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新时代——展风采树楷模”榜样精神宣传人物——张素秋,中华中医药学会党委推荐
人物简介:张素秋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护理部主任
人物详细介绍
张素秋(1960~)女,北京人,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1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卫生学校毕业,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工作,先后担任综合外科、骨科、肿瘤科护士。1992年起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先后担任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职务,现任护理部主任。1985年、1997年就读于北京职工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红旗夜大英语专业,获得护理大专、英语大专学历,2001年参加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被评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级、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女领导干部称号。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第27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她时刻提醒自己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关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学会工作动向及精神,保证护理工作与国家工作方向一致性,她以促进中医护理学科发展、搭建全国中医护理人员交流平台为己任,为取得优秀工作成果的中医护理人员提供学术讲座、交流、展示的机会,在中医护理队伍中形成学中医、爱中医、发展中医的良好气氛。张素秋同志致力于中医护理管理、中医护理学科、中医护理信息化发展研究,对工作满腔热情,勇担责任,为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贡献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力量。
一、发挥核心领导力、明确工作方向、为中医护理发展做贡献
张素秋同志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坚定政治立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她深刻的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主任委员,肩上担负着中医护理发展的重任。通过调研、访谈,张素秋同志先后配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中医医疗机构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和“中医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的编写工作,组织修订《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06版)》,为中医护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做出贡献。
张素秋深刻了解中医护理工作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抓住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工作的机遇,在全国范围推动中医护理工作建设。2012年她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承担起由全国168家中医医疗机构组成的协作组大组长工作,并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办公室要求,先后梳理并形成52个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得到国家局领导和协作组成员单位的认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带领全国10家中医医疗机构梳理、制定了《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中医护理方案的出台、中医护理技术流程的梳理,推动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应用、中医辨证施护措施的落实,促进了中医护理的创新发展。十二五建设期间,在对全国122家中医医院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已经达到50余项、中医特色护理服务达到30余项,中医护理技术、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已经在全国蓬勃开展,随着中医专科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2015年将“中医护士”作为中医行业新增的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大典。标志着中医护士的职业身份在“国家确定职业分类”上首次得以确认。
2018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张素秋主任委员带领全国各级中医医院,经过多次、多学科的专家论证,梳理、制定了《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推出。为了保证全国各级中医医疗机构新入职护士理论培训的同质化,又再次组织全国13家中医医疗机构编写、出版了《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教程》,《教程》成书87.1万字,由法律法规、基础理论、常见病症护理、护理操作技术四部分组成,内容具体而详尽,《教程》的问世得到全国中医护理人的关注,好评如潮。
张素秋同志作为中医护理行业的“领头羊”,在中医护理飞速发展的历程中贡献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掀起科技创新高潮
随着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的实施、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张素秋同志意识到中医护理想要进一步得到提升,需要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努力使中医护理从经验学向精准方向发展。张素秋通知围绕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信息化、中医护理教育等特色项目开展的科学研究达10余项,获批资金200余万元,作为主编出版论著6部。其中,她带领团队发明的“医用接触式多点皮肤温度测量仪” 2019年获中华护理学会创新发明一等奖;带领护理和信息科团队共同构建的“中医护理方案电子结构化病历应用”系统,荣获《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的卓越奖,其《中医护理电子结构化病例软件》成功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主编论著《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实训》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著作二等奖……
为了激发全国中医护理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她和信息公司联合创办“中医护理传承与创新发展共同体”信息平台,在全国范围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展示工作,并为中医护理工作者提供申请专利的指导,掀起中医护理技术的创新热潮。她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工作成果使中医护理特色持续、有效落实。
三、紧密结合学会,搭建和谐学术平台,助力学术发展
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主委,每年结合总会工作计划,充分发挥核心工作组内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确定分会学术工作方向,组织全国学术交流活动,年参会人次达700余人。通过开展政治理论课学习、论文交流、专题讲座、中医护理技术展示、青年委员风采展示、中医护理管理经验分享、基层单位调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全国中医护理人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形成了和谐、共进的中医护理学术氛围。
积极响应总会号召,从核心团队中遴选党员干部,参加总会的“精准扶贫专家库”、“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的推荐工作,在核心团队中形成了“紧跟总会步伐、发挥特色、履职担当”的良好气氛,切实增强中医护理科技工作者的成就感、获得感和政治认同感。
张素秋同志作为中医护理学术界代表人物,每年参加国家级中医护理继续教育项目授课10余次,并先后赴英国、韩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地参加护理学术交流会,宣传中医护理。每年在北京地区开展中医护理查房、中医专科护理病历讨论、案例分析、中医护理咨询及医院的参观交流,充分发挥地区中医护理的影响力。
四、激发分会党员热情,认清自身优势,让群众得实惠
张素秋主任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影响力,自2015年起,借助中华中医药学会平台,每年在国际护士节、全国科普日期间,面向全国的委员单位,发起科普活动倡议书,活动结束后,收集资料,形成科普活动的总结报告,交总会备案。并于每年学术交流会期间,组织核心组成员及当地医院,开展大型科普宣传活动,通过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技术体验等多种形式宣传中医护理知识。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在全国掀起“中医护理服务 百姓健康助力”的科普热潮,仅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开展的中医护理科普活动涉及27个省、市、自治区205家单位,服务群众11万人次。
五、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张素秋主任作为我院的党委委员,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关注医政发展,把握护理学科发展动态。她坚持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不断更新理念与知识;注意廉法自律,认真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坚持群众路线,时时、事事做好廉洁自律,按流程办事,做事公开透明;护理部集体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和“巾帼文明岗”等称号。本人获得中华护理学会“优秀护理工作者”、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优秀护理部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国家机关的“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作为一名中医护理工作者,张素秋将中医护理事业视为其一生的选择,从护三十余年来,通过中医护理、护理管理等理论的学习,不断武装自己,无论在哪个护理岗位,都以身作则,自律慎独,爱岗敬业,不断进取,扎实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是一名真正的“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中医护理领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