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整治预付式消费,去年518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今天(3月13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19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报告》,报告显示,去年重点整治预付式消费问题,组织发起了5批定向抽查和重点检查,向预收费经营者发放警示信1.6万份,518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近年来,预付费消费投诉量一直居高不下,去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北京市商务局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开展全市“整治预付式消费问题”专项行动。组织发起5批定向抽查和重点检查,向预收费经营者发放警示信1.6万份,518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针对故意拖延退费、未按规定备案的企业立案170件,责令改正61户次,罚没款311万余元。破获预付式消费犯罪案件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将295户严重失信企业及541名主要人员列入“黑名单”,锁定登记,限制其变更、投资或担任高管,并在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向社会公示。
在强化价格监管方面,去年在全市重点开展了清理规范停车收费、清明殡葬用品、医疗服务、生活必需品、教育、保健市场等方面价格专项检查,全年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469件。
对43家生产企业的26种208批次商品进行定量包装监督抽查。开展了月饼、茶叶、酒精饮料、加工农副产品等4类商品过度包装专项抽查。把与人民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药品、医疗器械、食品(含保健食品)、房地产、化妆品、医疗服务、金融服务、教育服务、农资等商品和服务类广告作为重点监管内容。全市共查办广告案件2564件,罚没款4926.01万元。集中整治涉及导向问题、社会影响恶劣、公众反映强烈、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共查处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案件1431件,罚没款3003.4万元。
新京报记者 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