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新时代——展风采,树楷模”榜样精神系列宣传
“我要入党!”
一次家庭团圆的晚饭中,父亲突然把碗往旁边一推,说了这句话。围在桌上的家人们在旁边不由得笑了起来。我也笑着问“爸,你怎么突然想起来说这事了。”父亲没说话,站起身来背起手走了出去,留下我和家人面面相觑。
后来才知道,入党是父亲梦寐以求的一件事。
2010年7月,我光荣入党,父亲一方面对我的入党感到十分欣慰;另一方面便是对自己没有入党耿耿于怀。“你说入个党咋就这么难呢?”“你说我咋个就不是党员呢?”父亲常常说起自己的这个遗憾,在我入党之后,父亲对于这个遗憾显得看得格外重要,只是我们作为儿女的往往会把这些话,当成是来自长辈的唠叨和抱怨而忽略掉。
父亲是在新中国的红旗下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前成长起来的。当时困难的家境,使得父亲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早早的学会了独立,跟着有文化的人学知识,跟着父母做农活,跟着乡亲们一起投入到生产之中,这些知识和技能为父亲的将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我小时候,父亲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展示了全面的劳动能力:麦田里从播种到收割,父亲带领着大家一起劳作,但是父亲是绝对的主力。在当年那个机械化生产还非常匮乏的时期,凭借着对土地的熟悉和生产的把握,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庄稼把式。我必须承认,有赖于父亲,我们家的日子逐渐变得红火起来。
除了田地里的耕作之外,印象颇深的就是村子里的乡亲们翻盖新房时,来找我父亲帮忙。那时候整个农村的大形势就是经济略显滞后,尽管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起,但是农村里还没有出现今天的专业建筑工队伍,农村起新房都是四里八乡之间的亲友们互相协助。父亲有一双巧手,很多村子里的难做的东西,乡里乡亲的都愿意过来到父亲这里聊几句闲篇,然后郑重的喊父亲明天过去帮忙。父亲性子直爽而且淳朴,遇到这种事情总是毫不犹豫的应允下来。这种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这是一场义务劳动,只不过乡亲们常常会在晚上下了工之后,把父亲挽留下来,盛情邀约父亲到家喝两盅。父亲有时推辞不过,回到家的时候带着一股醉意,母亲偶尔也会埋怨几句,父亲笑着对着我们这些孩子们说:“咱尽心尽力的帮忙,这就是落了人情在里面,总得让人家把人情还回来不是。”时间一久,父亲这个热心肠和好人缘的名声就在村里村外传了个遍。
父亲想成为一名党员,之前也想去申请申请,但是总感觉自己做得好像还不够,党员这身份是要以身作则,处处领先的,父亲总觉得自己还欠点火候。这种想法在我入党之后,有所改变。在我入党之后,父亲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还总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上,他修改了民间常说的“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句话,改成了“儿子入党爷模范”。他感觉现在作为一名党员的父亲,万事必须争先,遇到困难必须要迎面而上,遇到需要他帮忙的人和事更要热心帮助。
父亲更加积极的表现也逐渐吸引了村党支部的目光,本来在村党支部的眼里,父亲就是优秀的发展党员对象。多年来淳朴、真诚的付出,让百姓知道父亲的人品值得信服;坚持不懈的学习改进种植技术,更是让父亲成为了村里不可或缺的种植技术人才。
2012年,父亲入党了。父亲非常高兴的召集了所有的家人,把这个值得庆贺消息告诉了我们。我替父亲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又感到惭愧——因为我曾经把父亲入党的消息当做是一句笑谈,没想到父亲真真正正的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与多年的付出,赢得了组织上的信任与期望。父亲那晚很兴奋,拍着我的肩膀说:我听说历史上苏轼他们家是“一门父子三词客”,现在我们家是“农家父子两党员”,我觉得不比他们差。咱们不能辜负组织上对我们的信任,你虽然是我的儿子,但却是在我之前的老党员。我作为一个新党员,有些老旧的观念你要帮我改正,一些先进的思想你要向我灌输,咱们爷俩一起进步……
那晚父亲作为一个新党员说了很多话,如今回想起来,在我心中记忆犹新。2014年,父亲离去了,带着他的两年多的党龄,微笑而无憾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常常把自己的思绪翻到父亲入党的那个晚上,重新品味父亲当时给我说的那些话,这些话语继续激励着我,鼓舞着我,我甚至还能听到那一晚父亲拍着我的肩膀说:“儿子,我作为一个新党员,你作为一个老党员,咱们一起进步……”
作者:张新红
单位:陕西澄城董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单位:中国煤炭学会
扫码关注楷模声音小程序,倾听科技工作者科研路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