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年1月1日起,北京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申请流程将进一步优化,增加线上申请,可实现全城通办,除了业务窗口申请之外,申请人还可以通过手机获电脑进行网上办理。同时,精简申报材料,实现无纸化办公,申请人只需提供户口簿或身份证(特定人员需提供授权书)即可办理,审批确认权限下放至街道,压缩办理时限。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工作流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北京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办法》中的部分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调整。《通知》共分六部分,其中包括总全城通办、精简材料、下放权限、优化环节、调整程序、监督管理,以及附件《个人信息核查授权委托书》。
增加线上申请 精简申报材料
新的工作流程增加了线上申请功能,申请人可实现全城通办。原政策规定由残疾人或监护(代理)人亲自到户籍地街道(乡镇)业务窗口申请办理。新政策规定申请人可以到全市任一街道(乡镇)业务窗口申请办理,也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进行网上申请。
其次,新流程还精简了申报材料。原政策要求申请时需提供近10类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新政策精简到申请人仅需提供户口簿或身份证(特定人员需提供授权书)便可办理,整个办理过程不留存复印材料,实现无纸化办公,办理材料以网上电子档案为准。
在审批方面,审批确认权限也下放至街道,压缩办理时限。据了解,原政策审核流程是窗口录入-街道(乡镇)残联审核-街道(乡镇)民政审核-区残联审核-区民政审批,实行五级审核制。新政策将审批权限下放到街道(乡镇),由街道(乡镇)业务部门录入-街道(乡镇)职能部门审批,实行两级审批制。区民政局不再负责审批,主要是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除对需进行核查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其他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
补贴发放时间调整为每月月底前
在公示及复核程序方面,新流程取消公示环节和《领取证》。原政策要求每年1月份和7月份对两项补贴进行复核,复核时残疾人需要像新申请时一样提交相关材料。新政策实行残疾人主动申请复核和业务平台自动预警复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个别情形外(个人稳定性收入发生变化和学生身份发生变化),通过平台自动预警经街道(乡镇)职能部门依据政策确认后直接调整,无需申请人提供材料。
本次优化调整后,补贴发放时间将由每月10日前调整为每月月底前。
另外,户籍迁移可全市通办,不再逐级审批。原政策户籍迁移时需申请人到街道(乡镇)窗口单位申请并通过区民政局办理转移手续。新政策规定户籍迁移全市通办,同时只要街道(乡镇)职能部门确认即可,不再需要逐级审批。
残疾人两项补贴已惠及残疾人32.43万人
自2016年1月,本市开始执行《北京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办法》,政策执行三年多来,年均惠及残疾人32.43万人,其中享受生活补贴的残疾人12.96万人、享受护理补贴的残疾人19.47万人,年均发放两项补贴资金10.97亿元,较好地保障了残疾人的生活。
不过,市民政局通过调研发现,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残疾人和基层工作人员反映出不少问题,主要是申请人提供材料多,审批程序复杂。按照现行政策规定,要求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证明、表格多达近10项,给申请对象增添了不少负担;在审核审批环节,政策设计上层层把关审核,环节繁琐、程序复杂,服务对象及基层工作人员意见较大。
同时今年市民政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将两项补贴的程序简化列为立行立改事项,面向社会公开承诺。为此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管理处先后召开5次座谈会、发出两次征求意见函,反复征求了相关政府部门、市残联和各区民政局的意见,梳理完善后形成了上述《通知》。
下一步,市局相关业务处室将组织各区进行政策培训,使基层工作人员尽快的掌握和使用政策。要确保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残疾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生活更加充实、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