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 > 正文

京港地铁将在年内完成4号线所有53列列车多功能区改造

0
分享至

——京港地铁采取多项举措缓解客流压力 助力绿色交通发展

【2020年9月14日】日前,有细心的乘客在搭乘地铁4号线时发现,列车里有了一些小变化,有部分列车的车厢内座椅减少了、空间变大了,不但方便了携带大件行李或乘坐轮椅的乘客,在早晚高峰期间,这样的列车也更能“装”了。

1京港地铁工作人员正在拆除一组3人座椅,该位置将改为多功能区
1京港地铁工作人员正在拆除一组3人座椅,该位置将改为多功能区

2京港地铁工作人员正在为列车多功能区安装新型扶手杆
2京港地铁工作人员正在为列车多功能区安装新型扶手杆

3工作人员安装列车多功能区上方的灯罩
3工作人员安装列车多功能区上方的灯罩

4列车多功能区改造后,工作人员使用贴纸对侧墙板进行遮盖
4列车多功能区改造后,工作人员使用贴纸对侧墙板进行遮盖

5列车多功能区改造完成后将增加列车载客容量、缓解客流压力
5列车多功能区改造完成后将增加列车载客容量、缓解客流压力

4号线列车开展多功能区改造 缓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

据悉,这是京港地铁自2019年起,持续开展的4号线列车多功能区改造。2020年年内,4号线所有53列列车将全部完成改造,目前已完成28列,改造后的列车将陆续投入运营,进一步方便乘客出行。

此次改造延续2019年对列车的改造方案,即拆除列车中部两节车厢内的4组3人座椅,增设为多功能区,方便乘坐轮椅的乘客、携带婴儿手推车及大件行李的乘客出行。同时,在拆除座椅的部分保留了原有顶部扶手杆、车门旁及贯通道旁边竖直方向的立杆,方便乘客在车内站稳扶好。改造列车投入运营后,在高峰期增加了列车载客量,增强了列车运力,提升了乘客出行体验。据测算,53列列车全部改造完毕后,4号线及大兴线全天可以增加约8000人次的载客容量。

据悉,在改造开始前,京港地铁针对线路客流、列车载客情况开展了调研;其次,考虑列车载客余量,在确保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的情况下,经过多次评估、试验后,制定了最终的改造方案。自改造列车上线运行开始,京港地铁从官方微博、微信、热线等多渠道均收到积极的反馈。

多举措多角度助力绿色交通发展

随着轨道交通路网的发展,京港地铁所辖线路日均客运量从2009年4号线开通之初的53.5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4条线路总计日均客运量203.8万人次。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地铁客流出现下降。目前,京港地铁所辖各线客流已逐步回升。

为给乘客提供更为顺畅的出行体验,除4号线列车多功能区改造以外,京港地铁还采取多项举措,进一步缓解客流压力,助力绿色交通发展。

4号线西直门站空调改造,为乘客打造舒适的出行空间。京港地铁对4号线西直门站空调系统进行升级改造。2020年7月,改造后的空调系统已在4号线西直门站站厅运行,经过实地测量,站厅的平均温度约为25℃;2020年9月,站台的空调改造后也已投入使用,站台平均温度约为27℃。站厅与站台作为站内乘客活动区域,通过整体改造,车站环境更加舒适。

14号线将台站双向闸机改造,方便乘客快速进出站。14号线将台站是一座“潮汐客流”的车站,为方便乘客快速进出站,京港地铁将该站北站厅5台单向闸机改为双向闸机。在早晚高峰时段,工作人员会根据进、出站乘客数量,调整闸机进站、出站模式,减少乘客在进出站时排队等候的时间,为乘客节约通勤时间。

4号线北京南站恢复周五周日夜间延长运营。自8月28日(周五)起,4号线北京南站恢复延时运营。每周五、周日,4号线北京南站开出的上行方向(开往安河桥北站)末班车延长运营30分钟,末班车发车时间由23:15延长至23:45,保障晚间抵京旅客顺利出行。

一站一方案,保障乘客顺畅出行。京港地铁各车站制定“一站一方案”的举措,根据车站位置、客流情况、出入口布局、乘客进出站路线及站内结构等因素,制定每个车站的工作日高峰时段的疏导措施。早晚高峰期间,增派工作人员在大客流车站的自动售票机、进出站闸机旁进行引导,保障乘客快速进出车站。

通过套跑方式缩短小交路行车间隔。京港地铁4号线及大兴线采用大小交路套跑模式组织行车(大交路从安河桥北站至天宫院站,小交路为安河桥北站至新宫站),通过套跑方式缩短小交路的行车间隔;同时,早高峰期间视客流情况加开临客,提升全线整体客运效率,进一步缓解客流压力。截至目前,京港地铁4号线工作日早高峰由南向北方向最小发车间隔低于2分钟。

京港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给乘客提供更优质的出行体验,响应“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交通发展理念,京港地铁持续关注乘客需求,完善设备设施,推出多项贴心服务。未来,京港地铁还将秉持“以客为先”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运营管理及乘客服务水平,打造现代城市出行空间,为乘客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创造便利,助力城市绿色交通发展。

关于京港地铁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简称“京港地铁”)成立于2006年1月16日,是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各出资49%组建而成的合作企业。目前,京港地铁以PPP模式参与投资、建设并运营北京的地铁4号线、14号线、16号线,并负责运营管理大兴线,还将以租赁经营模式运营17号线。2019年,京港地铁所辖各线日均客运总量约为203.8万人次,目前,4号线工作日早高峰由南向北方向最小发车间隔低于2分钟。

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登陆京港地铁官方网站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港地铁微信小程序及微信服务号。

1

2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近在中国流行的“甲流”是不是就是新冠病毒?

