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 > 正文

首都机场43岁西跑道首次大修本月内将完工,盲降系统全面升级

0
分享至

(原标题:首都机场43岁西跑道首次大修本月内将完工,盲降系统全面升级)

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婷婷)这个黄金周,首都机场西跑道大修工程仍在紧张施工,按照计划,大修将于10月下旬完工投运。这是43岁的西跑道自2000年沥青混凝土加铺后开展的首次大修。


大修引入“数字监理”——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对沥青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摊铺压实等各个环节实现全程监控,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西跑道大修完成后其使用寿命将提升至20年,较以前工艺的设计年限增加了5年。日前,新京报记者对西跑道大修工程现场探访。

首都机场43岁西跑道首次大修本月内将完工,盲降系统全面升级

西跑道大修现场,工程预计10月下旬完工。摄影/新京报记者 陶冉


西跑道大修结束后使用年限达到20年


首都机场西跑道建成于1977年,道面材料为水泥混凝土板,这也是当时国内外机场道面建设最常用的材料。

目前,首都机场共有三条跑道,分别是中跑道、西跑道和东跑道。2000年,随着西跑道道面接近使用寿命,首都机场对西跑道进行第一大修,在这次大修过程中,改性沥青混凝土取代了水泥混凝土板,施工人员将改性沥青混凝土加盖在水泥混凝土上,这相当于在西跑道道面上加盖了一层被子。

首都机场西跑道大修系列工程跑滑工程组负责人曹承介绍,西跑道在2000年大修时,最上层使用了一种名为湖沥青的材料。按照当时的工程技术施工方法,道面使用年限为15年。也就说从理论上来看,西跑道从2015年开始“超期服役”。

尽管超过其使用年限,但是西跑道的性能依然非常好,平整度也能够很好地满足飞机起降的要求,不过随着寿命的延长,道面出现细小的裂纹。


“在西跑道达到使用寿命之后其大修就提到日程,但是由于首都机场另外一条跑道——中跑道是1996年加盖,比西跑道加盖还要早,所以我们优先对中跑道大修,之后再进行西跑道大修。”曹承说,之所以选择今年9月份动工这个节点,除了中跑道大修早已完成之外,也考虑到今年是大兴机场投运之后第二年,北京“一市两场”的运营格局减少了首都机场的运营压力,因此西跑道大修不会对北京“两场”整体运行带来较大影响。

曹承透露,由于此次大修运用了多项新技术,比如北斗导航定位技术、“智能跑道”、沥青混凝土定制等,西跑道大修完成后其使用寿命将提升至20年,较以前工艺的设计年限增加了5年。

跑道“盖子”三层均使用湖沥青


西跑道全长3200米,本次工程就是在这3200米上“做文章”。


首先,跑道两端各400米由沥青混凝土道面调整为水泥混凝土道面。对此,曹承解释说,飞机起飞阶段跑道承受最大的荷载,而水泥混凝土道面强度高、稳定性好,可以更好地满足飞机起降的需要。

除跑道两端的400米进行施工调整外,跑道中间的2400米在施工过程中也大有讲究。


曹承介绍,此次西跑道大修分上、中、下三层进行摊铺,上面层6厘米,中面层7厘米,下面层8厘米,并确保每层沥青都有足够的压实度。其中,上面层为功能层,其作用是保证道面平整,飞机在滑跑时旅客会感到比较舒适;中面层和下面层为结构层,其主要作用是“托”住整条跑道。在本次大修过程中,上中下三层全部加入了湖沥青,与改性沥青按比例混合使用,以此显著改善沥青的性能。

与普通沥青相比,湖沥青的高温性能具有明显优势,它能够保证跑道在夏季,不会出现轮辙,而轮辙正是威胁飞机运行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曹承介绍,湖沥青在北京城区路面,比如长安街、三环路、四环路的主路路面上面层都有所运用,这次首都机场将这项“黑武器”整体运用于三层道面材料中,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西跑道的使用性能。


