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应急管理局获悉,今日(9月15日),北京全市转入非汛期。截至9月15日,北京市迎来60场降雨过程,累计降雨381.6毫米,比去年同期341.9毫米偏多一成。
今年北京呈现出主要降雨过程集中偏晚、局地雨强较大、灾害损失小、蓄水效果明显四个主要特点。全年累计发布各类预警34次,通过短信发布提示性信息9次。
据介绍,今年北京市加强28支市级防汛抢险队伍专业训练,备齐冲锋舟、救生衣、生命探测仪等各类专业防汛抢险装备和物资。补充新增救生圈、移动发电机等10类防汛应急物资;落实防汛抢险队伍1000多支20余万人。
开展50个山洪地质灾害险村防洪避险转移演练。结合永定河生态补水开展永定河流域防洪实战演练和堤防抢险练兵。全市共开展各类防汛演练1000余次。
加强与天津、河北等省市雨水情、预警信息共享和联合汛情会商,加强跨界河流、山洪沟等上下游、左右岸工作协调,确保流域洪水联合调度协同有序开展。平谷区联合密云区、顺义区、天津市蓟州区及河北省三河市、兴隆县六方建立蓟运河(泃河)流域“五联一会”工作制度,实现汛情通报、雨情共享和联防联动。门头沟区与相邻的县、乡镇、村建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实现点对点对接。
汛期各级防指最大限度预防和规避了灾害风险,确保整个汛期全市运行平稳。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等城区加强危旧房屋、低洼院落、地下空间、在建工地巡查看护,及时抽排低洼路段积滞水;门头沟、房山、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山区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及时组织险村险户群众安全转移,做好民俗户管理和野游人员劝返;通州、顺义、大兴等平原区严密监测河道水位,强化巡堤防守,及时处置积水险情。
目前北京全市防洪基础设施汛期运行平稳,有效发挥了行洪、排涝和蓄水作用。当前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约30亿方,较汛前增加1.67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