都学术”主平台建设,继续推动开放型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发挥好北京工程师学会平台作用,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营造创新一流环境;三要着力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科协组织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要以推动科普资源充分释放为抓手,积极推动科研主体科普,激发企业主体科普,盘活区域科普资源,促进科普融合发展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夯实创新社会基础。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北京经开区区史馆和合众思壮北斗导航有限公司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博物馆,深刻感受创新文化建设氛围,深刻感受经开区生生不息的创新创业精神,深刻感受经开区科技创新蓬勃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