首都机场成为国内首家在跑道大修中三层道面都使用湖沥青的机场。 


首都机场43岁西跑道首次大修本月内将完工,盲降系统全面升级

工程建设者曹承展示加在沥青中的材料。摄影/新京报记者 陶冉


在西跑道大修现场,记者就看到湖沥青这种材料,在没有使用之前、它呈黑色的颗粒状,经过一系列加工,这如小黑球一般的湖沥青便可变身成强化跑道性能的“武器”。

除了湖沥青,记者在现场还看到另外几种在道面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首当其冲的是黑色颗粒状的抗车辙剂,其作用是有效抑制高温下道面车辙的产生,避免因为车辙的原因导致跑道关闭。白色聚酯纤维的作用是让沥青上面层具备很好的整体粘结性;高粘剂则可以保证沥青道面在低温时有很好的抗开裂性,提高沥青的低温性能;改性剂主要作用是为沥青改性,它和普通沥青搅拌在一起,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拌和、剪切等环节,形成改性沥青。

曹承介绍说,如果把西跑道道面沥青比成一个调色盘,那么湖沥青,以及以上这些材料则是点缀其中的各种色彩,它们组合起来使这个调色盘更加适用,跑道道面性能更加优越。

沥青摊铺过程运用北斗导航


在本次西跑道大修中,施工工艺也有了显著改进,引入“数字监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化施工过程中的北斗导航系统。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台台施工车辆的车顶或者车的一侧,都装有一个像蘑菇一样的探头,其作用就是接收北斗导航信号。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可以对沥青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摊铺压实等各个环节实现全程监控,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

曹承说,跑道摊铺速度和路线非常重要,过快、过慢都不符合要求,因此使用北斗导航后,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后台系统便可实时监控摊铺机的工作状态,一旦其操作不符合规定即可迅速对其干预,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

这种名为“数字化监控设备(摊铺机)”的机器还可以针对沥青摊铺工艺的特性,加装各类传感器及显示平台,以获取摊铺时的摊铺温度、厚度、速度、宽度等数据,通过4G信号传输至云平台,实现现场机群协同作业。

曹承告诉记者,跑道施工对施工工艺的要求更加精准,任何一个疏漏都会导致跑道的安全问题。以摊铺温度为例,有的沥青摊铺温度需要在160摄氏度以上,有的则需要170摄氏度以上。所以当把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摊铺机上之后,沥青温度就会随时由传感器读取并上传到后台,技术人员可实时监控并干预机器的工作情况,实现施工过程的全监控。


首都机场43岁西跑道首次大修本月内将完工,盲降系统全面升级

安装在摊铺机上的用以接收北斗信号的接收器。摄影/新京报记者 陶冉 


西跑道背上“动态心电图仪”


在本次西跑道大修中,工程技术人员还给跑道背上了一整套“动态心电图仪”。这个属于跑道的特制“动态心电图仪”由很细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探测仪等组成,它们被安置在跑道道面内部以及道面两侧。这套 “动态心电图仪”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自动向技术人员传输跑道健康情况。

曹承解释说,埋在道面内部的传感设备主要监测跑道道面是否发生形变,是否有脱空等“疾病”。另外,长期的数据积累也能够为西跑道什么时候再进行维护,什么时候需要小修、中修、甚至大修提供数据支持。

而道面两侧的探测器则可以监测跑道上的“不速之客”,比如石子、鸟类等威胁航空安全的物体,工程师们管这部分系统叫机场跑道外来物(FOD)探测系统。曹承告诉记者,西跑道的外来物探测系统反应灵敏,在主动发现侵入跑道的外来物体后,可以第一时间向工作人员发出预警。当系统发出预警之后,场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上道清除这些物体,确保航班起降安全。

大修过程中还将新建一条滑行道


跑道是供飞机起降的区域,如果把机场跑道形容成高速公路,那么滑行道则是与高速公路相平行的辅路。辅路如果修建得宽,那么车辆进出高速路时就不容易发生拥堵,通行效率会极大提升。

滑行道也是这个道理。在本次西跑道大修过程中,首都机场除了开展跑道大修,还对C滑行道同步进行翻修,并且新建了D2滑行道,让西跑道拥有两条平行滑行道,有效提升西跑道的运行使用效率。

曹承介绍,D2滑行道全长1300米,总宽44米,一期工程长度700米,已经于西跑道大修前完工,现阶段正在进行与跑道连接点的建设工作。


首都机场43岁西跑道首次大修本月内将完工,盲降系统全面升级

施工人员正在检查西跑道道面摊铺情况。摄影/新京报记者 陶冉


对话工程建设者曹承:

“工作是越干越细,胆子越干越小。”


新京报:你经历过多少次首都机场的跑道大修?


