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北京 > 正文

从“忧居”到“宜居”:平谷区首个棚改项目进行中

0
分享至

新京报讯(记者 杨亦静 通讯员 冉金洁)今年,70岁的陈大妈常到平谷区府前街遛弯,她格外关注平谷区首个棚改项目的进展情况,因为这是她正在变成现实的多年梦想:再过两年多,在外租房的她将搬进环境优美、宽敞明亮、设施完整的新居。

从“忧居”到“宜居”:平谷区首个棚改项目进行中

平谷府前街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沙盘。平谷区棚改现场指挥部供图

陈大妈关注的府前街旧城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是平谷区首个棚改项目,也是全区的重大民生工程。该项目涉及原居民楼17栋,共计674户,其中4户底商、3户平房,2019年2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

记者走访棚改现场指挥部了解到,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土方工程和临建工程,将进入地下主体结构建设阶段。现在正在进行浇筑基础底板垫层、防水及保护层,并开展车库地下结构和主楼地下结构施工,预计将于2022年年初全部竣工。

签约的日子:2016年10月13日

“老楼管道老化,下水管道说堵就堵,一堵就没法儿上厕所,下不去水,我们只能干着急。”回想府前街老楼,居民张玉林和赵立霞老两口仍一脸无奈,早就期盼着能够进行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条件、实现安居梦想。

从“忧居”到“宜居”:平谷区首个棚改项目进行中

资料图:平谷区府前街两侧的居民楼。平谷区棚改现场指挥部供图

阴暗潮湿的环境、破顶房屋经常漏水、弃房到外租房住的居民……府前街两侧的居民楼大多建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是那时的地标性建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原来小区房屋外形设计落后、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供电、给排水管道线路老化等硬伤逐渐显现,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城市形象。

为了改善居住环境,2016年,全市启动了33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区委区政府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实施平谷区第一个棚改项目。

从“忧居”到“宜居”:平谷区首个棚改项目进行中

资料图:平谷区府前街两侧的居民楼拆除现场。平谷区棚改现场指挥部供图

2016年7月7日,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府前街旧城棚户区改造动员大会。府前街棚改(一期)涉及17栋楼、674户居民。

“旧换新、小换大,现房安置。盼了很多年,终于要实现了。”按照府前街棚改(一期)回迁安置补偿政策,居民享受的回迁安置建筑面积为“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积×1.2+15平方米”,这样算下来,居民倪大妈住了半辈子50平方米的房子将变成75平方米。

2016年10月13日,预签约工作开始。幸福小区居民陈银霞大妈是第一个签约的,她在预签约启动的前3天就开始排队,甚至和老伴儿轮流“值夜班”。虽然辛苦,但陈大妈觉得告别“蜗居”,选一套自己中意的户型很值得。“我们的房屋早已经腾空了,现在把钥匙交给你们!”和陈大妈一样,已签约户纷纷主动腾空房屋,把钥匙上交给棚改指挥部的工作人员,甚至出现整栋楼集体上交钥匙的情况。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告别老旧小区,迈向崭新的宜居生活。据了解,签约首日签约率就突破80%。

期待的日子:2022年

“对于老百姓来说,上交了钥匙意味着彻底告别老房子,充分说明了老百姓对棚改工作的支持、对新居的热盼。于我们而言,这是一份信任,更是责任。”棚改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签约奖励结束后,还剩25户居民未签约。

为加快棚改项目落地,让棚户区居民早日搬进新居,平谷区成立棚改促签工作组,与未签约户密切联系、反复沟通。最终,15户居民陆续完成签约。

从“忧居”到“宜居”:平谷区首个棚改项目进行中

施工进行时:筑地下基础边界挡墙。平谷区棚改现场指挥部供图

2019年2月20日,府前街棚改(一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不少居民经常到施工现场周边遛弯,又或只是远远地看着。有的老邻居们一坐就是半天,一边叙旧一边畅想着未来,“我们经常来这边看看建设进度,眼瞅着自己的新家一砖一瓦地建起来,真是激动!用不了多久,我们住新房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在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或编织钢筋,或认真测绘,或仔细记录……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描绘着棚户区改造后给百姓带来的幸福新生活,令人期待、令人憧憬。记者了解到,目前棚改工作已基本完成土方工程和临建工程,进入地下主体结构建设阶段,正在进行浇筑基础底板垫层、防水及保护层,开展车库地下结构和主楼地下结构施工,预计于2022年年初全部竣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连中纪委都不敢查的副国级“大老虎”,到底有多大来头!

连中纪委都不敢查的副国级“大老虎”,到底有多大来头!

