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医疗保障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报销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医保发〔2019〕28号),对接国家新版药品目录和国家谈判药品,对本市医保药品目录进行了有进有出的调整。将国家增加的227种常规准入品种全部纳入本市医保药品目录,主要是国家基本药物、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等药品;将国家谈判成功的70种药品全部纳入本市医保药品目录乙类管理,主要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等治疗领域。
对属于国家卫生部门重点监控使用的“神经节苷脂注射剂”等13种药品也全部调出本市医保药品目录。新政策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适用于本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等参保人员。
297种药品被纳入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此次调整是对接国家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将国家增加的227种常规准入品种全部纳入本市医保药品目录,主要是国家基本药物、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等药品,例如德谷胰岛素注射剂、用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左旋糖酐铁、用于重症感染儿童住院患者的法罗培南等等。
国家谈判成功的70种药品也全部纳入本市医保药品目录乙类管理,主要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等治疗领域,例如用于肝性脑病的精氨酸谷氨酸注射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12小时内使用的重组人尿激酶原注射剂等等。
神经节苷脂等13种
国家重点监控药品被调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整还将国家删除的药品全部调出本市医保药品目录,主要是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及临床价值不高、滥用明显、有更好替代的药品。对属于国家卫生部门重点监控使用的“神经节苷脂注射剂”等13种药品也全部调出了本市医保药品目录。
今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神经节苷脂等20种药品被列入重点监控目录。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20种药物主要不是治疗作用,而是辅助治疗的作用,而且使用很广泛,容易被滥用。本次调出医保目录的所有药品都是根据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情况来确定的。这些药物被调整出去,种类虽然不多,但是临床上发生的金额非常大。
10种药品纳入
门诊特殊疾病报销
此次调整将国家谈判成功的“阿来替尼口服常释剂型”等10种药品纳入了现行门诊特殊疾病报销。同时,将门诊特殊疾病“黄斑变性眼内注射治疗”调整为“眼底病变眼内注射治疗”,并将“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等2种药品纳入“眼底病变眼内注射治疗”门诊特殊疾病报销。
相关药品纳入门诊特殊疾病报销后,大病患者药品费用负担大幅减轻。如治疗肿瘤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国家实施药品谈判前,患者年均药费约24万元,通过国家谈判大幅降价后,患者年均药费约为9.7万元,纳入门诊特殊疾病报销后,退休职工该药年均负担将进一步降低到约1.5万元。
同时,为对接国家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本市将治疗心脏病的“地高辛口服液体剂”等31种药品报销类别从乙类调为甲类,进一步减轻了群众的用药负担。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