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 > 正文

3000余盆菊花天坛祈年殿前盛放 展期至11月中旬

0
分享至

天坛公园菊花展自9月20日起举办,500余种、3000余盆菊花亮相金秋京城。

新京报讯(记者 周依)天坛公园一年一度的菊花展正值展期。作为第十一届北京菊花文化节分会场,2019年天坛公园第三十八届主题菊花展自9月20日起举办,500余种、3000余盆菊花亮相金秋京城。今年公园在栽培时采取特殊措施,将菊花花期提前约一个多月,与“姊妹花”月季同时在国庆期间展出,展期预计可至11月中旬。


10月2日,天坛公园祈年殿南门的菊花展区。 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飞

【看点】

3000盆菊花祈年殿前盛放

据了解,本次菊花展主题为“金菊花开庆华诞”,展出地点选设在祈年殿西南侧,古建与盛放的菊花交相辉映,游人可以在参观北京标志性建筑的同时,欣赏到北京市花的身影。

天坛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展览共设置“秋菊佳色庆华诞”、“九九登高寿祚长”、“张灯结彩迎佳节”、“金秋硕果菊花香”、“金菊花开颂吉祥”、“龙腾盛世中国梦”6个展区,通过不同造型的各色菊花,表达出丰富的文化寓意。

此次选择的展品以品种菊为主,同时展出了大立菊、悬崖菊、造型菊、多头菊、案头菊、小菊盆景等多种类型,游客可欣赏到500余个品种、3000余盆菊花。记者在现场看到,6大展棚内各色菊花争相绽放,造型姿态各异,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合影留念,还有不少菊花爱好者带着相机专程前来“一饱眼福”。

展览期间,公园还结合天坛菊花文化,开展多种科普和文化宣传活动。在祈年殿西南侧,游客就能看到20块科普展板,介绍天坛菊花栽培历史、天坛自育菊花品种等科普知识。10月7日重阳节当天,公园还将举办亲子家庭菊花科普导赏活动,现场有花卉技师结合展出的菊花,介绍花卉栽培历史和家庭养花知识。同时,公园还与社区合作,邀请社区居民来园欣赏菊花、了解菊花栽培知识等。

【揭秘】

大规模短日照措施控制花期

天坛公园绿化一队菊花班班长尹家鹏介绍,今年,天坛公园菊花栽培采取大规模短日照措施,将花期提前了一个多月,与月季同时亮相,使游客在国庆节前就可以欣赏到“双市花”齐放的景观。本届菊展预计将持续到11月中旬,与往年相比展期延长。

花期控制的原理并不复杂。尹家鹏介绍,“如果光照时长大于12小时,菊花只进行‘营养生长’,只长个不开花。而在光照小于12小时的条件下,也就是正常情况下过了秋分以后,加上10℃的温差,‘营养生长’开始向‘生殖生长’转化,菊花就可以陆续形成花芽。”而一般品种的菊花从花芽分化到开花在50到70天,利用这一规律,提前2个多月对其进行短日照遮光处理,就可以实现提前开花。

尹家鹏说,由于今年展出菊花数量较大,团队是首次尝试这么大规模的花期控制。他请教了一些老师傅,选取了对光照敏感的中早花品种,白天正常光照,到晚上6点就给花棚遮上不透光的黑布模拟“天黑”,第二天早上8点再打开,控制日照时间。

同时,温度上也要严格控制。时值夏季,罩上遮光布后花棚内温度可以达到50℃,生性喜凉的菊花就容易脱叶子。为此,园方又给花棚装上了空调,让棚内降温到20℃左右。

即使采取这些措施,仍然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尹家鹏回忆,受光照影响较大,有一些品种出现了脱色现象。“比如‘灯下舞娘’这个品种正常情况下是肉粉色,但经过短日照变白了,这种就不适合做短日照处理。”

最终,团队从准备的菊花中,选出了“绩优生”参加此次菊展。8月15日左右,又准备了一批花作为“后备军”,等待随时上场更换。

【讲述】

“为教我养菊,师父亲手砸了那盆花”

