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北京社区垃圾分类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这是我国今年环境日的主题。垃圾分类,需要每个人的重视和参与。今年5月1日北京市开始施行《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垃圾分类在北京成为了市民的“必答题”。如今一个多月已经过去,北京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情况怎么样?记者在北京一些社区调查发现,垃圾分类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但真正付诸实践还需要更多努力。
在海淀区一个大型居民社区里,记者看到每一个垃圾站都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四色垃圾桶上设置了清晰的分类投放说明牌,还专门贴出了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的地点,让居民心中有数。垃圾投放点只在早晚时段开放,其余时段锁闭,每到投放时间,会有志愿者和保洁人员对居民进行监督引导。
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看一下 这是其它垃圾吗?
居民:这个怎么了。
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这个是什么东西,看见了吗,这是可以卖钱(可回收物),知道了吗?
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厨余垃圾裸投您知道吗?因为咱们这塑料袋沤不了肥,猪不吃,下次把那个汤控干净了,少弄点水啊,你看分得多好啊,谢谢。
这位志愿者说,厨余垃圾需要裸投进桶里,但部分居民经常将整袋厨余垃圾直接扔进桶中,他们每天最大的工作就是监督居民裸投。
记者:分着麻烦吗?
社区居民:麻烦,但慢慢也习惯了。
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我们做了十多天之后,五月十几号开始居民就都分得差不多了,头两天有人不接受,后来就好了。
北京推行垃圾分类,很多居民都表示理解,只是新的习惯养成还需要点时间。
记者:您家里垃圾分类了吗?
市民:简单地还是分了一下。
市民:分类啊,这是必须的。三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还有其他垃圾。
市民:我一般情况下就是分两类,厨余的垃圾单放,别的垃圾放一起。
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统计,北京垃圾分类实施首月,全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达到740吨,环比4月份增长159%。而随着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分类收运和处置力度不断加大,其它垃圾清运量也同比下降。成效虽然显著,但问题也同时存在。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仍有部分小区未实质开展垃圾分类,乱扔现象较为突出。
记者:您这是在干什么呀?
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我这不是给你们分呢,你像这厨余垃圾里面有塑料纸、卫生纸都得拣出来。
记者:平常这样的多吗?
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多呀,没有几个给分开的。
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你看这个怎么分,这里边什么都有,这工作量多大。
一些保洁人员向记者反映,对于部分居民不分类投放垃圾的行为,他们也只能尽量劝阻。
小区保洁人员:人家闺女拿着西瓜皮一下扔这其它垃圾桶里了,你说你还能干什么,是不是。
记者:那您不劝他们一下吗?
小区保洁人员:我就扔里头了,你还能怎样,你还能让我给你取出来,咱这么大岁数了咱能跟小姑娘一般见识吗?
记者:您觉得现在居民分类自觉性高吗?
市民:有的有,有的没有,大部分都不分。
市民:我看我们小区里好多都是放到一起扔的,因为它很麻烦。
市民:你愿意分你就分,你不愿意分,呱唧往那儿一扔,有的就给你扔外边了。
规范垃圾分类和运输 北京加大执法力度
垃圾分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自然形成,这项工作既需要全社会人人参与,也需要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北京市正在加强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力度。
早晨六点记者跟随朝阳区城管执法人员来到三元桥一个美食街附近的垃圾站,周边餐厅的厨余垃圾都集中在这里。城管工作人员逐个打开厨余垃圾桶,发现一次性餐具、塑料制品等垃圾直接混装在桶中。
北京市朝阳区城管执法局综合执法队 赵玖博:混装对咱们厨余垃圾处理设施造成损害。
负责周边美食街的物业公司负责人来到现场,城管队员出示了之前暗拍的视频,画面显示有几个没装满的厨余垃圾桶被负责运输的工作人员合并在了其它垃圾桶里。针对上述行为,城管对物业开具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和谈话通知书,并立案调查。记者发现,这类混装混运的现象并非个例。
小区保洁人员:人家垃圾车现在就一个车呀,那我今天拉这个,明天拉那个,明天那个厨余垃圾不就臭了么,所以你没招儿,就是车来了,你就唏哩呼噜咱就都给它一装,就完事儿了。
社区工作人员的解释也证实了了保洁员的说法。
社区工作人员:因为他那个工作可能要逐步推进,他现在这个流程也不可能是太完善的,他可能暂时先这么混收,您这边先按物业的要求这么分,您先别管他那什么混收。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日前表示,将严查生活垃圾混装混运违法行为,对混装混运垃圾以及非法接收混装垃圾的单位都将严罚。为了对社区的分类推广情况进行检查,北京市还专门组建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挥部,对小区的垃圾分类宣传、容器及站点设置、容器周边环境卫生、居民投放和站点值守等情况进行暗访。记者跟随检查人员来到北京市东城区龙潭街道的一个普通小区,发现这里的垃圾分类站点问题较多。
北京市环境卫生管理事务中心综合检查科 羊泉松:三个灰桶设置得不规范,桶没有盖,桶身比较脏,厨余垃圾桶体也比较脏比较乱,应该把垃圾投到里边去。
检查人员:您是垃圾分类指导员吗?
指导员:对。
检查人员:您这是刚上岗是吗?
指导员:我从那边站点过来的。
在这一站点检查快结束时,垃圾分类指导员才姗姗来迟。因人手不足,小区内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只能流动值岗,无法按照规定的上岗时间在岗值守。
北京市环境卫生管理事务中心综合检查科 羊泉松:我们把这个情况反馈给指挥部,指挥部通报各个区,让各区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改。
截至5月底,监督检查组一共抽查了北京市16个区的500余个居住小区,共发现各类问题近9000个,目前正在积极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