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的通知要求(办非遗发[2020]27号)以及北京市关于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要求,昌平区文化馆拟于2020年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提倡健康生活理念,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非遗当代价值,全方位、多层次助推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为我区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供更加优质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活动开展形式将结合疫情实际情况和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线上活动或线下活动两种不同形式进行。
2020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期间,疫情防控要求允许的情况下,昌平区文化馆计划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通过图片展览、展演和现场展示互动的方式开展“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主题的非遗宣传传播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具体方案如下:
(一)、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现场展示宣传活动
时间:
2020年6月13日(6月第二个星期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上午9:30—11:00
地点(待选其一):昌平区文化馆文化广场
流村真漆园村文化广场
居庸关长城景区广场
乐多港广场
主办单位: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昌平区文化馆
协办单位:各镇(街)文化中心
活动内容与形式:
1、展览:
非遗展板:主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宣传、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传,抗疫优秀事迹图文宣传。
制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活动条幅:“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昌平区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2、项目展演:
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组织表演团队,于6月13日当日
上午,到昌平区文化馆文化广场或流村镇漆园村文化广场,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
现场展示表演活动的五个项目是:
后牛坊村花钹大鼓、漆园村龙鼓、涧头村高跷、献陵村五虎棍,阳坊村五虎棍
3、项目展示:
各非遗项目传承人带好项目成品、半成品,于6月13日当日上午,到昌平区文化馆文化广场或流村镇漆园村文化广场,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
参与展示的项目有
(1)、王麻子剪刀锻制技艺 史徐平
(2)、祖传张氏正骨 张海涛
(3)、明古斋雕漆技艺 杨之新
(4)、刘平剪纸 刘平
(5)、手工磨花镜制作技艺 刘迎春
(6)、鲁班暗榫造型 冯乐耘
(7)、解连环 周伟中
(8)、御玺官印制作技艺 于同新 金宁
(9)、花丝镶嵌金银细工工艺 高崖口 刘德龙
(10)、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博艺源 袁长君
(11)、佟氏中医调肝医术 刘家政
(以及第五批区级申报项目)
4、媒体宣传活动
邀请昌平融媒体中心参加报道宣传。
5、各镇(街)文化活动中心非遗文化宣传橱窗宣传活动。
(二)、网络平台线上非遗宣传活动
2020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期间,疫情防控要求不允许的情况下,文化馆将以网络平台为主开展非遗宣传传播等活动。
文化馆深入挖掘了非遗在促进人民大众身心健康方面的典型案例和生动事迹,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非遗人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中的积极作用,策划举办网上平台展览展示活动,利用新媒体载体和网络平台,组织线上宣传传播活动。
1、通过“爱上昌平”网络平台,开展线上非遗项目和非遗抗疫优秀事迹图文展览。
2、通过《昌平报》刊登非遗宣传特刊一版
3、各镇(街)文化活动中心非遗文化宣传橱窗宣传活动。
4、鼓励各项目自主利用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结合自身项目特色开展网络宣传传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