这个国庆假期,尹家鹏像往常一样每天8点来到单位,在两亩地的菊圃里来回“巡视”,修剪、剥蕾,把用于换花的盆栽都检查一遍。到晚上5点下班,每天手机软件记载的步数都上万。


尹家鹏在给菊花“剥蕾”。 摄影/新京报记者 周依

从今年清明节假期开始,他几乎一天没歇,没事就要来看看这些花。他说,养花一天都不敢不来,得看着心里才有底,一旦疏忽就可能前功尽弃。

“菊花有很多种不同的栽培形式,包括悬崖菊、造型菊、多头菊等等。像这种大立菊,开花可以开上百朵,标本菊就只开一朵。”“为了保证顶上这朵开得好,需要剥掉边上的侧蕾,让营养集中起来。”聊起养菊,他总有说不完的话。自从1996年从园林学校毕业来到天坛绿化一队,1997年5月拜养菊“劳模”李瑞甫为师以来,尹家鹏已经和菊花打了20多年的交道。他的工作日记上,写满了对于物候、病虫害防治、菊花生长规律的一手经验。

多年来,尹家鹏的作品屡获各项荣誉,今年9月,还参加了北京世园会菊花国际竞赛展览。但时至今日,他仍在不断摸索学习。他常说,养菊的风险因素太多了,“同一个品种,每个人养护出来的花都不一样”。

他还记得刚到菊花班,第一次看见师父作品时的心情。“太震撼了,那真是艺术品。”此后,他就一天天跟在师父后面看,一点点记下来学。

他回忆,师父当年为了教他养菊,可费了不少心思。“有一次师父养了一盆大立菊,已经基本定型了。我按照上学时学的‘见湿见干、干透浇透’应该给它浇透,但师父说只浇半壶,我就用书上的理论跟他争论。等吃完饭,他突然叫上我,拿着斧子到地里,然后‘哐’一下就把那盆花砸了。我这才看到,盆里面其实湿土和干土已经接上了。而8月正值雨季,如果浇透了,赶上下雨就烂根了。”尹家鹏说,师父这种“特殊”的教学方式,自己一辈子都忘不了。

尹家鹏反复强调,想养好菊花不止需要兴趣,还要投入热爱,“得真的爱这个才可能干好。”

■ 档案

天坛菊花栽培史可追溯到明代

据了解,我国是菊花原产地,有数千年的菊花栽培历史。菊花花型多样,花色明丽,古往今来以其傲霜怒放、凌寒不凋的独特风韵,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据天坛公园管理处介绍,天坛栽培菊花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从1954年天坛公园重新培育菊花算起,至今也已有60多年历史。1957年,天坛菊花曾多达859个品种。上世纪60年代,天坛培育的一株“千头菊”开花达到1270朵,曾在京城园林界传为佳话。如今,天坛仍保留有“瑞雪祈年”等一系列自育菊花品种。

新京报记者 周依 摄影记者 王飞

编辑 丁天 校对 范锦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就在刚刚,消息面出大事了,突然传来两劲爆消息,将要来大动作吗

就在刚刚,消息面出大事了,突然传来两劲爆消息,将要来大动作吗

兵圣财经
2023-03-20 11:06:15
妻子裹浴巾与两男同事嬉闹,纸团散落一地,向丈夫解释三人斗地主

妻子裹浴巾与两男同事嬉闹,纸团散落一地,向丈夫解释三人斗地主

培大看众生
2023-03-20 09:08:18
3月19日苏州出命案!男子英俊潇洒,被妻残忍杀害,6大疑点!

3月19日苏州出命案!男子英俊潇洒,被妻残忍杀害,6大疑点!

播种匠本人
2023-03-19 21:32:50
就在今天,远古神兽张伯伦尘封长达56年的纪录,终于被他打破了!

就在今天,远古神兽张伯伦尘封长达56年的纪录,终于被他打破了!

