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夕阳再晨的生日,在夕阳再晨成立十周年之际,5月16日庆祝夕阳再晨成立十周年大会在北京邮电大学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以“十年·志愿”、“十年·初心”、“十年·奉献”、“十年·感恩”、“十年·成长”为子主题,回顾了夕阳再晨十年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中华志愿者协会会长、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原司长宋志强,中国老龄协会原一级巡视员曹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主任艾多,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巡视员韩龙彬,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副主任龚波,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孙洪祥出席会议。
来自全国老龄协会、中国科协、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北京团市委、市志联、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老龄协会、东城区民政局、昌平团区委、海淀区委组织部、欧美同学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市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枭龙科技、京东科技、滴滴出行、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卫健委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北京开放大学等各相关部门、行业伙伴和专家导师代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公益时报、环球慈善杂志社、抖音、快手等媒体代表,以及北京榜样、老年学员及首都38所高校青年志愿者代表等共计200余人参加了大会,并有超过15000观众通过图文和视频直播在线观看。
大会伊始,夕阳再晨联合创始人何绍森致欢迎词,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机构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中华志愿者协会会长、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原司长宋志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十年的心血和智慧,催开了璀璨的志愿服务之花,结出了骄人的公益事业硕果。我们欣喜的看到,夕阳再晨的志愿服务已经拓展到全国19个城市、百余所高校,拉起了20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服务了上百万的老年人。夕阳再晨已经成为志愿服务领域的一个标杆,积攒了志愿组织的良好口碑,树立了志愿者的光荣形象,在全社会发挥了榜样引领和典型示范效应。为你们点赞!”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巡视员韩龙彬表示,通过夕阳再晨看到了北京高校青年一代的时代风范,并从 “推动时代发展进步、与时代同频共振”、“彰显助人为乐、积德行善、守望互助的精神”、“磨砺坚毅品质、促进青年成长”三个方面,充分肯定了夕阳再晨为社会文明进步、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与青年成长成才所做出的贡献!他说:“夕阳再晨所取得的成绩,与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学院和各位老师们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是离不开的,展现了北邮立德树人、崇尚奉献的鲜明价值导向!”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回忆到,从2012年在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初次相遇,这些年一直作为夕阳再晨的“老朋友”,见证了夕阳再晨从一个“活动”变成一个“平台”——用科学的精神让公益行走在康庄大道上。“夕阳再晨搭建起桥梁和纽带,让老年人紧紧跟着时代之车一起向前,让夕阳和晨曦之间的黑夜有了温暖,被更多具有志愿精神的志愿者用星光点亮!”他充分肯定了夕阳再晨在帮助老年人跟上信息时代、弥补数字鸿沟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并期待夕阳再晨在“十四五”规划——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互助性、普惠性养老服务中做出贡献!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孙洪祥表达了对夕阳再晨的深切关爱:“今天我们迎来了夕阳再晨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夕阳再晨发起于北邮,也成长于北邮,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夕阳再晨不断成长和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积极地价值,传递了更多向上向善的美好力量!”他指出,夕阳再晨用实际行动诠释北邮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北京邮电大学将不断为广大青年搭建成长成才的实践平台、为社会各界传递身边模范的榜样力量!
