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访海口乡镇班车:乘客普遍不系安全带 司乘为何不提醒?)
记者探访海口乡镇班车,发现乘客普遍不系安全带
三问班车隐患
乘客为何不系安全带?司乘为何不提醒?车厢为啥都挺杂乱?

车上乘客未系安全带

车门上挂塑料袋装垃圾

车厢内电线外露
7月30日上午,甲子镇一辆载9名乘客的中巴车坠桥的事故引发关注,车内乘客由于没有系上安全带,车辆坠河后乘客和车内杂物都被挤到车头部位,被水淹,2名老人当场身亡,由此,海口乡镇班车安全问题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海口乡镇班车运行情况如何?安全措施是否做到位?事发当天上午,南国都市报记者马上就访,搭乘海口部分乡镇班车进行走访调查。
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小畅 王康景 文/图
记者走访
司乘没提醒乘客系安全带
记者首先乘坐的海口乡镇班车与事故车辆是相同型号,且都是广隆公司的班车。当天12时许,该班车准时发班,包括记者在内只有3名乘客。班车从车站驶出时,乘务员坐在在副驾驶座上,未见其提醒乘客系上安全带,也没有检票。在乘务员头顶上方,有一块蓝底的小贴纸,不太显眼,上面用黑色字写着“系好安全带”。
车辆驶入凤翔路不久,一名女乘客上车。随后,在丁村路口、琼山供电公司等公交站点,又有几名乘客先后上车,车辆没有超载,车厢内还有几个空位。车上乘客都没有系安全带,乘务员在车厢内走动售票时,记者也未听见其提醒要乘客系安全带。记者注意到,车上每个座位都配有安全带,座椅周边未见操作提示。记者取出设置在坐椅缝隙中的安全带,该安全带和常见的安全带有些不同,安全带需要用力拉扯才能拉长插进锁扣内。
车厢内摆放杂物电线外露
甲子镇中巴车坠桥事故发生后,现场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其中一段视频显示,拖把等杂物被挤堆到车头。
南国都市报记者走访时搭乘的班车上,除了乘客不系安全带、司乘人员没有提醒的问题外,还发现车厢内有不少杂物,其中,一辆班车车门上挂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大半袋垃圾和废弃车票。
车门前方放置乘客的一个银色行李箱,该车有专门放置行李的行李仓,但是司乘人员没有要求乘客将行李箱放在相应位置。行李箱旁放置一个红色水桶和银色饭盒、拖把等物品,记者在座位底下还发现有外露的电线。除这些杂物外,司机右手边还放着一个筐,里面装着水瓶、香烟、手机等物品。
这些物品都没有采取固定措施,万一发生交通事故,杂物极可能对乘客造成伤害,可能还会妨碍救援。
“乘客不习惯系安全带,没强制”
班车司乘不要求乘客系安全带、车厢放置不少杂物等问题,记者走访中发现这些现象不是个例。记者搭乘耀兴公司甲子镇至海口的班车上,也发现同样的问题。
“乘坐你们的班车,你们不要求乘客系安全带吗?”记者询问一名乡镇班车司机,其给出的答复是“公司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们也会提醒乘客系安全带。”不过,他接着说,乡镇班车比较特殊,有些乘客不习惯系安全带,搭乘的距离都不远,所以他们也不没有强制要求乘客一定要系安全带,“但是我们司机都会系好安全带。”
有关规定
乘客不系安全带 不允许客车出站
针对乘车系安全带的问题,记者咨询海口市运管处客运科的负责人,其表示,乡镇班车的座位都配有安全带,不管是乘客还是司机,都要求系安全带。而对于记者走访发现的海口不少乡镇班车内堆放杂物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根据车容车貌的有关规定,这是不允许的。
另据了解,根据“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管理规定要求,车站应严格执行进出站检查制度,乘客未系安全带的客运车辆一律不予放行。
该负责人还向南国都市报记者透露,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有31条乡镇客运班线,车辆总数约有200多辆,自2017年以来,绝大部分已经换成了新车。对于当天事故的原因及下一步采取的措施,海口市已经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具体情况由该调查组发布。此外,经他们初步了解,事故车辆证照齐全,是2017年5月份左右更换的车辆。