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来自京、冀两地的志愿者在怀来古城遗址附近集结,众人为“南口战役前敌总指挥所旧址”竖立纪念碑。至此,在南口抗战纪念馆的组织下,志愿者们已在南口战役的主要战区、烈士牺牲地竖立了八块纪念碑。
1937年8月,中国军队为阻击日军侵吞华北,在南口、居庸关、怀来、独石口等地与日寇血战近20日,这便是抗战史上著名的南口战役。
周六一早,杨国庆驾车从昌平出发,赶往100多公里以外沙城附近一家石材厂,将定制的纪念碑装车、运往怀来古城遗址。石碑为花岗岩材质,分为碑身和碑座,总重上千斤,碑身高70厘米、宽110厘米、厚6厘米。石碑正面刻繁体字“南口戰役前敵總指揮所舊址”(1937.8.8-8.26),背面刻相关战史。
立碑处位于河北省怀来古城遗址附近的山坡上,可眺望官厅水库,视野极佳。但上山没有柏油路,杨国庆的小卡车爬到一半便动弹不得,多亏志愿者们鼎力相助,前有越野车牵引,后有人力助推,将石碑艰难护送上山。接下来的搬运石碑、碑座找平、搅拌水泥全靠人力完成。尤其是碑座找平,在地势不规则的山坡上实现较为困难,需要反复平整地基。经过3个小时的分工协作,纪念碑庄严地竖立起来。
在简短的揭幕和祭奠仪式中,官厅水库库区办的罗主任和来自长城文化公社的王一舰先生为纪念碑揭幕。志愿者们与纪念碑合影留念、献花、祭酒。
据了解,参加此次活动年龄最小者7岁,最年长者是怀来当地的抗战亲历者、88岁的薛臣老人。薛老在讲话时说,抗战时敌机往怀来城里扔炸弹,把城里许多房子的瓦都震翻了。有一次看到几架飞机往城西空投伞兵,日军落地后就地隐蔽在高粱地里、伏击中国军队。
杨国庆现场介绍说,他根据南口战役战地记者范长江等人的著述确定,南口战役的总指挥所就位于怀来古城内。上世纪50年代初,官厅水库竣工蓄水,怀来古城部分没于水下,未淹没部分也仅存遗址。
杨国庆告诉北青报记者,今年是南口抗战82周年,此次立碑由南口抗战阵亡将士后代、南口抗战纪念馆等共同发起。石碑的制作、刻字由学者、公益人士等出资。他们经多次实地考察,最终决定将纪念碑立于怀来古城北墙内制高点,意为如哨所般日夜守护怀来古城,以此缅怀全民族抗战中牺牲的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