王老师日常
2023-06-02 20:45:31
李晓旭的新决定!对辽篮提出要求,杨鸣万万没想到

李晓旭的新决定!对辽篮提出要求,杨鸣万万没想到

篮坛酷侃
2023-06-08 18:26:28
侯友宜支持率雪崩式下跌,邱毅指出得罪了4类人,洪秀柱担忧成真

侯友宜支持率雪崩式下跌,邱毅指出得罪了4类人,洪秀柱担忧成真

路路观察
2023-06-08 10:55:42
台防务部门又紧张:今早5时起,37架次解放军军机进入台西南空域

台防务部门又紧张:今早5时起,37架次解放军军机进入台西南空域

环球网资讯
2023-06-08 12:40:22
热泪盈眶!华坪女高毕业生围抱张桂梅时喊“抱轻一点”

热泪盈眶!华坪女高毕业生围抱张桂梅时喊“抱轻一点”

人民资讯
2023-06-08 11:25:42
太古里因“国企领导牵手门”禁止街拍?谣言

太古里因“国企领导牵手门”禁止街拍?谣言

新民晚报
2023-06-08 18:42:20
又硬又疼又痒,15厘米捅进下巴?

又硬又疼又痒,15厘米捅进下巴?

爱和健康伴你行
2023-06-07 02:15:29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得看拜登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得看拜登

凡事一定有办法13119
2023-06-08 14:46:01
曝2023年全国高考录率高达90%,1291万人高考,仅190万人落榜

曝2023年全国高考录率高达90%,1291万人高考,仅190万人落榜

小义了不休
2023-06-08 12:16:26
160美元/颗!美芯企业开始“割韭菜”,美媒:中国企业很难受

160美元/颗!美芯企业开始“割韭菜”,美媒:中国企业很难受

大卫聊科技
2023-06-08 01:30:03
印军强占中国两个山头,解放军用微波武器,烧得印军大小便失禁!

印军强占中国两个山头,解放军用微波武器,烧得印军大小便失禁!

历史侦查处
2023-06-07 20:00:39
“动力电池回收”,第一龙头强势归来,业绩暴增600%,有望走妖

“动力电池回收”,第一龙头强势归来,业绩暴增600%,有望走妖

江流儿论市
2023-06-08 11:13:55
2023上海高考又现“马大哈”考生!

2023上海高考又现“马大哈”考生!

看看新闻Knews
2023-06-07 20:50:30
胡太太的小三身份被揭穿后……

胡太太的小三身份被揭穿后……

女人心经
2023-02-24 08:00:19
5月中国出口下降7.5%的背后,对俄罗斯同比增长114.3%,对美国下滑18.2%……

5月中国出口下降7.5%的背后,对俄罗斯同比增长114.3%,对美国下滑18.2%……

金融界
2023-06-07 22:51:07
浙江大学毕业生在温州机场从事驱鸟工作。原来学历真顶个鸟用了

浙江大学毕业生在温州机场从事驱鸟工作。原来学历真顶个鸟用了

深刻成考
2023-06-08 12:42:23
简直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我花13万买了哈弗H6,表哥买了本田缤智,却被他嘲笑我傻

简直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我花13万买了哈弗H6,表哥买了本田缤智,却被他嘲笑我傻

法学让人头秃
2023-06-08 07:50:12
“官二代”自曝每月20万生活费,家有七八套房!

“官二代”自曝每月20万生活费,家有七八套房!

兵叔评说
2023-06-07 17:55:14
知情人曝李湘身家5000亿,不工作躺赚1000万,女儿安保费过10亿!

知情人曝李湘身家5000亿,不工作躺赚1000万,女儿安保费过10亿!

诺克斯小家
2023-06-07 13:48:12
梅罗离开!梅西五大联赛35冠704球338助攻,C罗呢

梅罗离开!梅西五大联赛35冠704球338助攻,C罗呢

体坛故事集
2023-06-08 10:33:05
2023-06-08 19:52:49

头条要闻

"国企领导牵手门"涉事女子母校:保留对造谣者追责权利

头条要闻

"国企领导牵手门"涉事女子母校:保留对造谣者追责权利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告别欧洲!梅西专访解释决定:巴萨难回

娱乐要闻

林志玲一家三口同框!混血儿子亮相

科技要闻

突发大事故!全广东打不了电话?电信回应

汽车要闻

沃尔沃EX30全球首发 储物很巧妙 安全是满配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旅游
手机
游戏

这一哭 全世界都对不起她了?

艺术要闻

邀全国高考生免费看展!遇见博物馆推出5城5馆大型公益活动

旅游要闻

错过这四个景点 你就错过了云南的美

手机要闻

全球手机销量排行出炉,华为跌至第10,中国品牌抢占8席

《暗黑破坏神4》创造历史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