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9月13日是中秋节。下午5点,北京人民医院清河分院15楼,路子宽穿着爸爸的大外套,冲在探视家属队伍最前面。前两天,他才完成为父亲移植手术所提供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大腿和臀部的针眼上还贴着纱布。
在爸爸所在的无菌舱前,路子宽隔着探视玻璃举起一袋豆沙蛋黄味月饼,右手拿起旁边的通话机,高兴地祝舱内病床上的爸爸中秋节快乐。
路子宽的父亲7年前不幸罹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后来身体情况恶化。2019年3月,为移植造血干细胞救爸爸,达到体重的最低要求,路子宽3个月增肥30多斤。今年7月,他陪父亲进京进行骨髓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9月7日,路子宽进入医院住院,做骨髓和干细胞采集的最后准备。
9月9日,是骨髓采集的日子,路子宽在病房早早醒来。上午,他穿着病号服,被医生牵着从病房走出,乘坐电梯来到3A楼,和医生一起走进了手术室。大门再次打开是在一个多小时后,路子宽坐在轮椅上被推出,脸上带着笑容。一名医护人员说,在手术室内,路子宽全程都很安静。“这么听话的孩子太少了”。
病房楼层门口的一位值班阿姨,看到路子宽经过时总是赞不绝口,而路子宽则回以笑容。护士过来查看时,会亲切地叫他“小男子汉”。
实际上,手术的几天里,路子宽内心也很紧张。骨髓采集前一天夜里,他醒来好几次,还会在睡梦中叫“姑姑”。
手术结束后,路子宽食量锐减,一日三餐,每次只能吃下半碗左右。他如今很轻松:“终于可以正常吃饭了。”妈妈也相信,他很快就能瘦下来。
中秋节探视爸爸时,路子宽在通话机中对爸爸说:“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看你了。”
A06-A07版采写、摄影/新京报记者 陈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