曹承:2013年、2015年、2017年、2020年,我已经经历了4次首都机场的跑道大修,前三次是中跑道大修,今年是西跑道大修。

新京报:经历了那么多次的大修工程,你自己感觉有哪些不一样?


曹承:除了施工工艺的进步,我觉得工作人员对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我们的工作是越干越细,胆子越干越小。

之所以说越干越细,是因为以前我们把自己放在建设单位的角度,主要是总体控制,抓工期、质量、安全。现在我们更多地参与到具体的施工组织过程当中,而不再仅仅是工程管理。比如这次西跑道大修,我们既要参与施工全过程,还要深入到设计方案的确定上,这是我们参与度最高的一次。

胆子越来越小是因为以前实际施工较标准可能有1%的偏差,但是现在我们很难接受这种程度的瑕疵,对施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偏差率已经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

新京报:为了保证工程能够按照预计完工,你们需要做哪些工作? 


曹承:从季节上来说,跑道大修动工的时间一般选择4、5月份,或者9、10月份,这几个月份北京雨水较少,气温适宜,如果晚于10月份,天气就凉了,不适合开展机场场道施工。

今年情况有些特殊,降水次数较常年偏多。雨水大,地面就比较潮湿,不适合沥青摊铺作业,必须要等到地面完全晾干才能施工。所以,从大修工程开始,我们自己都开玩笑说工作时间是“887”,也就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一周7天,除了睡觉都盯在工地,现在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工期,我们目前也是想尽办法保证工期,但前提是不拿质量去换工期,不拿安全去换工期,只有安全和质量得到保障,最后完成大修的西跑道才是一个“良心”的工程。

新京报:西跑道大修工程量有大?


曹承:除了对3200米的跑道道面进行大修,我们还要同步进行C滑行道大修、D2滑行道建设、西跑道外来物探测系统建设、西跑道加装禁止进入排灯、C滑行道中线灯升级改造、西跑道环场路建设等共计7个主体项目。工程均为同时实施,因此工程量很大。每天施工物料超过到一万五千吨,有2500人同时在工地上施工。

新京报:西跑道大修完成后,对于旅客出行来说将有什么改变?


曹承:首都机场开展西跑道大修,以及同期进行C滑行道大修和D2滑行道建设可以有效地提升西跑道的运行使用效率,对首都机场整体运行将带来显著的“提质增效”,给旅客也能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另外,西跑道当前的盲降等级是一类盲降系统,也就是说能见度在800米以上飞机可以进行降落,大修完成后,西跑道整体的盲降系统将提升至二类,能见度在400米以上都可以降落。为了配合这一升级,在大修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C滑行道中线灯升级改造,通过灯光加密配合西跑道盲降系统的升级。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马瑾倩 校对 吴兴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祝贺,中国22岁金花夺首冠!带走25万奖金,和母亲抱一起哭泣

央视祝贺,中国22岁金花夺首冠!带走25万奖金,和母亲抱一起哭泣

硬核的中妈妈
2023-09-23 21:02:08
事大了!张家界打人事件后续:警方发出严厉通报,必须深查到底!

事大了!张家界打人事件后续:警方发出严厉通报,必须深查到底!

