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今天(9月4日)开幕。与往届不同的是,顺应疫情背景下会展业“从实体走向虚拟,从线下走向线上”这一发展趋势,本届服贸会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
服贸会为什么是在此时、在北京召开?本届服贸会的筹备情况如何,都有什么特色和亮点?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服贸会在筹备过程中,都有哪些难点,如何突破?从“京交会”到“服贸会”已经举办6届,都有哪些成果?日前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服贸会北京市筹办与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
服贸会将助推世界经济恢复,提振全球发展信心
新京报:为什么要举办服贸会?
闫立刚:首先,服贸会是促进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世界经济的产出中六成来自服务业,发达国家平均超过七成,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占比超过1/5,全球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的比重超过了3成。过去十年,服务贸易增速比货物贸易快60%,制造业也在从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化,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50%以上。
2017年,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超过50%;去年是53.9%,服务贸易连续六年全球第二。但我国服务业、服务贸易的质量还不高,通过服贸会展示全球服务贸易的最新产品、技术、模式、成果,促进全球服务贸易互惠共享、学习交流,促进我国服务业、服务贸易交流与发展,提高全球的竞争力。
其次,服贸会是我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服贸会聚焦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主动宣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决心,有助于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服贸会也是全球第一个内容涵盖国际服务贸易所有领域的国际展会,依托服贸会,国际社会可以就服务贸易规则进行对话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推动全球服务贸易繁荣发展。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剧烈冲击,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也受到巨大影响。服贸会上将展示全球特别是我国抗疫成果,展示在疫情下催生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新成果,通过展示、交流、交易,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内循环,融入国际循环,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增添新优势,为推动世界交流、交易做出新贡献。
新京报:本届服贸会为什么是此时、在北京召开?
闫立刚:2020年服贸会是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线下举办的第一场国际经贸活动,通过展览、交流、交易,集中展示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果,研讨交流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新成果、新趋势,有助于释放我国坚持经济全球化、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扩大开放的积极信号,助推世界经济恢复,提振全球发展信心。
选择北京,一是北京服务业、服务贸易走在全国前列。北京服务业2019年占GDP的比重达到83.5%,比全国高近30个百分点,北京服务贸易规模占全国20%左右;二是北京服务业开放度最高。北京是全国唯一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试点5年多来,形成了六批25项创新经验和13个案例,向全国或自贸区推广。服务业吸引外资比例超过90%。一大批突破性、有影响力的项目在京落地。
北京也是国内营商环境最好的城市。北京与上海代表国家参加世行营商环境评价,(在全球排名)由78位到46位,再到今年的31位,北京连续两年全国评价第一。北京是首都,代表国家形象,特别是扩大改革开放的形象。举办一届有特色、有成效、高质量的服贸盛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北京市的光荣任务。北京有信心、也有实力,将2020年服贸会办成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服贸盛会。
服贸会数字平台全部功能上线开放
新京报:目前服贸会的筹备情况如何?
闫立刚:2020年服贸会围绕“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主题,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高峰论坛、行业大会和专业论坛、洽谈边会活动、展览展示、成果发布、配套活动等7类活动,搭建面向全球的展示、交流、洽商、合作平台。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截至2020年8月30日,参加2020年服贸会的企业总数达17158家,其中,线下参展企业2266家,线上参展企业4729家,客商及参会企业10163家。399家世界500强企业参展参会;举办190余场论坛会议及配套活动。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均有机构和企业参展参会。
今年还组建了中央企业交易团和各省区市交易团,有72家央企、14家银行和保险机构组团参展参会;31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均组建交易团,23个为省部级团长带队;北京市16个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本辖区企业组建交易团参展参会。
做好防疫安全等服务保障工作,专门设立了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组,制定了卫生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部参展参会人员需开展流行病学史筛查,进出会场人员验健康码、测体温。
新京报:在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和全球经贸形势异常严峻复杂的背景下,举办一场服贸会,面临哪些困难?
闫立刚:今年在北京筹办服贸会的难点在于,我国疫情得到了控制,全球疫情还在蔓延,对展会的人流带来了限制,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就不能在线下参展参会。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把难点当成挑战,把挑战化为机遇,主要通过办展办会上的创新,来迎接挑战、把握机遇。
新京报:这些创新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
闫立刚: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四+”,体现“四新”。
一是整合资源,建立“1+8+N”展会新模式。本届服贸会整合了北京文博会、旅博会、冬博会、金博会、机器人大会等重要展会和内容,建立了“1+8+N”展会新模式。二是建设数字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办展办会新模式。三是突出科技创新,打造“科技+”新场景。科技创新成果需要场景应用,服务贸易的展示也需要生动,本届服贸会将通过一系列服务业的应用场景,充分展现一批最新科技创新成果,让观众感到好玩好看,使服务与服务贸易的展示从抽象变成具体、枯燥变为生动。四是搭建室外场馆,形成“室内+室外”相结合的独特场馆新空间。
新京报:线上线下同时办会也是今年的一大特点,服贸会搭建的数字平台能够保障线上办展吗?
闫立刚: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5G、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建设服贸会数字平台。6月16日,服贸会数字平台上线,实现了在线注册、展台管理、洽谈间、会议管理等8项功能,7月16日“云上展厅”全面开放展商入驻,云上展厅、云会议预约、项目发布、智能匹配、客服中心等5项重要功能上线运行。
目前,服贸会数字平台全部功能已上线开放,正加强线上平台的推介、展示与应用。从保障能力上看,数字平台能够提供云上展厅5000间,同时可提供100人、300人、500人、1000人使用的线上会议室共500个,用于开展会议和活动。
新京报:今年也是首次搭建室外场馆,还有哪些与以往不一样的活动形式?
闫立刚:本届服贸会展区面积约20万平方米,考虑疫情防控,除在国家会议中心进行室内展示外,还在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域搭建室外场馆。室外场馆通风透气,周围绿树成行,龙形水系环绕,以鸟巢、水立方为背景,远眺仰山,可看到北京的红叶;举目仰视奥运玲珑塔,可感受满眼的流光溢彩;中间彩虹大门间的通道有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各种科技展示。
本届服贸会邀请国际服务贸易30强国家、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知名专家学者、机构代表,提供参展参会代表团,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洽谈活动以及主题夜、商务沙龙等晚间活动,为展客商创造多维度洽商交流机会。
新京报:从“京交会”到“服贸会”已经六届了,都有哪些成果?
闫立刚:服贸会(包括原京交会)已成功举办六届,累计展览洽谈面积44.09万平方米,举办912场论坛会议,吸引了184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家国际组织及境外商协会、1万余家次企业参展参会,14位境外政要出席,实现意向成交额5293.3亿美元。服贸会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和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龙头展会,同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一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平台。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