体坛故事集
2023-03-20 11:08:12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央企高管密集落马,释放什么信号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央企高管密集落马,释放什么信号

奇趣的大野闻
2023-03-20 22:48:12
这才是真正的“大号Model Y”

这才是真正的“大号Model Y”

生活打工人
2023-03-20 17:34:38
开始抢大陆饭碗?台积电等四大芯片厂宣布决定,国资委正式表态

开始抢大陆饭碗?台积电等四大芯片厂宣布决定,国资委正式表态

烟深树远
2023-03-19 09:48:40
缅北犯罪集团,从诈骗团伙向恐怖势力蔓延

缅北犯罪集团,从诈骗团伙向恐怖势力蔓延

王哈哈娱乐大赏
2023-03-20 14:26:47
宋慧乔电视剧《荣耀》第二部裸照惊艳网友称“没必要”

宋慧乔电视剧《荣耀》第二部裸照惊艳网友称“没必要”

梗中娱乐
2023-03-19 00:10:02
一次高规格的朝鲜代表团正在返回途中,突然飞机的尾部脱落了

一次高规格的朝鲜代表团正在返回途中,突然飞机的尾部脱落了

东瀛五花肉
2023-03-20 17:17:01
“天价月嫂”事件曝光:1周25次,永远不要低估了人性的恶

“天价月嫂”事件曝光:1周25次,永远不要低估了人性的恶

沙雕娱乐仔
2023-03-20 07:21:22
外交部:敦促美国等西方国家正视国际社会正义呼声,立即取消单边制裁

外交部:敦促美国等西方国家正视国际社会正义呼声,立即取消单边制裁

环球网资讯
2023-03-20 16:00:39
新冠溯源取得重大进展,关键证据或否定阴谋论!

新冠溯源取得重大进展,关键证据或否定阴谋论!

医微客
2023-03-20 18:19:03
财联社3月20日电,高盛表示,由于银行系统的压力,预计美联储本周不会加息。

财联社3月20日电,高盛表示,由于银行系统的压力,预计美联储本周不会加息。

财联社
2023-03-20 19:16:16
金敬道骗了多少人,4年前里皮早就看穿

金敬道骗了多少人,4年前里皮早就看穿

军嫂篮球
2023-03-20 16:50:12
知名天气 APP 开启付费会员服务后,被骂上了热搜

知名天气 APP 开启付费会员服务后,被骂上了热搜

数字尾巴
2022-09-23 15:30:49
印度成功解救八名被骗至缅甸从事诈骗的公民,并将他们送回了国内

印度成功解救八名被骗至缅甸从事诈骗的公民,并将他们送回了国内

映衬生活的身影
2023-03-20 00:19:53
会所中,儿子同学的母亲在我身上卖力,别人的妻子就是好

会所中,儿子同学的母亲在我身上卖力,别人的妻子就是好

苍穹之巅
2023-02-16 10:40:47
周比利开通全新社交账号,64岁身材健硕无赘肉,仍能轻松下一字马

周比利开通全新社交账号,64岁身材健硕无赘肉,仍能轻松下一字马

高书行说一说
2023-03-20 11:02:14
赵露思家中突发噩耗,后援会发文证实:取消活动出席,网友:节哀

赵露思家中突发噩耗,后援会发文证实:取消活动出席,网友:节哀

娱有趣故事
2023-03-20 12:01:07
2023-03-21 00:00:49

头条要闻

警方通报女子杀夫藏尸:已被刑拘 自称因家庭矛盾行凶

头条要闻

警方通报女子杀夫藏尸:已被刑拘 自称因家庭矛盾行凶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告别世界前十:时代变了,纳达尔也变了

娱乐要闻

恭喜!"我的女孩"李多海官宣5月办婚礼

科技要闻

东航事故为何非常复杂极为罕见?专家解读

汽车要闻

首搭全新1.5T发动机 一汽-大众T-ROC探歌亮相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手机

教育要闻

速看!在安徽免学费还带编的公费师范生都招些什么专业

著名表情包持有者,这女人30年前就虎

旅游要闻

版纳泼水节在即 快来看看怎么玩

猪肉里的“白条”是寄生虫吗?

手机要闻

iQOO Z7系列发布:6000mAh电池+80W闪充 售价1299元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