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45家北京市管企业汇聚一堂出席由北京市国资委举办的“手拉手、肩并肩,开创合作发展新局面——深化国企战略合作大会”。不过与他们以往参加北京国资系统的会议不同,此次一同参会的还有来自全国的17家中央企业、北京区属企业以及其它国内知名企业。会议上,北京市企与这些企业达成了15项“跨界”合作协议。
北京企业组团“跨界”合作
说是“跨界”,因为以往北京市属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稀奇,用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夕勇的话说,北汽在发展过程中就与首都国企大家庭有着各种合作——首钢集团为北汽提供优质汽车用钢材、公交集团鼎力支持产品合作和智慧交通系统建设、首农食品集团携手战略采购、北京电控联手开展前沿研发合作,京投集团提供各类场地资源、京能集团协助共建新能源汽车生态圈、城建集团指导北汽工程建设、金隅集团帮助福田商用车开拓市场。不过,今天的合作则很多是在北京市管国企与中央企业、外地企业之间进行。今天,首创集团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将在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改造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北京同仁堂与绿地集团发挥产品与网络优势,实现“技术+资本+品牌”有机结合,打造中国企业强强联合、共同“走出去”的商业典范;北控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将在信息通信技术(ICT)信息化方面开展合作,加快集团内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推动双方在智慧城市、5G应用等方面的合作。当然,今天的活动中也少不了北京市管企业之间继续加强的合作,比如首农食品集团发挥主业优势,分别与城建集团、公交集团、首开集团、首旅集团、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在农业、食品、流通、民生、产融结合等领域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北汽福田与建工集团、环卫集团、化工集团、冀东水泥、城建集团、水投中心、华夏银行发挥各自技术、产品、渠道、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分别在节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运营管理、金融共享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国资委鼓励北京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合作
北京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贵林表示,本次大会是市国资委组织的规模最大、参与主体最多的一次合作盛会。这次大会的目的就是顺应竞争新格局、满足企业新需要,在市管企业之间及市管企业与央企、知名企业、区属企业之间搭建起加深了解、共谋合作、共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促进企业在深化合作、互利共赢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国资委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上月底,北京市管企业资产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达到5.4万亿元和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和11.4%;2019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利润总额近742亿元、同比增长11.7%,上缴税费1077亿元、同比增长8%。
与会人士指出,经济数据高速增长的北京市管企业也面临着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压力。聚焦科技创新,加强与行业领军企业和标杆企业的合作发展,成为推动国资国企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会上,来自北京市管企业、中央企业、国内其他知名企业、北京区属企业在内的18家企业进行了现场项目推介。20家参会企业还在会场设置了27个专业展台,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自企业的业务范围、产品类型和改革发展成绩。
无论是北京电控集团旗下以柔性LED屏幕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北汽集团旗下连续6年领跑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新能源车,还是百年老号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金隅天坛家具公司的京作红木家具等传统文化产品,这些都是北京市管企业的佼佼者。张贵林今天表示,央企、民营企业、区属企业在各自领域都有非常好的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北京市管企业多年来立足服务首都发展,也培育出在技术、品牌、市场、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北京市管企业要秉持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合作态度,珍惜合作机会,将系统内协同与外部合作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领先优势、比较优势,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坚持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