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物局昨日下发了《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有序开放工作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明确北京地区的博物馆在未接到行业主管部门恢复开放的正式通知前,不得擅自恢复开放,遇特殊情况需报请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在接到行业主管部门恢复开放的正式通知后,应慎重确定恢复开放的具体时间,并报上级单位审核。博物馆恢复开放信息应及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导则》提出,各博物馆应按照“一馆一策”的原则,制定本单位疫情防控期间恢复开放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暂停赴省外、境外的文化交流、巡展外展、学术研讨等工作项目,暂停在博物馆场馆室内进行的展陈制作等施工项目,以确保疫情期间有序开放的绝对安全。
各博物馆要对员工加强健康排查,提前了解员工最近14天的活动轨迹,全面掌握员工的接触史、旅居史、健康状况及入境亲属情况。员工在体温正常、无确诊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史的情况下方可安排上岗,严禁“带病上岗”。应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纳入员工培训内容,一线员工要做到应知应会,熟悉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博物馆到岗员工办公距离要保持1.5 米以上,就餐采取分时段或分餐制方式。
博物馆开放前应提前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告恢复开放的具体时间、预约方式、服务项目、入馆须知、观展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在博物馆主入口等醒目位置设立疫情防控警示牌,公布所在地疾控中心联系电话。各博物馆应在观众入口处配置体温检测设备,并配备专人开展相关检测登记工作。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临时隔离点或医疗救助点。
《导则》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各博物馆应全面实行实名制预约参观方式,在科学测算观众承载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实现观众错时分批入馆并实时监测预警。博物馆日接待量不得超过日最大承载量的50%,瞬间流量不得超过最大瞬时流量的20%。原则上不接待团体预约参观。
博物馆要严格落实入馆观众实名制参观和身份验证制度,入馆观众必须出示本人有效证件,并登记个人信息。鼓励使用“北京健康宝”等数字化手段掌握观众基本信息,实现高效追踪管控。同时要注重观众个人信息安全,严防外泄。
实行观众入馆必检流程,入馆观众须一律佩戴口罩,进行体温测量,检测体温超过37.3℃、出现咳嗽等可疑症状者不得入馆参观。对不配合体温检测、不注意环境卫生等行为要予以制止和劝导,对违反防控规范行为的观众要第一时间报告所在地防控部门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