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新时代——展风采树楷模”榜样精神宣传人物——李武华,中国电源学会党委推荐
人物简介:李武华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人物详细介绍-
1. 热爱教学,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2011年,被推荐人从加拿大Ryerson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国,为顺应新能源发电、直流输配电、交通电气化等国家重大领域对大容量电力电子知识要求,加强本科生在大容量电力变换与控制面的专业知识,主动申请开设了《大功率变流技术》的双语课程;为了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014年主动申请开设了《科技创新方法论与实践》课程;为了加强研究生在器件方面的专业知识,邀请器件可靠性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丹麦奥尔堡大学的Francesco Iannuzzo教授联合开设了《电力电子器件应用技术》的全英文课程。2016年起,加盟学院为博士生联合开设的《电气工程最新发展综述》课程。获浙江大学2013年度优质教学一等奖。
2. 积极引导,确立“新时代”科研价值观
被推荐人所在团队崇尚“LION”文化。其中“LION”的四个字母代表了团队的四个追求,分别为:L--Leadership(领导力),I--Innovation(创造力),O--Organization(组织力),N--Network(影响力)。被推荐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团队的LION文化,将其确立为被推荐人在科研与生活中育人律己的人生信条。2015年,被推荐人团队获得了浙江大学“五好导学团队”称号。在团队文化的浸润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五好导学团队”成员始终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脚踏实地干项目、求真务实做研究,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其中罗皓泽博士2017年被IEEE工业应用学会授予IEEE William M. Portnoy Award;3位团队研究生荣获电力电子学科国际著名会议最佳论文奖;1位获浙江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名获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年度“十佳学子”荣誉称号。
3. 以身作则,践行“科研强军报国”理念
被推荐人从自身做起,牢记使命和责任,刻苦钻研,积极为祖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一名从事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主持多项国防军工重点项目。在项目进入攻关阶段,被推荐人带领团队成员吃住在现场,连续调试数月,解决了器件寄生电感与驱动参数失配所引发的电磁振荡难题,完满完成了国防科研任务。由于共同为国防科技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带来的自豪感,团队多名研究生主动加盟国防科研单位,成为国防重大工程的新生力量。
4. 潜心科研,用学术成果展示科技自信
被推荐人在国家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等项目的资助下,紧扣新能源接入、现代通信、直流输配电和国防军事装备中高可靠和高效率的电力客观需求,提出了基于动态热敏感电参数的器件动态结温在线提取原理,提升了变换装备的可靠性;提出了多自由度调控型高增益变换拓扑及其统一构造规律,破解了传统升压电路固有的增益低、调控窄和能效低等难题。被美国工程院院士等国际著名学者评价为“取得了非常高的电压增益”、“具有最好的功率器件利用率”。被推荐人发表SCI/EI论文170多篇,其中第一/通信作者SCI论文超过50篇,在电力电子学科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上发表论文30余篇。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以来,相关论文被美国MIT、英国帝国理工等名校和GE、ABB等跨国公司的同行专家引用6000余次,其中SCI他引超过2000次,已引起较大反响并获得充分肯定,得到了中、美、加等国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IEEE Newell奖获得者、IEEE PELS(前)主席、IEEE Fellow等国际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 连续多年被Elsevier选为“中国高被引学者”。 被推荐人还担任IEEE JESTPE、IET PE、JMPSCE等知名SCI期刊和《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的副主编或编委等学术兼职。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件,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多项成果实现了国防和工业应用。被推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均排第2),是“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基金委首批“优青”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