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旦到战士】
昨日还是咿咿呀呀长袖善舞的花旦。
今天却成了拿起钢枪走上战场的战士。
不开枪,就被枪杀。
正在CCTV-8播出的战争情感剧《锻刀之绝地重生》里由冯文蜎饰演的一位昆曲花旦,名字叫作梅映苏,其实除了有昆曲名伶的身份,她还是位中共上海地下党员,一位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初就投身革命的柔弱女子,看过她的故事,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上面标题的这句话。
应该说,《锻刀之绝地重生》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男人戏,大段大段的战争场面,大段大段的火炮坦克对决,硝烟弥漫、血肉横飞,说它是中国战争题材电视剧里战场表现最真实最惨烈的剧集亦不为过;不过,穿插在各场战斗和各个战场中间的女人戏,却也显得异常出彩,当然,作为大众消费品的电视剧嘛,没有女人,没有感情,一定会流失一部分女性观众,但这还只是这部剧集中塑造女性角色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女人与战争,这种天然的矛盾关系,其实更容易表达人物、人性的成长,这对一部文艺作品来说,才是必不可少的。
本剧中,比如女主角梅映苏(冯文娟饰),比如曾拼命追杀陆浩云,而后爱上他的国民党宪兵少校秋若(刘敏饰),比如让人恨得牙根痒痒的日本女刽子手织田千夏(刘雨鑫饰),比如有点小话痨的新四军皖南游击大队政委冯瑜(陈雅斓饰),比如善良单纯、苦追陆浩云的日本女孩牧野玥(孙文婷饰)等等,这几位女性角色都在剧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她们并不是单纯的花瓶摆设或符号人物,她们每一个人都直接影响着主人公的成长和故事的走向。
【战火熔炉,锻造成钢】
作为本剧的第一女主角,梅映苏并不是这么一位过往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典型的中共地下党,她用自己的出场诠释了一个昆曲女花旦的柔弱和胆小——当然,这里所说的胆小并非真正意义的胆小,不然她也不会成为一个女地下党。梅映苏在出场时,看见尸体都会害怕,在日军进攻上海后的难民流中,虽然她身负着特殊的使命,但也是疲于逃命的那一个。但这并不影响梅映苏的机智和勇敢,她生生地在经验丰富的国民党宪兵少校秋若的眼皮子底下,利用交换房间号牌的办法将海外华侨捐给新四军的黄金成功取走,并最终安全脱险。
但如果仅仅如此,梅映苏的人设和冯文娟的表演真的当不起“出彩”二字,更加有意思和深刻的则是随着电视剧剧情的展开,梅映苏这个角色所发生的变化——或许用“蜕变”这个词才表述的更准确。
梅映苏虽然是一个女地下党,但她显然并不具备应对惨烈战争的战斗素养,她仅仅只是上海昆曲团仙霓社社长、中共地下党员秋横波(巩小榕饰)的助手和妹妹。但随战争的展开,随着目睹了中国军人与日本鬼子一次次的刺刀见红,在这个过程中,梅映苏整个人都发生了蜕变,她从害怕死人,不敢给伤员包扎,到能够熟练的照顾、护理伤员,到能主动拿起枪,再到敢于击毙侵略者,这既是一个中国近代女性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逐渐成熟的养成史,更是一个身处战争年代的人,从柔情似水到焚心以火的锻造史。
梅映苏与陆浩云之间贯穿全剧的情感纠葛,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梅映苏个人性格和世界观的成长与蜕变。在最开始时,梅映苏因看到陆浩云和日本军官牧野枫一起看戏,而认为陆浩云是汉奸卖国贼,到后来看到陆浩云被宪兵追杀,而认为陆浩云是逃兵,再到无法相信陆浩云是位抗日英雄,最后到逐渐对陆浩云倾心以对,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心理过程,剧集对此过程的表现非常细致,演员冯文娟对这一过程的表演也非常细腻,这繁复和细致,可以让梅映苏的形象变得非常有说服力,让梅、陆两人于战火硝烟中所迸发出的爱情变得耐人寻味,相信亦会成为热心观众们观剧之余的谈资。
【梅映苏与塔妮娅】
应该说,梅映苏个人的性格成长,与仙霓社社长秋横波和另一位仙霓社成员、日本女孩牧野玥的经历都有莫大关联,秋横波的牺牲,促成了梅映苏的成熟,让她失去依靠,让她在剧团这个集体中担起了更大的责任,这或者也是促使梅映苏越发理解和接受陆浩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后半部的剧情中,善良无辜的日本女孩牧野玥的悲惨遭遇,更是对梅映苏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或者那才是让她可以经历痛苦的淬火而成为真正反法西斯战士的最终动力。
我想,梅映苏形象的设计,或者是创作者有意无意地要在这部血火奔突的剧集里注入一股仙灵之气,正如在一曲壮怀激列的交响中插入了一股清新且深沉的咏叹之音。
在那部著名的反法西斯电影《决战中的较量》里,有一位叫塔妮娅(蕾切尔·薇姿饰)的苏军女狙击手,塔妮娅本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因为父母被德国法西斯杀害而走上战场,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她为家人报仇的冲动,她在最危险的战火之下经历了最快的个性成长,也收获了与狙击英雄瓦西里的真挚爱情,大情大性,大生大死,塔妮娅和瓦西里,如并行的两条轨道,贯穿整部电影,也成为瓦西里英雄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看过那部电影许多年了,美丽的塔妮娅仍让人难以忘却。
应该说,《锻刀之绝地重生》里的梅映苏就是陆浩云身边的那个塔妮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