影孖看世界
2023-09-23 21:15:41
江苏一女子闲着没事,在老公要扔的包里,翻出一套7年前买的房子

江苏一女子闲着没事,在老公要扔的包里,翻出一套7年前买的房子

嘻呱互联
2023-09-23 22:05:07
李泽楷高调迎接梁洛施回家,梁正式入主李家,郭嘉文豪宅已经易主

李泽楷高调迎接梁洛施回家,梁正式入主李家,郭嘉文豪宅已经易主

乡下小陶
2023-09-24 04:13:57
拥有一个乌克兰女友是种什么体验?不需要有钱,但要身体健康

拥有一个乌克兰女友是种什么体验?不需要有钱,但要身体健康

顿顿有肉的小池
2023-09-11 16:01:30
近6场1胜1平4负!海港官微遭攻陷:哈维尔和徐新滚蛋

近6场1胜1平4负!海港官微遭攻陷:哈维尔和徐新滚蛋

体坛野秀才
2023-09-23 23:08:04
云核变量刘夏媒体沟通会内容公开,清清白白,大家都误会她了

云核变量刘夏媒体沟通会内容公开,清清白白,大家都误会她了

时光中的过客
2023-09-23 21:15:03
“扎心了”!华为员工食堂照片疯传网络,网友惊叹不已

“扎心了”!华为员工食堂照片疯传网络,网友惊叹不已

攻心职场
2023-09-20 22:14:48
一晚捞金5000万?进了伊能静直播间的网友,都在狂念“金钱咒”

一晚捞金5000万?进了伊能静直播间的网友,都在狂念“金钱咒”

金融八卦女
2023-09-23 14:58:36
绝了,拒绝13亿欧!张康阳硬气,国米赢得敬畏+未来,剑指三冠王

绝了,拒绝13亿欧!张康阳硬气,国米赢得敬畏+未来,剑指三冠王

阿泰希特
2023-09-23 21:24:41
我国特勤美女保护巴西总统夫妇,腰里别着像是一把伯莱塔92式手枪

我国特勤美女保护巴西总统夫妇,腰里别着像是一把伯莱塔92式手枪

历史遗失的真相
2023-09-21 17:51:04
20个罕见事实,全球臀部最大的女人,产道放大2000倍的样子

20个罕见事实,全球臀部最大的女人,产道放大2000倍的样子

科普大侠
2023-09-22 03:16:11
中国体育的耻辱!球迷围堵要求蔡斌下课,女排可能连奥运都去不了

中国体育的耻辱!球迷围堵要求蔡斌下课,女排可能连奥运都去不了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3-09-23 23:32:28
中文慢慢失去了加密功能,网友神吐槽

中文慢慢失去了加密功能,网友神吐槽

哈留学邦
2023-09-18 12:15:43
删减16分钟引进内地,至今依旧是标杆!

删减16分钟引进内地,至今依旧是标杆!

电影分享会
2023-09-14 13:11:49
男孩生长发育顺序,家长存好了,我只发一次

男孩生长发育顺序,家长存好了,我只发一次

辣妈的亲子时光
2023-09-21 10:04:19
冯唐说:单位里,领导让你干杂活,如果你听信爹妈那一套,认为领导是在锻炼你,那你就更惨了。

冯唐说:单位里,领导让你干杂活,如果你听信爹妈那一套,认为领导是在锻炼你,那你就更惨了。

职场不靠谱攻略
2023-09-19 08:52:49
乌克兰四分五裂局势已经无法逆转,验证了60年前毛主席的英明决断

乌克兰四分五裂局势已经无法逆转,验证了60年前毛主席的英明决断

及格的历史课代表
2023-09-23 11:54:59
趁人不注意,直接撤下女明星的裤子,这是什么鬼操作?...

趁人不注意,直接撤下女明星的裤子,这是什么鬼操作?...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3-09-22 07:00:43
25万老房子,弟弟出30万买下,35岁施工员:拒绝是我最对的决定

25万老房子,弟弟出30万买下,35岁施工员:拒绝是我最对的决定

施工员小天哥
2023-09-23 06:11:15
2023-09-24 08:56:49

头条要闻

北京朝阳住建委转让154套"新房"遇冷 专家:价格高

头条要闻

北京朝阳住建委转让154套"新房"遇冷 专家:价格高

财经要闻

美国汽车工人罢工升级,影响几何?

体育要闻

潮起亚细亚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万众瞩目

娱乐要闻

杨颖番位风波后首现身 鞠躬感谢粉丝

科技要闻

不是所有科技,都会走向“《奥本海默》式”结局

汽车要闻

搭载灵犀智驾2.0 宝骏云朵灵犀版于26日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家居
房产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非遗评剧,唐山历史纵深处的文化名片

亲子要闻

小女孩自己给自己化了个妆,妈妈看到后都被震惊到了

家居要闻

复合多元的场景布局,独享惬意生活

房产要闻

重磅!三亚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

公开课

生产一架歼20只需8天?央视高调曝光生产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