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14岁少女在日记本上写下“渣男”后消失…)
8月5日,家住龙岗的陈先生向我们求助,称自己14岁的女儿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说起孩子出走的原因,夫妻俩怀疑跟孩子交友不慎有关。

女儿身无一物 杳无音信家长忧心忡忡陈先生表示,8月2日她14岁的女儿小丽,突然不辞而别,至今没有音讯。谈及女儿出走的原因,他怀疑是早恋惹的祸。

因为性格内向的女儿在暑假期间经常和他人视频通话两三个小时每次外出游玩也经常很晚才回家为此夫妻两人多次训斥小丽但越是打骂,孩子越叛逆

陈先生表示小丽出走时既没有带手机也没有带任何证件和财物夫妻两人也完全想不到女儿会去哪只能每天顶着大太阳在居住的六约社区附近四处寻找承认对女儿有亏欠望其谅解早日归家陈先生坦言自己确实对女儿有亏欠8年前他带着妻子和大儿子来深打拼全家靠着他开货车维持生计

而女儿小丽则一直在重庆老家由老人照顾直到前两年条件稍好才把她接到深圳读书或是因为长期跟父母分开亲子间相处得很陌生不时有摩擦隔阂也与日俱增

辖区派出所已介入记者也从龙岗公安分局了解到目前辖区六约派出所已接警正在全力协助陈先生寻人

亲子相处中的7个“不要”1、不要溺爱孩子。对孩子成长有好处的做法是适度关爱,溺爱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2、不要太亲近孩子。孩子除了与父母相处,还需要与同龄人打交道。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同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3、不要勉强孩子。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家长不应强迫孩子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那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有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4、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虽说严师出高徒,但这样的方式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接受的。家长如果对孩子太过严厉,不但会剥夺孩子家庭生活的乐趣,还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5、不要当众批评、嘲笑孩子。孩子都是有自尊的,家长即使想要批评孩子也要看场合,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孩子有损孩子的自尊心,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6、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赞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7、不要代替孩子解决困难。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分析处境并找出解决的办法,这样有利于锻炼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现场、壹深圳客户端记者:陈子倩、朱文峰、吕力浩编辑:何嘉 审核:练志广

本文来源:第一现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