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151.4万亩平原生态林被纳入科学管理体系)
记者今天(10月28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经过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首都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14.85%提高到2019年底的29.6%。为了更好地保护造林绿化建设成果,北京有151.4万亩共7千多万株的平原森林被纳入平原生态林养护,得到精细化管理。
面积达1500亩的锦绣大地平原生态林是第一轮百万亩造林的成果,在生态林经营示范区内,养护工人正在对生长状况不佳的油松和国槐进行标记并伐除,疏伐后地面施撒了两种园林绿化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肥料。按照近自然经营理念,示范区将林木划分为目标树、伴生树、干扰树三个主要类型,通过低强度疏伐长势不佳的树木,打开林窗,改善整片林地的光、热、水、肥等条件,让目标树在更好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同时为下一步林下补植创造环境条件。
这片生态林经营示范区通过修建小微湿地、悬挂人工鸟巢、补植食源植物等措施,营建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此外,示范区还加大了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数量,杜绝禁用、限用农药,避免林地土壤受到更多污染,实施高质量林木绿色养护。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林业工作总站站长杜建军介绍,平原生态林分为生态涵养型、景观游憩型、生态廊道型和综合利用型四大类,林地养护管理也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现精准养护。目前全市共有474支养护队伍、5.8万养护人员参与到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工作。
目前,北京已建成了平原生态林养护管理市级示范区20处、区级示范区33处。全市还在林地中打造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367个,悬挂人工鸟巢1540个,建设小微集雨湿地141处。
“处于建设期的平原生态林,补植补造、修枝整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基础管护工作仍是重头。而进入营林期的生态林要逐步将工作重点从管护转向经营。”杜建军说,全市将大力推进平原生态林养护经营产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城区的林地将建设城市休闲公园和城市森林,在绿隔地区建设郊野公园,在乡村营造村头片林(村头公园)。为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还将加强森林游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各种亲子、康养、体验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