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新时代——展风采树楷模”榜样精神宣传人物——黄瑜,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党委推荐
人物简介:黄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
人物详细介绍
黄瑜同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一线科技人员,参加工作26年来,以“科研创新,服务为民”为初心使命,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科研和科技服务工作,把全心全意为产业服务而努力工作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他的详细事迹如下。
(一)始终坚定理想信念 践行科技人员使命
黄瑜同志认真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守“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奋斗的精神支柱和力量”,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科研和科技服务工作,把全心全意为产业服务而努力工作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在深入生产调研、跟踪科技前沿、加强科研创新、提高科研产出、践行科研道德和自觉服务产业等方面均能以身作则,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并做出了表率,其先进事迹以题为《以实验室为家 攻克禽病难题》由福建省科协作为科技榜样推荐、被《学习强国》录用,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二)矢志不渝艰苦奋斗 成为国家体系专家
1993年7月,黄瑜于原北京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放弃留京、留校机会,毅然南下来到福州,就职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禽病研究室,彼时的禽病研究室濒临关门,维系艰难。可谁也想不到,短短3年间,该研究室在黄瑜手中“起死回生”,之后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不为困难所阻,初心不改、矢志不渝,26年来从未休过假,团结带领禽病室科技人员白手起家,艰苦奋斗,承受巨大压力,付出巨大努力,建立了禽病病原库、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平台和重要禽病快速诊断与防控技术,使得当初基础薄弱、濒临关门的禽病研究室成为目前国内有一定知名度、拥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创新团队,成为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鸭病诊断与防治研究岗位,为我国四个水禽疫病研究岗位之一,他本人即为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鸭病诊断与防治研究岗位科学家。
(三)努力开展创新研究 荣获福建省一等奖
在畜牧兽医研究所,说起黄瑜,人人都说“实验室才是他的家”。26年来,他不分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一心扑在禽病防控科研和科技服务工作一线。他钻研项目的那股劲,号称“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他带领团队始终关注我国鸭病的流行,并针对危害我国养鸭业的重要疫病开展创新研究。在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学、快速检测和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于国内外率先开展了鸭疫里默氏菌基因分型研究,建立了精准的基因分型方法;发现了高交叉保护的1、2型菌株,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研究制定了部颁行业标准《鸭传染性浆膜炎检疫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空白;创制了鸭传染性浆膜炎二价灭活疫苗,并获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且很快被天津瑞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四家国内疫苗生产企业相中,成功转让并实现了产业化,在我国23个省(市、区)广泛应用,共新增产值23.3亿元、新增利税1.99亿元、出口创汇705万元,有效助力了我国水禽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集成以上的成果“鸭传染性浆膜炎病原学及诊防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2017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急“养禽者”之所急 有效服务我国禽业
黄瑜身上的“牛劲”,不仅仅体现在科研上。他常说,我们科研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服务我国禽业,服务以禽业为生的人民!
“黄老师!我的鸭子今天一早死了很多,怎么办?”、“黄老师!我养的蛋鸡今天掉蛋了,怎么办?”多少个清晨,叫醒黄瑜的不是闹钟,而是一个个急促的声音;多少回,养殖户拎着病禽一大早就焦急等候在禽病研究室门口,看到黄瑜研究员就气馁地说道“我这鸭子,我是没辙了,能不能治,就看黄老师您的了”,这也许连黄瑜研究员自己也记不清了。“进鸭舍、蹲鸭棚、看鸭群、剖鸭子”等等这些看似脏乱的工作,其实是黄瑜研究员每年必不可少工作内容之一;他以身作则,同时也感染了团队每位成员及研究生,他把这些工作当作一项基本功,直至把它做精、做细。
26年来,黄瑜及其团队创建了临床门诊、出诊、科技下场、科技下乡、科企对接、建立示范基地、技术培训、接样检测、短信、微信、电话等多种服务模式,结合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平台,为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山东等18个省(市、区)的养禽企业(户)免费开展禽病临床诊治、样品快速检测、药敏试验、免疫程序制定等技术服务,减少直接经济损失近37亿元,为我国禽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障养禽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服务“三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为更快、更准、更好服务养禽企业(户),黄瑜研究员带领团队将一如既往地践行“服务三农的奉献精神”,坚守急“养禽者”之所急、服务永远在路上……
(五)荣获多个荣誉成果 仍乃坚守科研一线
至今,该同志已荣获国家“百千万人才”、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福建省首批“百千万领军人才”等荣誉,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3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项、省地方标准6项。
然而,成绩代表过去,当前我国进入新时代,该同志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投身科研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一线,为保障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