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 > 正文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0
分享至

(原标题: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经历了一个特殊的超长假期后,不少企业商户陆续复工复产。北京街头的车辆逐渐增多,公共交通的人员密度也有所增加。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17日,市民或步行或骑车经过鼓楼。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疫情之下,人们对出行方式的选择是否发生了一些变化?新京报记者近日走访拍摄,记录北京街头的“出行那些事儿”~

日常出行

地铁

“这两天北京地铁里人开始变多了”是不少乘客的普遍感受。数据显示,本周一(3月9日)北京地铁公司所辖16条运营线路日客运量约为183.3万人次,与上周一(3月2日)157.6万人次的客运量相比增长了25.7万人次,增幅达到16.3%。其中八通线、13号线、10号线、大兴线、4号线、5号线增幅最为明显。

记者从北京地铁公司了解到,为了控制车站、车厢人数,当安检点候检人员大于50人时,采取站外分批进站,针对高满载率区段,适时加开区间临客。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9日,地铁一号线王府井站,车站内只有少数乘客。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9日,地铁一号线,车厢内的乘客。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29日,地铁一号线建国门站,一位乘客走向换乘通道。摄影/新京报记者薛珺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29日,地铁二号线东直门站,一位等车的乘客戴着橡胶手套玩手机。摄影/新京报记者薛珺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12日,地铁八通线,上班的市民乘坐地铁出行。摄影/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公交

2月10日起,公交集团所辖的全部运营线路便同步启用了工作日时刻表,重点增加早晚高峰时段的运力配置,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客流变化,灵活调配运力。

公交集团对所辖约1200条常规线路逐条进行了运力运量分析,制定梯次运力投入方案。一方面加大站台疏导力度,控制排队人员密度;另一方面加强客流监测,适时采取区间车、大站快车等多种形式,增加大客流线路车次,确保车内乘客数量适中,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服务。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1日,地安门外大街,一位乘客坐着公交车经过鼓楼。摄影/新京报记者薛珺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27日,天通苑附近,北京复工定制公交车厢内,乘客一人一座。摄影/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10日,海淀区万泉河路,610路公交车上戴口罩的乘客。摄影/新京报记者郑新洽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18日,天通苑社区,一名刚上751路公交车的市民调整口罩。摄影/新京报记者郑新洽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5日,公交车上乘客稀少,大部分时间只有司机和乘务管理员。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26日,1路公交车,司机戴着口罩行驶在长安街上。摄影/新京报记者薛珺

骑行

据哈啰出行近日发布的北京市骑行数据显示,自2月10日企业复工首日以来,北京的共享单车需求量持续攀升,2月27日的骑行量比2月9日上涨了137%。

哈啰出行介绍,自2月10日全国各地阶段性开启复工,骑行订单数据持续呈加速上升趋势。到目前长距离骑行订单(3公里以上)占比较去年同期几乎翻了一番。

新京报记者从滴滴方面获得的数据显示,近期相较复工前,北京地区青桔单车整体的骑行量提升已超过120%。

“当下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统筹推进,通勤需要低风险交通工具的支持,作为替代性选择,共享单车可以成为主要交通工具,有助于缓解交通瓶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表示。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11日,戴口罩的市民骑车经过长安街。摄影/新京报记者陈婉婷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3日,东华门路,市民戴着口罩骑电动车出行。摄影/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3日,疫情期间暂时闭馆的故宫外行人稀少,一位市民骑车经过午门。摄影/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2日,小朋友骑自行车经过什刹海银锭桥。摄影/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3日,市民骑车经过王府井大街,往日繁华的商业区受疫情影响变得冷清。摄影/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25日,朝阳区崔各庄乡朱辛店村,市民骑行。摄影/新京报记者郑新洽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29日,西交民巷,一位路人骑车经过路口。摄影/新京报记者薛珺

步行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25日晚,朝阳区望京,市民从共享单车群旁走过。摄影/新京报记者郑新洽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3日,三里屯,市民从因建筑玻璃外墙反射产生的光影中穿过。摄影/新京报记者薛珺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28日,国贸,街头戴口罩的上班族。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28日,光华路,一名上班族在搬运公司包裹。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11日,西大望路附近,佩戴口罩和护目镜的行人。摄影/新京报记者陈婉婷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3日,王府井大街,出行的市民自觉保持“安全距离”。摄影/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12日,朝阳区广渠路,两名戴口罩的市民外出遛狗。摄影/新京报记者吴宁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3日,王府井大街,戴口罩的市民经过因疫情暂停营业的商铺。摄影/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13日,西单,戴口罩的市民经过曾经门庭若市的商区。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3日,景山西街, 两位老人行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 摄影/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10日,海淀区万泉河路,一位市民背着大葱。摄影/新京报记者郑新洽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10日,海淀区海淀南路,一名戴口罩的市民从公交车广告牌前走过。摄影/新京报记者郑新洽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6日,受疫情影响,三里屯也在街区设置了出入口提示牌。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外出放风

记者了解到,目前除北京动物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暂时闭园外,其余10家市属公园的室外景区正常开放,暂停开放各类室内场馆90处、狭小空间42处、堂食餐点34处,包括颐和园排云殿佛香阁、景山公园寿皇殿景区、天坛公园祈年殿等。各公园门区实行游客体温监测,游客入园须佩戴口罩。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按照统一部署,全市公园景区游客量达到往年同期40%(部分重点公园已提升至30%)将实行限流。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7日,景山公园,天气转暖,市民趁周末到户外锻炼。摄影/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7日,景山公园,市民周末来此放风。摄影/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7日,景山公园,工作人员提醒游客少停留、少聚集。摄影/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3月1日,一个小男孩戴着口罩在什刹海边骑电动平衡车。摄影/新京报记者薛珺

疫情之下,北京出行那些事儿

△ 2月17日,钟鼓楼文化广场,一对母女趁着好天气到户外放松。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你上次出门是什么时候?

