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儿童青少年探索世界的重要感官,是沟通的渠道、指引的明灯、心灵的窗口。10月30日,以“儿童健康 放眼未来”为主题的2019北京市中小学生“儿童健康 放眼未来”近视防控主题宣传活动暨重点人群关爱行动在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举办。会上,2018年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发布,2018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7.3%,高于较全国水平(53.6%)。
2018年底,北京市开展了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共调查107所中小学校,35所幼儿园,共计41029人。调查结果显示,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于全国水平。2018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7.3%,而全国水平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2.1%,小学生为38.4%,初中生为77.2%,高中生为83.3%。按照国家要求,2019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要在2018年基础上下降1个百分点,近视防控任务艰巨。
调查结果也现实,小学阶段是本市近视防控重点年龄阶段。近视率从小学一年级的11.7%增长到六年级的65.7%,小学阶段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快速增长。
同时,普通高中学生高度近视问题凸显。高三学生近视率为90.2%,其中高度近视(600度以上)人数占近视人数的26.3%,既要防控低年龄组的新发近视,还要防控近视严重程度的加深。此外,全市各区近视率差别大,最低为47.7%,最高达到68.7%。
2018年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调查结果显示,64.1%的学生白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其中20.0%的学生户外活动时间不足1小时;课间休息时,79.8%的学生通常在教学楼内活动,父母亲近视是子女近视的风险因素之一,父母双方都近视的学生中,近视报告率为66.15%,父母一方近视的学生中,近视报告率为58.00%,父母都不近视的学生中,近视报告率为44.93%。
学生学习时需要同时使用台灯和房间顶灯,保持桌面和周围环境照明协调。但被调查学生中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家学习时,不能做到台灯和房间照明同时使用。
仅有20.2%的学生在户外活动;48.6%的学生放学后写作业或读书写字的时间在2小时及以上;近距离用眼时,23.5%的学生2小时及以上才休息一次眼睛。长期的近距离用眼,无法让睫状肌得到充分休息,是造成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