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新时代——展风采树楷模”榜样精神宣传人物——许传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党委推荐
人物简介:许传建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院长
人物详细介绍-
许传建同志任安徽省勘查技术院院长、安徽省电法勘探重点实验室主任。作为一名党员科技工作者,面对矿业市场低迷形势,认清发展形势,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发展思路。在许传建同志的带领下,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上下同心,主动作为,承担研发项目,搭建科技平台,坚持科学找矿,培养科研人才,最终以科技创新引领单位转型发展。
一、审时度势走科技创新之路
成立于1978年的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其前身为原地质矿产部第一综合物探大队,是国内一流的专业物化探队伍。然而近年来,随着矿业市场低迷,地勘单位发展遇到新的瓶颈,如何在这一严峻形势下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径,许传建同志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为我国对矿产资源的总体需求不会改变,尤其对能源矿产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矿产需求还在增加,矿产资源勘查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降反升;他多次召集业务骨干,分析发展方向,认清该院必须发挥物化探技术先进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才能在新时代地勘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科学决策谋科技创新之招
有了坚定的发展思路,必须有正确的发展之路。许传建同志根据该院专业技术特点,以科技平台建设为抓手,认真谋划科技创新之策,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
经过不懈努力,2017年,该院成功申报“地球物理院士专家工作站”,由常印佛、陈晓非、何继善院士进站指导,重点围绕深部资源能源勘查与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开展研发、应用及推广工作;2018年12月,安徽省科技厅批准在该院设立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由滕吉文院士进站指导,主要围绕安徽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技术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和创新工作。2019年,与安徽省地调院、中南大学、省地矿局313队联合申报并获批自然资源部“覆盖区深部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提升资源保障科研能力,引领覆盖区深部资源勘查新方向。
有了好平台,必须有项目支撑,才能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近年来,该院连续三年承担科技部国家“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连续两年承担中国地调局“国家地质数据库建设与整合”项目、并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同时还积极承担地调局各大中心及省国土资源厅公益性项目,通过这些重要课题、重大项目的承担与实施,进一步树立该院物化探技术、人才队伍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鉴于该院业内领先的专业优势,201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院挂牌长江下游(安徽)页岩气调查攻坚现场指挥部。许传建同志认为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组织专家团队认真研究,超前谋划,积极对接,力争为实现长江下游页岩气调查重大突破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三、真抓实干闪科技创新之光
通过科技创新之路的探索与发展,该院近年来在地质找矿、科技创新等方面成果丰硕。一是地质找矿取得良好效果。巢湖-和县-无为地区页岩气远景区资源评价项目,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旭院士的笔石鉴定工作后,认为该地区具备页岩油气生成潜力的层位,有望获得页岩气勘查突破;五河县金矿整装勘查区已提交中型、小型金矿各一个,仍具有寻找大型金矿资源的潜力;无为县西湾铅锌矿项目,预计今年提交大型铅锌矿产地一处;宣城地区三稀矿产勘查首次发现铌、钽、铷及锂、铍等国家战略性稀有矿种线索,有望实现稀有金属矿产在安徽省的找矿突破。二是专业技术成果丰硕。仅去年,该院出版三部专著,一人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一成果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三是技能大赛成绩喜人。该院代表安徽省参加首届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物探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荣获团体二等奖,三名选手获全国地勘行业物探技能优秀人才;该院还分获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
展望未来,许传建同志思路清晰,充满期待。他指出,要积极探索物化探发展新方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继续保持业内领先优势,拓展深部探测领域,这是该院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此,一是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方法技术水平。坚持“平台+项目+人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地质工作精准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做实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团队高端才智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打造院级资深专家创新团队,并吸纳年轻技术人员参与团队建设,培养年轻后备人才。
32年的历练,许传建同志坚持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从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成长为教授级高工,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艰苦奋斗,勇当先锋,为国家地勘科技进步殚精竭虑。近年来,他主持或参与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等各类大中型项目20余项,合著专著4部,发表专业论文10多篇,入选中国地调局和安徽省国土厅物探技术专家库,主持负责了中国地调局多个地质调查和示范项目,获优秀评价。他个人荣获安徽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地矿局地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蚌埠市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庐阳区第二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