最近在中国流行的“甲流”是不是就是新冠病毒?

荷兰豆爱健康
2023-03-29 18:11:37
脑梗来临前,会先经历6个症状!劝告:一旦出现,别轻易忽视了​

脑梗来临前,会先经历6个症状!劝告:一旦出现,别轻易忽视了​

番茄养生堂
2023-03-30 17:34:10
1962年,一个美国画师做人体绘画的照片,欧美一直崇尚微胖为美

1962年,一个美国画师做人体绘画的照片,欧美一直崇尚微胖为美

妖妖浅谈
2023-03-31 11:17:38
李立群和家人深夜去日料店用餐起争执,因菜价太贵李立群拒绝付款

李立群和家人深夜去日料店用餐起争执,因菜价太贵李立群拒绝付款

映衬社会的身影
2023-03-31 19:40:15
美国如果执意同中国开战,恐怕开战即输,难以维持世界第一的实力

美国如果执意同中国开战,恐怕开战即输,难以维持世界第一的实力

科学知识点秀
2023-03-31 08:45:03
Netflix (网飞)史上争议最大的五部电影

Netflix (网飞)史上争议最大的五部电影

海外影视娱乐
2023-03-31 10:13:15
两艘中国潜艇潜入美西海岸,美军全程浑然不知,美事后吓出一身汗

两艘中国潜艇潜入美西海岸,美军全程浑然不知,美事后吓出一身汗

星球军事
2023-03-30 18:04:11
事实证明,“消失”的央视一姐董卿,已经走上另一条大道

事实证明,“消失”的央视一姐董卿,已经走上另一条大道

罗尔说史
2023-03-29 13:45:44
上海一八旬老人家中死亡,现场并无异样,民警:脸上有蹊跷...

上海一八旬老人家中死亡,现场并无异样,民警:脸上有蹊跷...

上观新闻
2023-03-30 14:01:38
巴西总统卢拉无限期推迟访华!合作协议暂停,马来总统来华谈项目

巴西总统卢拉无限期推迟访华!合作协议暂停,马来总统来华谈项目

暖男大狗
2023-03-30 15:11:34
重庆一对母女家中遇害细节曝光,15岁女儿是学霸,律师丈夫不在家躲过一劫

重庆一对母女家中遇害细节曝光,15岁女儿是学霸,律师丈夫不在家躲过一劫

刘新谈社会
2023-03-31 19:33:57
买啥车好呢?

买啥车好呢?

曾经是校草
2023-03-30 19:01:04
36岁大妈狂沟21岁乳猪男,长达三个月频繁骚扰...

36岁大妈狂沟21岁乳猪男,长达三个月频繁骚扰...

湛江朋友
2023-03-30 20:11:24
东南亚媒体如何评价李显龙的访华之旅?

东南亚媒体如何评价李显龙的访华之旅?

中国网
2023-03-31 14:50:24
无人墓地四周全是人形影像,理想回应了!特斯拉也有过类似事件

无人墓地四周全是人形影像,理想回应了!特斯拉也有过类似事件

市界
2023-03-29 19:08:12
胡歌: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感谢过薛佳凝照顾我

胡歌: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感谢过薛佳凝照顾我

楠姐聊娱乐
2023-03-29 21:11:58
六台记者:巴萨想给梅西1+1合同年薪6-700万欧,可获营销收入分成

六台记者:巴萨想给梅西1+1合同年薪6-700万欧,可获营销收入分成

直播吧
2023-03-31 11:30:02
曝中年男星爱搞多人运动,一次叫三四个外围女,还让助理门外把风

曝中年男星爱搞多人运动,一次叫三四个外围女,还让助理门外把风

王珍一的自留地
2023-03-28 01:55:08
李泽楷出席内地会议,被调侃说不好国语!身旁白发女子十分吸睛!

李泽楷出席内地会议,被调侃说不好国语!身旁白发女子十分吸睛!

娱乐团长
2023-03-30 21:48:25
全球有85%的海龟,藤壶长满全身沉入海底死亡,海龟杀手名副其实

全球有85%的海龟,藤壶长满全身沉入海底死亡,海龟杀手名副其实

创速极风
2023-03-30 16:16:38
2023-03-31 23:16:49

头条要闻

媒体:李强总理安利杭州亚运会 透露出重要信息

头条要闻

媒体:李强总理安利杭州亚运会 透露出重要信息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广州城消亡:一场有预谋的"送葬"

娱乐要闻

林心如和霍建华"婚变风波"再升级!

科技要闻

孟晚舟:华为向死而生 怎能不成仁?

汽车要闻

MG7一下推出六款车 要我肯定果断选2.0T

态度原创

房产
旅游
游戏
亲子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已正式启动验资排卡,越秀两项目你去抢了吗?

旅游要闻

杭州旅游攻略

海外网友热议RNG击败TT

亲子要闻

这个甲流病毒太厉害了。

公开课

越南为了恢复人口实行一夫多妻,下场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