夕阳再晨艺术团、朗诵表演艺术家丁文杰和竹韵老师与志愿者王铭瀚、刘妍生动演绎了原创诗歌《夕阳再晨,用青春陪伴夕阳》,夕阳再晨第一次走进社区开展服务的场景在眼前涌现……2011年北京邮电大学“希望工程·激励行动”活动负责老师王玥、第一次举办科技助老活动的有色设计院社区主任郭宁、第一次招募的夕阳再晨志愿者孙玉婷等纷纷走上台前,共忆初心。
十年助老路上,涌现出许多传递科技正能量的志愿者和反哺社会的老年学员们,会上他们也收到了夕阳再晨精心准备的特别礼物——夕阳再晨十周年纪念奖章。
温暖诙谐情景剧《科技助老》、振奋活泼的《中国青年志愿者之歌》、动听暖心的《在你身边》,都流露着志愿者和公益导师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大会现场夕阳再晨为公益导师代表、志愿者代表、高校代表颁发了夕阳再晨十周年纪念奖章。
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由20多所高校的70余位故事采编志愿者们共同采访汇编而成的、总计约30万字的《橙子的故事——夕阳再晨志愿服务纪实》也在此次大会中正式发布!随后,夕阳再晨联合创始人罗旭、公益中心主任隋明哲共同发布了《夕阳再晨发展史(2011-2021)》,这本书总计10万多字,记载了夕阳再晨从萌芽期到探索期、发展期的奋斗历程,并详细梳理了每年的大事记、核心骨干及成员名单、所获荣誉及奖项以及媒体报道与社会关注。
随后,夕阳再晨创始人张佳鑫发表《十年志愿,你我同行》主题演讲,将庆祝活动引入高潮!从回忆和姥姥视频通话的经历所引发的“初心”,到历年夕阳再晨志愿者的“奉献”,到对公益导师和师友们的“感恩”,再到组织及个人的“成长”,张佳鑫真情流露出对母校北京邮电大学的感恩,并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夕阳再晨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从全国最大的青年助老公益组织、到全国最大的青年社会服务公益组织,夕阳再晨将在下一个五年开展“夕阳再晨十大行动”。一是夕阳再晨“赋能计划”——为银行、交通、物业、医疗、社会组织等各个行业及领域专业开展助老服务提供支撑;二是夕阳再晨“全媒体计划”,建立新媒体中央厨房,助老服务内容精准上线;三是搭建社区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居家老人的精准服务;四是志愿服务促进社区治理,建设社会治理领域的“新基建”;五是推动夕阳再晨“乡村振兴计划”,带动老少边穷地区、红色革命老区及广大乡村地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六是探索保障性住房共建共治模式,为最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温暖;七是助力城市有机更新,让老旧小区改造“软硬兼备”,推动共建美好家园;八是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采用MEC边缘智能技术、XR混合现实技术推动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落地基层;九是打造医务社工全流程综合服务基地,推进社会工作促进康养服务;十是反哺教育,联合各大高校相关专业、打造协同育人示范基地。
最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主任艾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副主任龚波共同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队授旗,共同启动“夕阳再晨智慧助老行动”!从十年前的“科技助老”到而今的“智慧助老”,夕阳再晨从电脑教学、手机教学、应用教学,陪伴着老人走进信息化社会,并在未来将重点将公交、地铁、购物、就医等生活场景作为教学重点,将朝着浸入式、场景式教学演进,并开发远程医疗、5G融媒等方面的智能应用课程。
下午,与会嘉宾就“青年志愿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乡村振兴”共四个专题开展研讨,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室研究员杨团、中国青年报社党委委员、编委兼共青团媒体总监黄勇、上海海洋大学张祖平教授、北京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小平、北京志愿服务联合会特聘专家、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专家评审和韧、荣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于静等专家学者交流踊跃,围绕主题积极发言,对夕阳再晨未来五年至十年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开展研讨。
大会结束后,嘉宾们乘坐“梦想班车”,沿着夕阳再晨的成长之路,一路巡游北京邮电大学、花园路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学院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等夕阳再晨服务基地,在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中,共同回顾夕阳再晨的发展历程,并了解夕阳再晨从志愿服务到社区治理的发展脉络和服务成效!
故事分享、互动游戏、歌曲传唱……随着夜幕降临,夕阳再晨的工作人员、志愿者核心骨干以及历届“橙子”的代表在装饰着浪漫小夜灯的“屋顶花园”,度过了一个浪漫感人的“星空之夜”,而志愿精神就是点亮夜空的启明!
十年来,夕阳再晨的志愿者们成长为守初心、肯奉献、懂感恩的新时代青年,在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服务祖国和人民!在未来,夕阳再晨将带领广大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服务和奉献的道路上再续新篇,用专业回报和服务社会!夕阳再晨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让老年人更好的享受新时代的智慧生活,坚定走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之路,为在华夏大地谱写无愧于时代的“中国之治”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