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新时代——展风采树楷模”宣传人物——何明,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人物简介:何明 陆军工程大学指挥控制工程学院主任
人物详细介绍-
2007年-2009年在东南大学从事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研究,2014年-2018年师从戴浩院士从事军队指挥学博士后研究,现为陆军工程大学指挥控制工程学院指控保障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入选陆军首批科技英才、2016年入选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受聘江苏省社会公共安全应急管控与指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全军战略规划信息工程咨询专家、军队后勤科技装备评价专家、国家公安部移动警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技厅科技咨询专家。从教以来,在科研的道路上拼搏奋进,共获省部级奖项11项,其中科技进步奖10项:2016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2015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二),其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排名(1,1,2,3,4,5,6,6);共获教学成果奖2项:2017年度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7年度陆军工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生2名、指导硕士生16名。建设3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50篇。主办第六届、第七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学术论坛。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研究、军队重大工程、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人才项目等项目32项。出版专著10部、获专利7项、软著2项、主编标准规范6部。科技创新的先进事迹在《解放军报》、《国防部网站》、《金陵晚报》等媒体宣传报道。荣立三等功2次。
何明教授工作以来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军队和政府科技信息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勤学习,好钻研,能坚持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能积极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学习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和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不断用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本职工作的要求。能不断加强党性锻炼,积极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甘于平凡,扎实工作,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
二、求真务实,推进工作成效
在工作中,能始终抱着最大热情和干劲,有甘于偿尽“辛酸苦辣”的信念和不居功自伟的精神,能在作风上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作风上的表率;能树立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服务意识,从工作大局出发,做到淡泊名利,全心全意做好各项工作。何明教授开设讲堂,为官兵讲授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为更好地满足军事需求,将数字营区建得管用实用好用,走遍30多个高原营区,最远到达“生命禁区”神仙湾哨所,运用物联网技术,给营房装上了“大脑”,将成功经验编制成《军队数字营区设计规范》,为加快推进全军营区数字化建设作出了贡献。近年来在全军建设了十几座数字营区示范工程,实现了营区信息智能化和生态节约,提升了部队战斗力和官兵生活质量,发挥了显著的军事效益。
三、开创科技协同创新
何明教授意识到,军校教员还应该将讲台开设到营门外,为社会民生做贡献。他带领团队,向地方政府、企业宣讲物联网技术,将指挥控制与物联网技术有机融合,开辟出公共安全应急指挥新领域,2014年11月获批成立了江苏省首个军、警、民融合的“社会公共安全应急管控与指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力提升了社会公共安全战斗力。2014年江苏省对全省粮库进行数字化改造,重点解决储备粮的“硕鼠”问题。这一次,他将讲台开设到了田间地头,手写了厚达几万页的数字粮食讲稿,凝练出粮食行业信息化标准,为数字化改造夯实了基础。何明教授在国防科技、社会安全、民生服务领域开设讲台,传播新兴技术,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入选第五届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年会执委,他成为该年会自1992年创建以来唯一一个以军人身份入选的执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