选择了什么出行方式?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摄影 新京报摄影记者薛珺 郑新洽 浦峰 侯少卿 李木易 王远征 王贵彬 吴宁 陈婉婷

编辑 陈婉婷 校对 赵琳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才播1集,就夺下全国收视冠军,央视这部大剧拍出了国产剧的良心

才播1集,就夺下全国收视冠军,央视这部大剧拍出了国产剧的良心

崽下愚乐圈
2023-09-20 13:46:40
没人为公道发声,民族将失去灵魂!央媒问钟爷爷调查:不可告人?

没人为公道发声,民族将失去灵魂!央媒问钟爷爷调查:不可告人?

大风文字
2023-09-13 21:02:55
太惨!浙江发生惨烈车祸:女司机当场被烧焦,知情者透露原因

太惨!浙江发生惨烈车祸:女司机当场被烧焦,知情者透露原因

北风咧
2023-08-08 08:42:51
TikTok使用率最高的10个国家

TikTok使用率最高的10个国家

光影纪史
2023-07-23 15:29:32
他担任公安部长助理期间,霸占了警界“头号警花”,52岁被判死缓

他担任公安部长助理期间,霸占了警界“头号警花”,52岁被判死缓

鬼谷子思维
2023-08-19 16:30:03
300万!库克没有料到,iPhone15系列预约量公布,外媒尘埃落定了

300万!库克没有料到,iPhone15系列预约量公布,外媒尘埃落定了

普法观
2023-09-21 10:18:52
一女孩在超市大胆穿着引发热烈讨论,自由时尚和过于暴露界线在哪

一女孩在超市大胆穿着引发热烈讨论,自由时尚和过于暴露界线在哪

爱能发电
2023-09-21 13:07:03
60年代,费翔和母亲的合影,当时的翔看起来也就七八岁的样子

60年代,费翔和母亲的合影,当时的翔看起来也就七八岁的样子

敏敏的旅途
2023-08-11 16:28:22
当37岁张小斐和36岁张嘉倪站一起,我才明白,什么叫顶级骨相

当37岁张小斐和36岁张嘉倪站一起,我才明白,什么叫顶级骨相

喵喵娱乐团
2023-09-20 20:36:20
阿娇被二代父子玩弄?彭昱畅劈腿黑料?李晨闫妮恋情?齐溪婚内出轨王传君?嫌弃粉丝的男演员?

阿娇被二代父子玩弄?彭昱畅劈腿黑料?李晨闫妮恋情?齐溪婚内出轨王传君?嫌弃粉丝的男演员?

十锤星人
2023-09-20 22:40:02
剥夺安理会否决权?俄外长回应——

剥夺安理会否决权?俄外长回应——

参考消息
2023-09-21 16:55:25
国防部证实,大批美军已经赴台训练台军,我发言人回应时提到备战

国防部证实,大批美军已经赴台训练台军,我发言人回应时提到备战

史学无垠
2023-09-20 23:00:26
被控受贿超5600万元,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参事于富华受审

被控受贿超5600万元,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参事于富华受审

界面新闻
2023-09-21 17:26:11
女子对旧朝鲜穿露乳衣服有何看法?不仅不实用,还丢脸

女子对旧朝鲜穿露乳衣服有何看法?不仅不实用,还丢脸

酷车人士
2023-09-18 12:09:21
央视曝五代机生产线首次现身,引发六代机研发的暗示?

央视曝五代机生产线首次现身,引发六代机研发的暗示?

新点老
2023-09-21 14:26:10
人进中年啊

人进中年啊

勤奋的石头
2023-09-21 10:30:23
国产泡面有多绝?

国产泡面有多绝?

小洪的小猫咪
2023-09-20 15:49:17
老公生病后,他帮我找了个男人,在家满足我的需求

老公生病后,他帮我找了个男人,在家满足我的需求

小奶牛牛
2023-09-14 16:18:05
滕哈格:我们进了拜仁三球至少应拿1分,球队丢球不能全怪奥纳纳

滕哈格:我们进了拜仁三球至少应拿1分,球队丢球不能全怪奥纳纳

搜达足球
2023-09-21 06:27:24
最新!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来了

最新!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来了

河北日报
2023-09-21 19:21:03
2023-09-21 23:08:49

头条要闻

百亿国企原总裁和董事长同日领刑:受贿时间高度重合

头条要闻

百亿国企原总裁和董事长同日领刑:受贿时间高度重合

财经要闻

心腹被抓,许家印的钱袋子瘪了

体育要闻

呼吁别抛弃中国足球的大佬,住进了养老院

娱乐要闻

新中式PK赛!杨幂刘诗诗舒淇比美

科技要闻

李斌:造手机不是为了钱,造芯片才是

汽车要闻

搭载NOA辅助系统 银河L7亚运幻影版售18.57万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家居
房产
公开课

艺术要闻

北辰荟艺术分享会,以公共艺术力量“荟”聚艺术生活新趋势

数码要闻

iPhone 15 Pro系列体验:升级不止「Pro」 综合表现「Max」

家居要闻

寻找治愈之所,打造随性空间

房产要闻

上海三批次土拍市区放开限价?新规对住房品质提出高要求

公开课

为何癌症越来越多?医生:这5种蔬菜没少害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